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古亦今之地

陈融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7日 乘高铁中午到达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p> <p class="ql-block">继续乘大巴车到西柏坡,再换电瓶车进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背靠太行群山,安全性好,村前有芦苇地遮蔽,村中有适合建造房屋的地方,这些地理特征使得西柏坡成为理想的革命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一块陈旧的铜牌展示西柏坡总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分别称胡校长(胡服,刘少奇化名)、朱校董。1948</span>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称。周恩来总理评语道“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 农村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一块路牌指向几位中央领导人旧居、新华社总编室、中央军委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路牌指向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朱德旧居等。</p> <p class="ql-block">九月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七届二中全会会址</p> <p class="ql-block">当年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是将食堂临时改造,会后恢复为食堂。</p> <p class="ql-block">只有这前两排桌椅是原物,其他参会人员都是自带小板凳。</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穿过长长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及工作人员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及工作人员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及工作人员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子女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及工作人员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作战室就是这四间土坯房。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据不完全统计,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西柏坡短短10个月里,组织指挥了24次规模较大的战役,仅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197封之多。周恩来副主席曾风趣地说:我们这个指挥部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就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今天正在检修不开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五位中央领导人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后,专程联系重新开门,让我们参观在统战部旧址建设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展览分六个部分:一、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二、中央统战部肩负筹备新政协重任,三、中国共产党引领新政协运动,四、中央组织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五、政治协商谋划新中国蓝图,六、开启中华民族复兴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是岗南水库,也被称为西柏坡湖。岗南水库是石家庄市第一大水库,<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滹沱河中游。</span>库容为15.71亿立方米,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用水以及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1962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展览馆,已是夕阳西下。</p> <p class="ql-block">夕阳的余晖将天空和水面染成橙红色,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正定县建国.璞隐酒店,我们在这里住两天。</p><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位于石家庄市北15公里,是按照中华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5世纪至19世纪前后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额。正定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家乡。</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的变迁,风吹雨打,尤其是经历十年文革动乱,不少珍贵的文物被毁坏了,但从现有的国家保护文物9处、省级保护文物6处、县级保护文物10余处来看,正定仍不失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2月18日 来到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正定隆兴寺。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为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大兴土木扩建。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赐额“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筑南北纵深,中轴线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隆兴寺现存四座宋代木结构建筑中唯一有明确纪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以其独特的十字形平面和重檐歇山式屋顶设计而闻名。其四面各出一抱厦檐歇山顶,这种设计在宋画中常见,但在实际建筑中极为罕见,被誉为“艺臻极品”‌。</p><p class="ql-block">1933年梁思成第一次探访摩尼殿时说:“只在宋画里见过”。“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的柱网结构也非常精巧,使用了七十根柱子,包括南面抱厦内檐柱二根,这种设计使得大殿既稳固又美观‌。</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作为隆兴寺现存宋代建筑的代表,不仅展示了宋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壁画作品展示了宋代佛教艺术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尊倒坐观音塑像,位于摩尼殿的背壁上,通高约3米,塑像极具美感。此观音菩萨坐在山石上,头戴金光闪耀的宝冠,项饰五彩缤纷的璎珞,披巾从肩上垂下,绕两臂向下飘起。观音菩萨的头,则微向右侧,身姿稍微前倾,眉眼表现为微微向下俯视。</p> <p class="ql-block">此塑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现存牌楼门为1986年依据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的文字及照片复建。</p> <p class="ql-block">提额“妙庄严域”即赞美佛门乃绝妙善美之境地。</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楼门,左右各一棵千年古槐。</p> <p class="ql-block">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檐下悬挂乾隆十三年乾隆帝题写的“金绳觉路”匾额‌。</p> <p class="ql-block">兴隆寺的戒坛是中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屋顶藻井秀美庄严。</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阁</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即一座可以转动的木质藏经柜。为宋代异物,直径7米。</p> <p class="ql-block">慈氏阁,1958年国务院拨款重修。</p><p class="ql-block">阁内供奉一尊宋代独木雕制的弥勒菩萨。弥勒是古印度语,意译为慈氏,是他的姓。</p> <p class="ql-block">弥勒菩萨雕像身躯伟岸,双足开立於两朵青莲上,高7.3米。菩萨身後为轮廓精美的大背光,通高9.9米。虽不及承德普宁寺的木质观音菩萨和北京雍和宫弥勒木像大,但雕制时间却比二者早了六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p> <p class="ql-block">“吡卢”梵文意思是“光明普照”。吡卢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为崇因寺的主殿,后因寺院残破,于1959年被迁建于隆兴寺内。殿堂的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庄严而稳重。</p> <p class="ql-block">“毗卢佛殿”匾额,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更增添了该殿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三层四面毗卢佛像,高6.42米,面相端严,双手于胸前作毗卢印,共计12尊。每尊毗卢佛都头戴五佛冠(佛冠中有五尊小佛),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形制独特、设计巧妙、制作精美的毗卢佛像,反映了当时铜铸工艺的先进水平,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2005年增建了一处寺庙园林,占地40亩。在湖光山色、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之间还保留着多处文化古迹。</p> <p class="ql-block">金代广惠大师经幢</p> <p class="ql-block">“许家牌坊”立于明万历十九年</p> <p class="ql-block">北朝石造像</p> <p class="ql-block">龙泉井</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荣国府”游览。荣国府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1984年12月破土动工。1986年7月竣工,历时1年零8个月,耗资350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荣国府是完全按照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的描述,并严格遵照中国《大清会典》设计、修建的。是中国第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古建筑外景拍摄基地。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大部分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室内有一组组蜡像,介绍红楼梦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元妃省亲</p> <p class="ql-block">贾政的“荣禧堂”</p> <p class="ql-block">王夫人住所</p> <p class="ql-block">贾政训教宝玉</p> <p class="ql-block">进入内宅</p> <p class="ql-block">尤二姐住房</p> <p class="ql-block">刘姥姥拜见王熙凤</p> <p class="ql-block">宝玉初见黛玉</p> <p class="ql-block">卢雪庵</p> <p class="ql-block">鸳鸯抗婚</p> <p class="ql-block">垂花门预示门内为女眷住所,不得擅自进入。</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p> <p class="ql-block">园林景区</p> <p class="ql-block">宁荣街全长2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等都是在此街上拍摄。</p> <p class="ql-block">再到赵云庙,1996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君臣殿</p> <p class="ql-block">平顺侯殿</p> <p class="ql-block">五虎殿</p> <p class="ql-block">四义殿</p> <p class="ql-block">2月19日 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赵县赵州桥景区</p><p class="ql-block">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当地称作"大石桥"。</p> <p class="ql-block">为保护赵州桥、兼容休闲教学功能。1984年修建了赵州桥景区。1999年赵州桥景区扩大为86980平方米。2022年7月25日,赵州桥景区整修后正式开园营业。</p> <p class="ql-block">李春塑像</p><p class="ql-block">赵州桥建于隋朝,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老的赵州桥上</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岁月中,赵州桥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p> <p class="ql-block">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两端宽9.6米,桥的设计十分科学,施工技术巧妙绝伦。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像多组同样形状的弓合拢。</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桥上的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河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成立于1953年。总建筑面积63043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建于1968年,南区为新扩建区,建华院区和育才院区为文物库房;是河北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石家庄市标志性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高大庄重的门厅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一带。虽然中山国在战国七雄中并不显赫,但其文化和技术水平却相当高。</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常设展陈10部分,今天因时间有限,仅就中山国出土文物:《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两部分走马观花。</p><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是中山国的一位君主,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铜方鼎是代表之一。现存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蟠龙纹铜壶</p><p class="ql-block">“错金银”是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工艺,通过在青铜器表面刻出凹槽,再将金银丝嵌入其中,最后打磨平整,形成华丽的装饰效果。</p><p class="ql-block">铜壶上装饰有蟠龙纹,蟠龙是古代中国常见的装饰纹样,象征着权力和祥瑞。</p><p class="ql-block">它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金属工艺、装饰艺术和审美观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铁足铜鼎,器物的足部设计模仿犀牛腿,粗壮有力,象征稳固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兽首流嵌松石铜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虺是一种小蛇,蟠虺纹通常表现为多条小蛇相互缠绕的图案,象征着神秘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兽首流”铜匜的流(即倾倒液体的口部)被设计成虎首形状。</p><p class="ql-block"> “嵌松石”增加器物的美观和珍贵性。</p><p class="ql-block">匜是古代用于盥洗的器具,通常与盘配套使用。匜用于盛水,盘用于接水。是重要礼器之。</p> <p class="ql-block">铁火盆</p> <p class="ql-block">大铁釜</p> <p class="ql-block">刀币及制币模具</p> <p class="ql-block">“算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主要用于数学运算。它由小竹棍或木棍组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表示数字和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p><p class="ql-block">通常由竹、木或金属制成,长度约为10厘米。算筹通过横竖排列表示数字,横筹表示5,竖筹表示1。例如,数字6用一根横筹和一根竖筹表示。</p><p class="ql-block">算筹不仅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独特智慧。</p> <p class="ql-block">金戈鐏</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金路车(复原)</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成墓图</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墓图</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铜板兆域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墓葬布局图。铜板上用金银镶嵌标注了陵园的各个部分,包括墓室、陪葬坑、祭祀区等。</p><p class="ql-block"> 该兆域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建筑平面图实物,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铜山字形器,是中山国文化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件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方案座是方形案(桌)的底座。整体造型为四龙四凤环绕,高约为37厘米,底座直径约为47厘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龙四凤的造型生动逼真,龙的矫健与凤的优雅相得益彰。</span>结构稳固,工艺精湛。<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研究中山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银首人俑铜灯,以人俑形象为主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持灯盘。人俑的服饰、发型和面部表情刻画细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类灯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结合了铸造、雕刻、镶嵌等多种技术,展现了古代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反映了当时的服饰文化和社会风貌。</span>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铜虎噬鹿屏座,是中国古代一件非常著名的青铜器艺术品,这件器物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p><p class="ql-block">器物主体为一只猛虎正在捕食一只鹿的场景。虎的形态威猛有力,鹿则表现出挣扎的姿态,整体动态感极强,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这件器物被认为是一种屏风的底座,用于支撑屏风。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具装饰性。反映了战国时期青铜器艺术的巅峰水平。</p> <p class="ql-block">十五连盏铜灯,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灯具,通常由多个灯盏组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美的装饰。是当时贵族阶层使用的奢侈品,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p><p class="ql-block">十五连盏铜灯由15个灯盏组成,这些灯盏通过枝状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树状的外观。灯盏和支架上雕刻有精美的纹饰,体现了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p> <p class="ql-block">大汉绝唱——满城汉墓</p> <p class="ql-block">刘胜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的一件珍贵文物。刘胜是西汉时期的中山靖王。</p><p class="ql-block">金缕玉衣是汉代贵族墓葬中的一种特殊葬具,通常由数千片玉片用金丝或银丝编织而成,象征着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和对永生的追求。刘胜的金缕玉衣由2498片玉片组成,用金丝编织成一件完整的衣服,工艺极为精湛,体现了汉代高超的玉器制作技术。</p><p class="ql-block">这件金缕玉衣不仅是汉代玉器工艺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汉代丧葬文化和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窦绾金缕玉衣,窦綰是中山王后。</p> <p class="ql-block">通透双龙白玉壁</p> <p class="ql-block">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的一件著名青铜器,被誉为中国古代工艺与科技结合的典范。它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体现了汉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设计智慧。</p><p class="ql-block">宫灯整体造型为一名跪坐的宫女,双手持灯。宫女身着汉代服饰,神态端庄,细节刻画精致,展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灯盘和灯罩可转动调节光线方向,灯烟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避免污染空。</p><p class="ql-block">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错金铜博山炉,主要用于焚香。它以其精美的错金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造型模仿山峦的形状。炉盖上有镂空的山峦、云气、动物等图案,象征着仙境。炉身为圆形。</p><p class="ql-block">香炉内的香料燃烧时,烟雾从炉盖的镂空处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常用于祭祀、礼仪或日常生活中。</p><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更是一种艺术品,反映了汉代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精致生活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匆忙中结束参观,赶往火车站返京。三天游瞬间结束,收获满满,留点遗憾,来日再深入了解河北人文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