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一大会址

八千里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九月,我们来到了上海,这个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所到之处,陆家嘴高大宏伟的建筑和南京路上的花花世界,乱花暂欲迷人眼。旧居大西北,习惯了宁静淡泊的我,对大城市的繁华也很感兴趣,登上了东方明珠和世茂大厦,坐了黄浦江游船,在外滩欣赏梦幻霓虹,感觉不错。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也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离开上海的前夕,慕名来到黄浦区兴业路,参观了一大会址,见到了革命火种初起的源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我们是打的过来的,一下车就看见一排与众不同的房子,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有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的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会议室的布置均恢复了原貌,家具物品是按原样仿制的,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1年7月23日,来自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还有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会址),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因受法租界巡捕房的干扰而暂时中断。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会址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免门票,只需身份证就可以入内。尽管处于疫情期间,来参观的人也不少,不过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居多。一层是观众服务设施,设有门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贵宾厅。二层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厅。基本陈列即由“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陈列”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两部分组成。纪念馆的藏品主要是鸦片战争以来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实物、报刊、书籍和照片。据2007年底统计,共有藏品10万余件,珍贵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8套(416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全过程。陈列室内还按照历史资料开辟了一个蜡像室,形象地刻画出当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15位出席者(包括2位共产国际代表)围桌而坐、热烈讨论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的蜡像人物增强了陈列的直观性和历史感染力,成为参观中的新热点。我端详的蜡像里的每一个人,彷佛见证了99年前先驱者运筹帷幄的瞬间。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始发地,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有幸来此一游,于我而言也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之前在抖音商城里看到有售买的建党100周年纪念币,觉得不错就付了款买了一枚,今天京东快递送过来了。看着精美的纪念币,想起五年前游一大会址的情景,于是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当时的经过写了下来。有些记忆必须记载,她将是你以后欣慰的回忆。不知不觉写了1200多字,也算2025年新春第一篇“文章”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成于2025年2月1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值农历正月十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