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梆子在涿鹿》彩插诗·书及作者介绍之四

溪之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河北匠人荣舜尧</span></p><p class="ql-block"> 陈景章联 张宏亮书</p><p class="ql-block"> 汉马功劳,情系梨园,著三卷雄文,山西梆子在涿鹿;</p><p class="ql-block"> 清毫筑梦,爱融艺海,怀一腔热血,河北匠人荣舜尧。</p><p class="ql-block">陈景章先生联,甲辰鸿鹄</p><p class="ql-block">注:1、联中首字镶嵌作者之名</p><p class="ql-block"> 2、河北匠人,作者2020年被涿鹿县委、县政府授予“涿鹿工匠”称号</p> <p class="ql-block">  诗词作者简介:陈景章,笔名肖晨,男,1934年生,河北涿鹿人,初中文化。1950年1月参加工作,曾任张家口地区糖业烟酒公司副经理,经济师职称。现为河北省楹联学会理事,张家口楹联学会副会长,张家口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1992年以来,在地方,省,全国报刊,杂志,发表诗联作品千余首(副)。楹联作品“一碧清泉滋福地;千年圣水润皮都”等被张家口水母宫,朝阳亭,安家沟刻挂。作品被收入《中国对联作品集》《香山红叶诗词》等20余部典籍。著有《桑亁滴韵》《渐行渐远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书法作者简介:张宏亮,笔名鸿鹄,1969年出生,部队退伍后中国工商银行涿鹿县支行参加工作。中国金融书协会员,河北书协会员,河北金融书协理事,1986年开始在部队学习书法,2017年在中国书协高研班学习,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四届扇面展,多次入展中国金融书协举办的行业书展、草书展,参加其他省市的展览数十次。2022年7月,担任涿鹿县河东镇皮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p> <p class="ql-block">  《山西梆子在涿鹿》简介</p><p class="ql-block"> 《山西梆子在涿鹿》分为(一、二、三)三册,共计118万字。其中:第一、第二两部2022年5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70万字;第三部2025年初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48万字。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经销。</p><p class="ql-block"> 《山西梆子在涿鹿》以涿鹿戏剧发展史为主线,以戏台、戏班、人物等为载体,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山西梆子在涿鹿县近150年的历史沿革。三部书共分为:涿鹿戏剧简史、早年名伶、今朝群芳、早年戏班、现今团社、幕后群英、古戏台、新戏台、戏里戏外、晋剧情缘、谈古论今话梨园、戏迷天地、人物访谈、图说新云、新云旧事、戏台拾遗、戏苑杂谈、梨园钩沉、专家评说等二十个章节。记录了涿鹿古今演出团体52个,晋剧音乐世家1个,演员47位,幕后人物20名,戏迷200多名;记录了曾在涿鹿献艺山西、内蒙古籍及本土演员和涿鹿籍在外献艺的知名演员200多名,鼓师、琴师等30多名;列举了明清以来各种剧目680多部;收录了涿鹿古戏台67座,新戏台93座,戏台题壁90多条文,插图1800多幅。全书四色彩印,图文并茂。</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霍汉清,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祖籍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小学文化,经济师职称。1979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涿鹿县石油公司、河北省石油总公司6604管理处和中石化张家口石油分公司,2016年1月退休。</p><p class="ql-block"> 11岁辍学务农13年,编苇席,育良种,精通农业种植。1987年7月通过河北省自学考试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历。</p><p class="ql-block"> 现任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涿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涿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涿鹿县晋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县苇席编织非遗传承人。2020年6月,被中共涿鹿县委、涿鹿县人民政府授予涿鹿县第一批“涿鹿工匠”称号。</p><p class="ql-block">为了留住乡土文化根脉,走进全县300多个村庄,走访上千名历史知情者,记录下全县城乡绝大多数的古树、古庙、古戏台,拍摄了数万张图片,先后出版《溪源记忆》《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山西梆子在涿鹿》(一、二)《情系中石化》《记忆中的涿鹿城》等五部作品。被誉为“乡土文化的守护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