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湘军名将故居群(含老刘家、存厚堂、光远堂、德厚堂、师善堂、云桂堂、锡山堂)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涟源市杨家滩,古称杨市,是湘中地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曾是湘乡、邵阳、安化三地交界的交通要冲。这里龙山巍峨,孙水潺潺,历史底蕴深厚。据史书记载,汉代涟道故城即位于今杨家滩一带,唐高祖武德年间已形成集镇。至近现代,这里更是人才辈出,有“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绿绿杨家滩”的民谣传颂,描绘出当时的繁华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家滩的繁荣与湘军的崛起密不可分。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清廷岌岌可危。曾国藩奉旨回乡组建团练,杨家滩的青年志士纷纷投军,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其中,李续宾、李续宜、刘岳昭、刘连捷、刘岳晙、刘腾鸿、刘腾鹤、刘岳昕等名将,不仅载入《清史稿》,更使杨家滩声名远扬。这些功成名就的将领衣锦还乡后,大兴土木,建造豪宅,形成了今日所见的老刘家、德厚堂、存厚堂、光远堂、师善堂、云桂堂、锡山堂等古建筑群,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相遇。</p> <p class="ql-block">锡山堂,即李续宾故居,位于涟源市荷塘镇,曾是其操办团练之所。李续宾及其后代李光久、李乃羲曾在此居住。如今,锡山堂已成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景点。这座古宅承载着湘军名将的传奇故事,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湘军李续宾六千精锐全军覆灭于三河镇,曾国藩痛心疾首</p>
<p class="ql-block">1858年11月7日,李续宾成功攻陷三河镇九座太平军营垒,然而,陈玉成、李秀成率领的十万大军突然杀到,将湘军团团围住。李续宾虽意识到形势危急,但坚持不退,决心与太平军决战到底。11月14日深夜,李续宾派出七个营的兵力偷袭金牛镇,次日黎明在樊家渡遭遇陈玉成部,一度占得上风。然而,大雾弥漫中,陈玉成率部从左后方杀出,湘军左路溃败,中右两路被围困于烟筒岗,伤亡惨重。</p>
<p class="ql-block">李续宾率四个营的亲兵增援,虽连续冲锋十几次,仍无法突破包围。最终,李续宾撤回大营坚守,但三路太平军将大营围得水泄不通。李续宾意识到突围无望,决定与部下共赴死难。日落时分,李续宾下令决战,湘军将士奋勇杀敌,但最终仍无法突围。深夜,李续宾整装待发,向北行礼后,率部杀入重围,最终战死沙场,年仅四十岁。三河之战中,李续宾麾下六千精锐全军覆没,湘军遭受重创,清廷为之震动。</p> <p class="ql-block">李续宾阵亡后,其子李光久继承父志,年仅十三岁便投身团练,参与镇压天地会。1865年,二十岁的李光久率兵北上,追随曾国藩剿灭捻军,凭借赫赫战功升任道员。1895年3月,李光久率2000余兵马在牛庄血战11000余日军,虽败犹荣,展现了湘军的英勇无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3年,湘军悍将刘长佑建议三路出兵日本,但清朝未采纳。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清军在朝鲜战场表现不佳,淮军更是不堪一击。为挽救战局,清廷决定派遣湘军出关作战。李光久召集旧部,编练2400余人,追随刘坤一北上。1895年2月,李光久率部屯驻中阳堡垒,准备收复海城。2月底,清军主动进攻,李光久率部突破日军防线,但因火力悬殊,被迫退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城战役中,湘军虽未能击退日军,但其英勇作战精神令人敬佩。牛庄之战中,李光久率2000余人杀入重围,与11000余日军展开巷战,给日军造成重大杀伤。尽管最终未能击退日军,但李光久的英勇表现,展现了湘军的血性与不屈精神。撤出牛庄后,李光久建议再次出兵,但刘坤一拒绝,湘军最终撤退。</p> <p class="ql-block">李续宾(1818年-1858年),字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人,是清末湘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出身农家,早年加入湘军,因作战勇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曾国藩麾下的核心将领。李续宾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的多场关键战役,最终在三河镇之战中战死,成为湘军历史上的悲壮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续宾以治军严明著称,注重士兵训练和纪律,其部队战斗力极强,被誉为“湘军第一悍将”。他善用奇袭、迂回等战术,尤其在攻坚战中表现出色。然而,性格刚烈的李续宾因过于激进,最终在三河镇之战中陷入绝境,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河镇惨败是湘军成军以来最严重的失利之一,精锐损失惨重,迫使曾国藩调整战略。清廷为表彰其忠勇,追赠李续宾为总督,谥号“忠武”,并在湖南、江西等地建祠纪念。李续宾被视为湘军“儒将”的代表,其悲剧结局也反映了晚清军事体制的局限。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也是湘军名将,兄弟二人并称“湘乡二李”,其事迹在《清史稿》《湘军志》等史料中均有记载,成为后世研究湘军历史的重要案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