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高东峰(竹影清风)

图文/高东峰 <p class="ql-block">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p><p class="ql-block">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武生小生娃娃生,青衣小旦又花彩,才子佳人齐亮相,文戏武戏轮番演,走马灯般转换场景与角色将戏迷们的眼球紧紧粘住。</p><p class="ql-block">  过年了,每年必演的秦腔、眉户剧、蒲剧等传统折子戏,在正月天里紧锣密鼓开始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伴随着密如雨点的鼓点敲响,铿铿锵锵的锣鼓以及二胡板胡音乐悠扬绵长地回转在戏滩里每一个角落,在众多戏迷们的头上飘呀飘呀,一幕幕、一出出扣人心弦、大起大落、波澜起伏、回肠荡气、感人至深的剧情,不时在台下戏滩里激起一阵嘘唏、一阵骚动、一阵叹息……甚至有眼软的观众抹起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时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生活,将大批年轻人隔绝在戏场外,他们要工作,要打拼,要生活,要发展,加之对传统戏曲缺乏必要的学习了解,现在无论走在哪个城乡戏场里,很少能见到张大嘴巴,看得如痴如醉的年轻观众。只有中老年戏迷们在坚守着自己对传统戏曲的痴迷与热爱。</p><p class="ql-block"> 艺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每一个传统折子戏的编剧也是铆足了劲,下了大功夫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挖掘历史,将启迪教育、教化人心、向上向善、发奋努力、热爱祖国等弘扬正能量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提炼出来呈现给戏迷,为继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文化艺术潮流相互激荡,尤其是面对网络技术、现代人工智能动漫视频游戏的迅猛发展及影响,传统戏曲文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但愿,在世界文化艺术激烈竞争的大舞台上,能够给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保留有重要的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