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风送暖,2025年2月19日,全区一年级的数学老师齐聚一小二部,第八小学数学团队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不仅详细阐述了新教材的设计理念、编写意图以及知识结构,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为教师们展示了如何将新教材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h3> <h3> 新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新旧教材对比,明晰新教材呈现出的诸多变化:单元数量减少,单元素材更新,单元内容优化重组,综合实践亦有改变。在主题活动教学中,唯有对应课程标准挖掘主题活动内涵,找准教学目标,方能更好地开展教学。</h3> <h3> 最后,教研中心刘勇老师对分享的教师给与了肯定和赞同,对每一位数学人给予了期许和要求,刘老师说:“新教材、新课标对于每一位教师新的挑战,我们要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落实教学评。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探索学习的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孩子们明白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h3> <h3> 收获:<br> 1.知识理解深化:新教材内容编排更加科学合理,像在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中,通过摆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方式,让我清晰理解数的组成与运算原理,比以往死记硬背效果好太多。<br> 2.教学方法启发:教材配备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如数学“欢乐购物街”的实践活动,让我明白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这让我认识到,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要多引入趣味活动,让课堂“活”起来。<br> 反思:<br> 1. 教学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式上还有待改进。虽然教材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活动,但我在课堂上有时还是过于依赖传统的讲解方式,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这说明我需要更多地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br> 2. 评价方式需要更加多元化。虽然新教材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有时还是会过于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说明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采用更加全面的评价方式。<br> 努力方向:<br> 1.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数学游戏、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我也会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比如动画、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br> 2.注重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会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会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br> 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新教材注重家长的参与,我会更多地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巩固数学知识。例如,通过布置一些亲子互动的数学任务,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并给予适当的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