<p class="ql-block"><b> 济南的山几乎爬了一个遍,而千佛山做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却没有组织过,主要考虑可能大家都去过,我们去过的佛慧山,蝎子山,蚰蜒山都是大千佛山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今年春节假期,千佛山万佛洞重新开放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并且更名为四窟万象。</b></p><p class="ql-block"><b> 自去年以来,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了中国古建,同时也让文保大省山西收获了巨大的流量。人们的文旅出现新方向,开始喜欢有文化内涵,有历史传承的古迹,这都是华夏的瑰宝,千佛山景区不但有千佛崖更有震撼人心的万佛洞,适逢重见天日之际,阳光户外组织山东版“小吴哥窟”千佛山四窟万象研学探秘一日游。时间6月7日周日。</b></p><p class="ql-block"><b>乘坐大巴7点出发,深度游玩千佛山四窟万象,千佛崖,兴国禅寺,历山书院等,北门进,南门出,下午如果时间富裕,我们还会游玩一下佛慧山(济南人习惯称大佛头)。下午四点返程。</b></p><p class="ql-block"><b>活动报名费:车费导服每人69元,独立成团,一站直达,午餐自理,小程序自己购买千佛山门票(成人30元,60以上,1.4以下免,6-18岁半价15元)。</b></p><p class="ql-block"><b>目前四窟万象刚开放,门票单收,现场自行购买(成人25元,学生15元)。</b></p><p class="ql-block"><b>阳光户外各群扫码进群找登记员报名。</b></p> <p class="ql-block"><b> 千佛山,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的名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18号,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泰山余脉的一部分,千佛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b></p> <p class="ql-block"><b>千佛山万佛洞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在2025年春节重新开放,并更名为“四窟万象”。这个洞窟分为四个部分: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和云冈荟萃,以仿造重构的方式展现了四大石窟的经典石刻和壁画特色。</b></p> <p class="ql-block"><b>心灵触摸的佛教圣像万佛洞正式更名为四窟万像</b></p> <p class="ql-block"><b>🌟万佛洞闭关修缮五年后重新开放,展示了中国四大石窟的精华,包括莫高窟的壁画、龙门石窟的佛像、麦积山石窟的雕塑和云冈石窟的浮雕,全长500米的洞窟内,经典石刻和壁画一一再现,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四大石窟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洞内集我国“莫高”、“龙门”、“麦积”、“云岗”著名四大石窟之精华,塑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近三万尊,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b></p> <p class="ql-block"><b>四窟万像在原万佛洞的基础上新增了灯光设计、全息影像、互动体验等设施,给市民游客全新的参观体验。</b></p> <p class="ql-block"><b>整个洞窟全长大约500米,只有一个进出口,所以人多的时候尽量不要在同一位置长时间停留。虽然有照明设备,但后半段还是有点暗,带孩子的家长们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他们乱跑。此外,洞内没有厕所,所以要注意提前解决个人问题。</b></p> <p class="ql-block"><b>千佛崖·历史与艺术的交融</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千佛山景区内,兴国禅寺、千佛崖、历山院等景点是不可错过的。兴国禅寺位于千佛山山腰处,是济南市的重要佛教寺庙之一。寺内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千佛崖则以其精美的摩崖造像而闻名,这些造像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历山院则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胜地,院内古树参天、清泉潺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游览环境。</b></p> <p class="ql-block"><b>济南千佛山石窟:唐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济南的千佛山石窟,是唐代民间石刻艺术的珍贵遗存。这里不仅有隋代的四门塔,还有唐代的龙虎塔,展现了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千佛崖石窟的规模虽然不算特别大,大约有200个窟龛,但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感。</b></p><p class="ql-block"><b>这些石刻造像多为单一坐佛形式,不带朋友圈,显得格外庄严。弥勒造像和二佛并坐的形式也颇具特色,展现了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处天王形象栩栩如生,可爱至极,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匠人的巧思与匠心。</b></p><p class="ql-block"><b>千佛崖石窟不仅是唐代石刻艺术的代表,也是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每一处石刻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b></p> <p class="ql-block"><b>千佛山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自古以来,这里便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胜地。明代诗人边贡曾称赞千佛山的秋景:“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千佛山的美景,更体现了古人对这座名山的深厚情感。此外,千佛山还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文化故事,如舜帝耕田、千佛洞传奇等,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千佛山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览乐趣</b></p> <p class="ql-block">在兴国禅寺南侧的崖壁上,就是著名的千佛崖。千佛崖是千佛山的主要景观之一,雕刻于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开皇十五年(595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在尚能看出全貌和痕迹的有130多尊,是中国少有的年代较久远的浮雕群,对研究我国隋代佛教颇有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公元581年,杨坚总揽朝政,继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出于政治的需要,重新恢复佛教,又因为他的生母是济南历城人,为了纪念她,便在济南大兴佛事,于是,济南凿窟造像之风也随之盛行。千佛山石窟造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b></p> <p class="ql-block"><b>千佛崖位于济南千佛山风景区的禅寺院内南侧,是济南市较早的造像群,对研究中国隋代佛教,颇有价值。崖上,有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开皇十五年(595年) 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计130多尊。极乐洞为造像群主窟,中间阿弥陀佛盘膝禅坐,高3米,身后饰佛光。右侧大势至菩萨,左侧观世音菩萨侍立,高近3米,开皇十一年(591年)凿成。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千佛山观音园内供奉的是白衣观音,身高15米,矗立在水池中央,法相慈蔼,可近可亲。池周围是各种观音的化身,分别是:自在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渡海观音、杨柳观音等26尊。白衣观音塑像西侧建有观音殿,亭麻相连,古色古香,颇具前味</b></p> <p class="ql-block"><b>兴国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627—649年 被称为千佛山首刹 宋代时 兴国禅寺又加扩建 明成化四年 1468年 重建 大雄宝殿 天王殿及僧寮 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 殿内塑释迦牟尼 地藏王菩萨 十八罗汉 四大天王等像 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 公元1796一1860年 又加以修葺 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 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 兴国禅寺依山而建 共有7座殿堂 分四个院落 禅院深邃幽静 殿宇雄伟壮观 殿堂分布错落有致 整座寺庙迤逦山腰 古朴庄严 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b></p> <p class="ql-block"><b>山门朝西,门楼上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兴国禅寺”四个苍劲端庄的金色大字。大门两侧石刻有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书丹。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会被寺院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所惊醒,抛弃名利欲望,而在人海中苦苦追寻的人也会被惊声佛号唤回来。这是一幅典型的劝世联,其中蕴涵的哲理,可谓发人深省,引人深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进门两侧,钟鼓二楼矗立。迎门,弥勒佛笑迎天下客,皆大欢喜。二进院落,大雄宝殿在寺内东侧,坐东朝西,雄伟壮观。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菩萨、罗汉侍立,南北侧分别塑普贤、文殊菩萨和阿难、迦叶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塑像背后,南无观世音菩萨塑像面东站立,左右侍童子。玉佛殿在大雄宝殿北侧,坐北朝南,殿中央佛龛内供释迦如来坐像,白玉石质,由泰国请来。玉佛西侧佛龛内供奉阿弥陀佛,东侧佛龛内供奉药师佛。菩萨殿在大雄宝殿南侧,中央佛龛内供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侧分别为地藏菩萨、千手观音菩萨。寺院中央有一座大殿,殿内弥勒佛塑像迎山门趺坐,其背后,韦驮菩萨面东站立。殿南,祖师殿;殿北,禅堂。禅堂长廊,壁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诗人郭沫若、书法家赵朴初游千佛山诗刻题记。其中1959年春郭沫若《登历山》诗曰:“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与长廊相对,南侧千佛崖危立,崖上镌刻隋代佛像多尊。山崖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对华亭等古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