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映吾国殇——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调研 吴镇宇

虎虎生威

<p class="ql-block">2024龙年,我们在梦想的</p><p class="ql-block">赛道上奋力拼搏,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2025蛇年,新的起跑线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着希望与勇气,信心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迎来了寒假,让我从繁重的学习中暂时解放,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耗时四个半小时,我们飞行2519公里,</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到了外婆家。</p> <p class="ql-block">龙井市,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p><p class="ql-block">州,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东麓。</p><p class="ql-block">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4'~129°48'、北</p><p class="ql-block">纬42°21'~43°24'之间。幅员面积2208</p><p class="ql-block">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龙井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距今三、四千年前,祖先便在龙井这块</p><p class="ql-block">土地上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1988年5</p><p class="ql-block">月25日,龙井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p><p class="ql-block">市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井边境线长142.5千米,拥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级陆路口岸,三合口岸距朝鲜清津港86千米,与日本新泻港相距约1000千米,是中国经朝鲜进入日本海的理想通道。</p> <p class="ql-block">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原址位于今龙井市安民街道龙井街巨龙友好公园院内。</p> <p class="ql-block">据传19世纪末,朝鲜垦民张二硕、朴仁彦等迁到六道沟开荒种地,在今龙井市区龙井街与六道河路交叉口向北60米处,发现了一眼古井,井水清凉甘甜,移民们便在井边立了“桔槔”(一种吊桶架,汲水的设备),朝鲜人管它叫“龙井吊”(又称“龙吊桶”)。</p> <p class="ql-block">‌龙井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革命遗址。‌‌</p> <p class="ql-block">在那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里,千千万万的延边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壮烈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以史为镜,映吾国殇</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调研</b></p> <p class="ql-block">“龙井间岛日本总领事馆”设立于1909年11月2日,1920年11月27日馆址失火烧毁后重建,至1926年竣工。龙井日本总领事馆由日本外务大臣亲自掌管,领事馆辖区包括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安图等市县。馆内不仅拥有庞大的武装警察机构,还设置了监狱、水牢等。“龙井日本间岛总领事馆”,作为镇压延边各族人民反侵略斗争,疯狂掠夺延边地区财富的首要机关。</p> <p class="ql-block">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为间岛日本总领事馆旧址,位于吉林省龙井市吉胜街东端北侧(今人民政府处)。</p> <p class="ql-block">1909年11月2日,这是中国延边人民无法忘记的一天,侵略的魔爪伸向延边。</p> <p class="ql-block">一座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在美丽的延边留下丑恶的伤痕,这也标志着侵华日军对东北三省乃至全中国的侵略作战正式开始,也拉开了延边朝鲜族人民从1910年开始的抗日战斗序幕······</p> <p class="ql-block">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1907年8月,日本以“间岛”(即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属未定为借口,在龙井设立了朝鲜统监府“间岛”派出所。</p> <p class="ql-block">1909年9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缔结不平等条约《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11月2日在龙井设立了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和警察署。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是以外交作幌子,行侵略延边和东三省之实的,残酷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罪恶策源地。</p> <p class="ql-block">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正式确定了以延边地区作为侵略中国的切入点,先后设置朝鲜统监府“间岛”派出所及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等机构,继而以维护领事馆安全为由,名曰管内安排一到二名警察,实则在整个延边地区设立了庞大的警察机构网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张牛皮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关于为何能占领整个延边,实际上是日本的奸诈手段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两方面导致的。传说日本人向清朝政府索要一块牛皮大的地方,清政府自以为泱泱大国,一块牛皮大的地方不算什么,就答应了。谁知日本人把一张牛皮片泡湿压扁,剪成细条,围了一块很大地方,使之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官员方知上当,但为时已晚。日本要了牛皮大的地方,这块牛皮的面积是四万两千九百四十四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日本夺取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沿线的控制权,并多次在延边搜集情报,进行间谍活动。这也证明日军侵略延边乃是蓄谋已久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成功控制延边后,开始了全方面的侵略。在政治方面,通过设置多个警察机构,加派特务宪兵,牢牢把控对人民的控制,若有任何异议,就会以“触犯法律”的无耻借口将其抹杀。</p> <p class="ql-block">不光如此,日本还在延边建立了医院、规范农园、伪政府、学校等社会机构,将人民禁锢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对延边人的抗日运动进行镇压,搜集中国的全部情报。</p> <p class="ql-block">野蛮的法西斯统治</p><p class="ql-block">日本以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为据点,在政治上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在文化上牢牢控制社会舆论,在教育上实施“皇民化(奴化)教育”,对延边地区进行了全方位野蛮的法西斯统治。</p> <p class="ql-block">1921年6月29日,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普察部高等警察系特别制定《新间记者》《通信员名薄》《宗教名薄》《学校名薄》等花名册,有效地监控反日志士及反日团体,搜查和没收了大量有关反日活动方面的资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规定凡是危及日伪统治、“惑乱民心”的读物一律禁止,宣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报刊、图书、电影和剧目充斥文化领域。</p> <p class="ql-block">延边人民的反击</p><p class="ql-block">1908年,在吉林边务帮办吴禄贞的主持下,由周维桢执笔编写了《延边边务报告》一书,用铁的证据严厉批驳了日本侵略者臆造的“间岛问题”的荒谬论调,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凛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程光第和日本三菱财团中和公司经理中野二郎私签《天宝山矿务草约》。</p><p class="ql-block">1907年延边边物督办陈绍常和帮办吴禄贞封闭天宝山矿,赶走日本人。</p><p class="ql-block">1915年12月17日日本强制程光第的代表刘绍文与饭田延太郎重定天宝山合办开矿契约。</p><p class="ql-block">1916年4月日本三菱财团正式开采天宝山矿。</p><p class="ql-block">1916年10月冶炼厂建成。日处理矿量70</p><p class="ql-block">吨。</p> <p class="ql-block">‌延边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是龙井村(今龙井市)《民声报》社‌。1928年,经中共满洲省(临)委批准,中国共产党延边区委在龙井村《民声报》社成立,从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p><p class="ql-block">龙井村《民声报》社不仅是延边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诞生地,也是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这里秘密创办了《民声报》,大力宣传民族民主革命舆论,开展反对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压迫和奴役的斗争,对启迪延边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推动延边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发挥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1928年初,中共满洲省临委书记陈为人派中共党员周东郊来到延边龙井,以《民声报》文艺版编辑秘客开展建党兼龙井大成中学汉语教员身份为掩护工作。同年春夏,北京香山葱幼院刘建章等17名党团员来到延边的延吉、和龙、珲春三县任教。1928年8月,经中共满洲省临委批准,以这些中共党员所建立的觉支部为基础,建立中共延边区委,从此开辟了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纪元。为联系和团结汉、朝和党的外围组织-荒原学会识分子的宣传阵地。区委利用共产党员在《民声报》积极宣传民主和进步思想,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抨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与腐败,号召各民族民众团结起来。开展反日护路等反帝反封建斗争。</p> <p class="ql-block">夺取15万元事件遗址,是反日义士袭击银行马队缴获日币15万元,标志着延边地区已拉开反日武装斗争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1919年3月13日,龙井村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集会和示威游行,而后迅速扩展至整个延边地区。以此为契机,延边各族人民的反日活动转向以武装斗争为主,朝鲜族反日武装纷纷建立。1920年6月4日至6月7日,洪范图、崔振东等率领的朝鲜族反日武装和日本侵略军在今图们市辖域内的三屯子、后安山、高丽屯、凤梧洞等地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其中以6月7日在凤梧洞进行的战斗规模最大、毙伤敌人最多,故史称“凤梧洞战斗”。</p> <p class="ql-block">1930年4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开展五一斗争的决议,中共延边特别支部于4月24日成立“五一斗争行动委员会”,在延边地区领导开展“红五月斗争”。5月1日,龙井村及近郊的中小学的师生举行罢课,制袜工、印刷工等400余名工人举行罢工,天图(天宝山一开山屯)铁路老头沟的铁路工人自发地参加斗争。党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反对高利贷、抗租、抗税、抗债等口号。5月30日,中共延边特别支部举行“五州暴动”,袭击并焚毁日本帝国主义开办的火电厂、学校等,破坏天图铁路开山屯、老头沟段的铁桥。仅在龙井一地,就造成日方经济损失17500日元。“红五月斗争”后,龙井地方的中共党组织迅速发展,推动延边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p> <p class="ql-block">凤梧洞战斗是近代以来延边地区朝鲜族反日武装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交锋,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器张气焰,彰显了朝鲜族反日武装的战术素养和战斗能力,鼓舞了延边各族人民的反日信心</p> <p class="ql-block">天宝山,一座慈禧太后赐名的山峰,曾是中国八大矿山之一。1893年,由于红石砬子向慈禧太后进献白银2万四千两,慈禧太后大加赞赏,并把红石砬子改名为天宝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武器和历史背景资料揭示了日本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p> <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夕,日本侵略者溃逃时对设施和武器大规模的销毁和破坏,很多武器弹药埋在‘间岛’总领事馆地下。</p> <p class="ql-block">这些藏匿的武器弹药,埋藏在总领事馆占领的所有区域,后期建设时也有爆炸事故。</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天皇宣读了《停战诏书》,在延边的日本关东军也正式向延边人民抗日武装军队和苏联红军投降。三日后,延边人民欢庆抗战胜利,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化为了一座座英雄纪念碑,伫立在历经风雨后的延边。延边牺牲了17000多的英魂,才还得抗日战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在延边共有3234名抗日烈士,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值得永远赞颂;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永远学习;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结成的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值得永远继承和弘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记忆在回望中更加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如今,政府将被视为耻辱的总领事馆改为日军侵略延边罪证馆,地下的审讯室,枪杀朝鲜族儿女的枪支弹药与意图掩埋的炸药炮弹,都成为他们侵略延边的罪证,也成为我们勿忘国耻的长鸣警。</p> <p class="ql-block">日月交替,山川草木见证一寸山河一寸血,记住了中华民族耻辱和伤痛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统治延边的历史罪证,永远警示各族人民铭记中华民族耻辱和伤痛的历史。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p><p class="ql-block">以史为鉴、警钟长鸣、自强不息、发愤图强,让我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自标继续奋勇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