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忆历史

悠悠岁月

<p class="ql-block">  风和日丽,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来到了成都人民公园,满园的梅花、兰花、海棠花,以及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卉竟相开放,到处姹紫嫣红、草长莺飞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p> <p class="ql-block">  公园始建于1911年,那时名为“成都市少城公园”,少城紧邻成都明皇城,是成都传统清代建筑聚集地,现人民公园由少城公园改扩创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以创新,开放,包容,共享为理念,以宣传巴蜀传统民俗风情,休闲文化和川派园林艺术为主题,公园宣传成都,相约成都,美乐成都,展示安逸成都。</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民国时期的“成都市少城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古木葱郁,青影摇曳,兰草海棠梅花应时节竞相怒放,民国风情的西式建筑在绿树丛中隐现。中式园林的亭台长廊,清池小桥,池中荡舟的游客;庭院、湖畔竹椅围坐着品茶聊天休闲的市民,是现代时尚元素的继往开来。在这里,游客尽情地享受着可沉浸式的游园体验。</p> <p class="ql-block">  成都人民公园是一个集园林、蜀都文化、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此文不打算介绍公园里绚丽多彩,花红柳绿的湖光山色,但会在文章中穿插些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首先是公园里的爱国主义情怀,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川军在抗日战争中不畏牺牲,流传千古的抗战精神值得纪念;其次是四川人民在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中的巨大作用。浓墨重彩地回顾这两段历史,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p><p class="ql-block"> 下图:“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石下有民众自发敬献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  川军,即四川的地方军队,历史上以其英勇善战,忠诚报国而著称。抗日战争中尤为突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川军先后有7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新华日报》的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也提到抗战时期每十五个四川人就有1个人上前线(那时四川省总人口约5200万),正面战场上抵御日军的中国军人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四川人。</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为:雕塑《壮士出川》</p><p class="ql-block"> 右为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  八年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出川参加抗战的川军总计约350万人,他们转战大江南北,参加了众多重要战役,为抗击日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战争的残酷,川军伤亡惨重,最终回到四川的人数仅剩约13万至13.8万,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战场上中国军人死亡总数的20%以上。这一数字反映了川军在抗战中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也铭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必将千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展示部分川军将领和士兵抗战的图片,以及歌颂宣传将士的功绩。</p><p class="ql-block">当时川军的口号:川军战天下,雄起响四海!</p><p class="ql-block">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p> <p class="ql-block">  介绍朱德总司令在抗日战争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川藉军事家刘伯承元帅率领八路军打击日军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率领川军与日寇浴血奋战,血染沙场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场上其他川军将领的事迹介绍。</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四川西充县成立“西充各界人士抗敌后援会”并组成了856名“西充壮士团”。</p><p class="ql-block">当时西充壮士856人,共分成8个连,第一仗是在江西湖口殷家山守江防阵地,第一次和日军交战,就牺牲了10多人。</p><p class="ql-block">1939年2月,李宏毅成了机枪连代理排长,参加了进攻南昌的作战,西充战士又牺牲了100多人。</p><p class="ql-block">1940年8月,第二次进攻南昌。在这次战斗中,部队被日军包围,差点被日军全歼,战士们拼死搏斗,舍身去炸日军坦克。在和日军拼刺刀时,李宏毅甚至用嘴咬日军,几经搏斗部队才得以突围,他也侥幸逃脱。这次战斗,西充战士又牺牲300多人。</p><p class="ql-block">在1944年的龙衢战役中,当时全团1800多人。为了掩护百姓,全团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幸存的战士无几,连李宏毅在内,一共只剩下3个西充战士。</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8日,李宏毅所在77团进攻昌化县城,这是对日军的最后一战,不幸的是,另外两名在该团担任连长的西充战士牺牲了,身为营长的李宏毅也在战斗中受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以上文字来源于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 西充八百壮士的战斗经历,仅仅是抗战中川军的一个缩影,西充川军856人出川,855人牺牲,抗战胜利后仅李宏毅一人幸存。</p><p class="ql-block"> 李宏毅回川后,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装着855个兄弟的嘱托:“谁要是活着回去,谁就要给西充人一个交代。”写</span>了一本《征途札记》,记录了“西充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西充八百壮士赴国难简介</p> <p class="ql-block">  记录川军战士离家告别亲人,奔赴抗战前线的雕像视频。</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陪都重庆的大轰炸,重庆的大轰炸遗址纪念馆至今对外开放。但是日军对成都的轰炸却知之甚少,在公园里才知道了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到1944年末成都遭到了日寇31次大轰炸,造成数千人伤亡,以下二次轰炸尤其惨烈。</p><p class="ql-block"> 1939年6月11日,日寇对成都的轰炸造成了200多人死亡,400多人受伤。</p><p class="ql-block"> 1940年10月27日,近百驾敌机对成都进行了4批轮番大轰炸,造成数十人遇难。</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二次大轰炸后城市的实景照片,到处是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建立的“成都大轰炸遇难同胞雕塑”,并附部分死难同胞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1913年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死难者而建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是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粤汉铁路的群众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收归“国有”,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并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p><p class="ql-block"> 清廷出卖筑路权的行径激起各地人民反对。湖南各界群众以铁路公司、咨议局为阵地,积极争路,迫使湘抚杨文鼎奏请清廷收回成命。上奏遭申斥后,民众相继罢工、罢市、罢课,拒交捐税。湖北咨议局亦召开大会抗议,疾呼“存路救国”。</p><p class="ql-block"> 宜昌商股股东纷纷向铁路公司索回股本,铁路工人和附近农民起而支持,与官军发生流血冲突。广东铁路股东反对清廷强占粤路,坚持商办,华侨股东声明“誓死不从”。民众拒用纸币,挤兑银根,以示抵抗。在粤督张鸣岐高压下,股东赴香港成立保路会,继续抗争。</p><p class="ql-block"> 四川斗争尤为激烈,立宪派绅商首先发起保路,五月二十一日(6.17)组织保路同志会,持有租股的农民争相入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在清廷强行接收宜万段后,群起抗粮抗捐和暴动。七月十五日川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代表蒲殿俊、罗纶等人,查封同志会和铁路公司,并用武力镇压请愿群众,死伤数百人,造成“成都血案”。</p><p class="ql-block"> 清廷饬令解散各地保路同志会,扩大镇压。中国同盟会员龙鸣剑、王天杰等号召保路同志军乘机起义。各路义军攻打成都,久攻不下,转而分兵攻略各州县,发展为全川范围的武装起义,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p><p class="ql-block"> (此段文字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保路死难烈士纪念碑的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  1911年 4月,四川爆发“保路运动”。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保路同志会,各县保路同志会先后成立。9月7日,清川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同盟会会员乘机组织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为四川保路起义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和四川省将“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作为国家和省、市的重点文物保护。</p> <p class="ql-block">  海棠树上的鸟</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的白梅花和海棠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9日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