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1962年,是一个有着40余年税务工龄的退休“税二代”。在未参加税务工作之前,我的愿望是从军戍边,保家卫国,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然而,理想之光并未照进现实,我没有体会到身穿绿军装,胸戴大红花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却在与母亲相处的日子里,和税收事业结下了深深的情缘。</p><p class="ql-block">1979年,是我铭记一生的一年。那年,我参军梦碎,心里还存着尚未退却的沮丧与失落,又得到母亲生病的消息,思念满溢,泪水肆意。于是,脚步不由自主地挪移到母亲工作的紫阳县蒿坪镇,不承想,这竟是我与母亲一起度过的最后一段幸福时光,也是影响我一生的时刻。</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张文萍是紫阳县蒿坪税务所所长,也是当时安康地区税务系统唯一的女所长。母亲病重时,总拉着我的手深入浅出的说:“孩子,妈不反对你当兵保家卫国,可不同行业的奋斗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做着不同的贡献。就拿我们税收工作来说,肩负着为国聚财、国富民强的使命,同样是光荣而神圣”。起初,我对母亲的话并没兴趣,一心怀揣着当兵的梦想。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我翻看了母亲书架上大量有关税收方面的书籍,税收的概念由原来的模糊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我从未想到,国家税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竟是如此重要。于是,我放弃了从军的梦想,毅然决然选择了一生从税的道路。</p><p class="ql-block">1980年元月,母亲走完了她41年的人生路。同年五月,子承母业,我走进了紫阳税务局大门,被分配到双河税务所。双河税务所是县局最偏远的征收单位。报到那天,我清晨出发,肩背被褥,手提行李,在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直到晚上8点才来到单位。一切安顿好后,才发现税务所的条件远比我想象的差得多。那里除了有家室的老税干和女同事住有狭窄的单间外,其余人都挤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石瓦房的阁楼里,房顶很矮,矮的晚上睡觉只能猫着腰上床。当时住的房子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窟。</p><p class="ql-block">初入农村收税,我经历了蚊虫、虱子、跳蚤“三关”。白天收税东奔西走,晚上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一躺下蚊虫、虱子、跳蚤就来叮咬,让我一刻也不得安宁。还有,当时农村最普遍的皮肤传染病疥疮盛行,一旦染上瘙痒难受,寝食难安,与农民同吃同住的我当然未能幸免。我的片区是一个叫解放公社的地方,距税务所20多公里。这里交通闭塞,田垄劳作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温饱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农民。这里山路弯弯,去每个村都需要爬坡下坎,有时明明隔山喊话都能听到,但要走到对面山头却需要一两个小时。走到了,还不一定能收到税。即便如此,我依然挨家问,到户查,翻山越岭,没日没夜行走在连鸡蛋都放不稳的山路上,只为不让税收流失。其间我被狗咬过,被马蜂蛰过,有一次我被群蜂围攻,若不是遇到一个好心的老人相救,险些丢了性命。每每想到过去的工作经历,感觉这就是我一生难得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那段艰苦的岁月磨练我的坚强意志,就没有我始终不渝的从税信念。它教会了我脚踏实地做事,诚心诚意做人。在基层摸爬滚打,锻炼出我吃苦耐劳的品格,磨炼了我稳扎稳打的务实作风,更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税收经验,让我逐渐成长为业务能手。</p><p class="ql-block">2000年3月,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去担任高滩税务所所长。带着领导的使命走马上任,我用了两年时间,理顺了辖区内的工作关系,找到了税收工作突破口,解决了税干工作消极的思想根源,税干之间比学习、比成绩、比贡献蔚然成风,纳税环境、税收管理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2002年10月,领导再次找到我,要将我调往毛坝税务所任所长,领导的要求是一年内强化当地重点税源管理,突破税收任务百万大关,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办公场所。我到任后,首先解决办公场所问题,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购买了两层旧楼改造成一栋办公设施齐全的税务所。随后,我走访调研辖区企业,开始了大刀阔斧开拓税源,先是大力开展税务宣传,让辖区老百姓学法、守法;接着,大力开展企业整顿,对偷税、漏税企业进行细查严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到了应管尽管,应收尽收。当年,税收征收入库120万,实现了百万大关目标,创毛坝所税收任务历史记录,被陕西省地方税务局评为省级标准化税务所。2010年,已届48岁的我退居二线,我本可以选择调回紫阳县地税局机关,可是,常年基层工作的我,凭着把他乡当故乡的一腔热情,坚持到一线去做普通税干。组织上理解我的心情,就把我调到了母亲生前工作的地方——蒿坪。在蒿坪地税所,我没有以老前辈自居,贪求安逸,而是结合工作经验和个人特长,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p><p class="ql-block">我刚调到蒿坪时,个体经济税收采用定额制,就是不管商户开不开门,营业额多少,统统按照营业面积来收取。蒿坪是个大集镇,个体经济繁荣,这家生意好一月才交那么一点,那家位置偏僻没有生意一月还要交那么多?每个月收税,商户都为交多交少与税干争吵不休。我认为,群众的事还要依托群众来解决,于是,我组织纳税人代表、居委会、社会名流成立纳税协会,纳税协会再成立评税小组,对辖区不同路段、不同面积、不同商户的交税额度进行评定,评定后张榜公布,从而有效化解了纷争,形成了和谐的征收氛围。蒿坪税务所管辖蒿坪、双安、汉王三个镇及紫阳工业园区,当时有企业176户,一般纳税人32户,个体户787户,为了提升营商环境,我和同事们走访企业,了解困难,帮助企业解决涉税有关问题,提供电话预约,电话咨询,上门办税等服务方式,让企业和个体户少跑路,安心经营,踏实生产。受到纳税人普遍好评。</p><p class="ql-block">2016年,省地税局领导到蒿坪所检查工作,了解到蒿坪地税所有3名属虎的老同志,虽然退居二线,却依然扎根基层,始终保持着当时入职时的激情,工作中不讲条件,不避锋芒,不畏挑战,不计得失,称他们为“老虎班精神”。</p><p class="ql-block">2017年,我与其他两位“老虎班”成员被陕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最美地税人”称号,并荣立三等功。我所在的蒿坪税务分局被授予全省“梦桃小组式先进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有多名税干通过在蒿坪税务分局锻炼走上领导岗位。</p><p class="ql-block">凭着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对税收工作的矢志不悔,我用满腔的热情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奉献者之歌。回首过去,万语千言,是母亲的一席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是母亲对税收事业的热爱,影响了我痴心不改的税收情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丰满了我平淡的一生。我用不讲条件讲贡献,条件差工作不能差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母亲对我的谆谆教诲,我用对税收事业的无比热爱,走完了母亲没有走完的从税路。今生与母亲同时选择</span>税收,我们母子无怨无悔,生命里的税务蓝,让我和母亲的人生如此辉煌灿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