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3年6月,王益、王仿子动议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91年10月,范慕韩主持开展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工作。</p><p class="ql-block">1992年12月4日,中国印刷博物馆举行奠基典礼。</p><p class="ql-block">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馆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年4月15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谷登堡博物馆内建立第一个分馆。同年,在维也纳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第二个分馆。2001年4月,印刷设备馆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地下一层建成。2008年10月30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墨尔本澳华博物馆建立了第三个分馆。2013年7月4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无锡荡口古镇建立了印刷史展览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设有:</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印刷展厅:观众可以鉴赏到闻名于世的唐代卷轴装《金刚经》;镇馆之宝《春秋经传》、《安民告示》;复原的宋代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元代王祯发明的活字转轮排字盘。</p><p class="ql-block">世界近现代印刷展厅: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与近代西方印刷技术在19世纪对接、交融、互鉴的历程,世界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同时展示数字印刷、绿色印刷、网络印刷等新概念、新技术。</p><p class="ql-block">印刷设备馆:在博物馆地下一层,面积约2200平方米,于2001年4月建成。馆内展出了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观众可以看到,世界仅存的一台由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重达45吨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1892年奥地利生产的石版印刷机等。</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在一楼,主要展出中国古代印刷技术</p> <p class="ql-block">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没有文字,印刷术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字能够被大量复制,从而让知识得以广泛传播。从最初的刻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到后来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这一过程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p> <p class="ql-block"> 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从最初的粗糙纸张到后来质地优良的宣纸,这一发展历程凝聚了无数古人的智慧。造纸术的出现为印刷术提供了理想的载体,纸张轻便易保存,使得印刷出来的书籍能够长久流传。</p> <p class="ql-block">古代人们制作纸的过程雕塑生动地展现着古人智慧和技术的独特魅力。造纸术的成功为印刷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p> <p class="ql-block">“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名录,这无疑是对中国印刷术的高度认可。三地印坊技艺精湛,雕版印刷术是印刷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一块块雕版就像是印刷术的模具,工匠们精心雕刻每一个文字和图案,然后通过印刷将它们复制到纸张上。这种技艺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印章最初是作为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而拓印则是将印章上的文字或图案复制到纸张上的方法。这一技术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从印章和拓印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印刷术不断发展进步。</p> <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是古代文化的宝库,那些遗书见证了古代人们书写和传承知识的方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手写本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使得书籍能够被大量复制,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知识。</p> <p class="ql-block"> 一幅描绘古代人们工作场景,让人们看到了古代印刷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印刷工人是印刷术发展的推动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印刷术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重大发明。它改变了雕版印刷一次只能印刷一种书籍的局限,使得印刷变得更加灵活高效。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这一发明是印刷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书籍的印刷数量和种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展示着敦煌马圈坑纸和甘肃放马滩纸两种早期植物纤维纸样本。这两种纸张虽然质地粗糙,但却见证了中国纸的发展历程。纸张的不断改进为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使得印刷出来的文字更加清晰,书籍更加美观。</p> <p class="ql-block"> 彩色印刷术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在这里被详细地讲述着。从最初的单色印刷到后来的彩色印刷,这一过程充满了创新与突破。彩色印刷术让书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仅能够准确地复制文字,还能生动地呈现各种图案和色彩。这使得印刷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春秋经传”</p> <p class="ql-block">印刷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从古代传承至今,印刷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同时也在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 印刷术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文化遗产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在二楼,主要展出中国和世界近代印刷技术</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在地下,主要展出自古至今印刷设备。</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1 :春秋经传(1127年—1279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2 :厚纸大龙邮票(1883年—1885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3 :万灵自动铸字机(1950年—1959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4 :大清国摄政王令旨(顺治元年1644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5 :手动照相排字机(1962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6 :龙图对联印版(1912年—1949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7 :重刻昭明文选李善文注(双色套印)(清乾隆三十七年)</p> <p class="ql-block"> 馆藏精品 8 :湖南木活字(清光绪)</p> <p class="ql-block">文字印刷大事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