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开启人生新篇章——岁月悠悠情更长,出花园后更辉煌,愿你健康平安,吉祥如意永相随。</p><p class="ql-block"> 孩子到了15岁,沐浴更衣、行感恩礼、吃“头彩食”、跳过胶掠(晾晒用的竹箕)、步出花园,以一系列的仪式感流程和环节,作父母就要给他(她)完成“成人礼”,立志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青年了。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及农历七月初七等日子, 潮州各地会举行这种独特而富有浪漫色彩的成人礼。</p> <p class="ql-block"> 你出花园的日子到了,愿你未来的路都洒满阳光,每一步都走得坚定又自信。 今年2月9日是个好日子。我来到潮安区凤塘镇泮洋村,采访了蔡纪昭老师介绍有关“出花园”——潮州人成人礼的历史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洗十二色花水,穿新衣红履。沐浴更衣换新衫,木屐红红穿上脚。好花好草洗开窍,步步高升往前跳 。“出花园”的起源,潮州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意思是潮人的成人礼不是在十八岁,而是在十五岁(虚岁)。“出花园”顾名思义,就是小孩长到15岁时,告别童年的美好时光,开始新的生活阶段。 “在潮州各地山村,有一种独特的成人礼仪式,孩子食到15岁,就要“出花园”。这个仪式标志着孩子们从童年步入成年,象征着他们即将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蔡老师微笑着对我说。</p> <p class="ql-block"> 愿你人生绚烂如花园,每一步鲜花相伴,温馨美好不离身。“出花园”通常在孩子15虚岁时举行。在潮州人的观念中,小于15虚岁的孩子是需要大人保护的,他们在一个充满快乐与欢笑的安全区域内自由玩耍,就像童话中的“魔法花园”。而年满十五虚岁后,孩子们就不应该再流连在“花园”里玩耍,必须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愿你出花园的时刻,如同绽放的花朵, 愿世界因你而更加美丽。今年正月十八,我走访了乡里阿廖三嫂,她的儿子刚好是15虚岁“出花园”,她就摘来石榴花、桂枝花、发财树叶、红花仙草、买红屐、砍鸡头、三牲、鱼肉菜、潮州柑等水果等,为她的儿子廖小虹举办出花园的仪式。“`出花园’的过程包括让孩子穿新的红色衣服和红色木屐,用放12色花的水洗脸,吃“猪内脏”寓意“换肠换肚”,诚心奉拜公婆母,奴仔成年免烦恼。廖小虹15虚岁了,愿他的未来像花园一样,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廖三嫂深情地说着。潮州山村孩子出花园,岁月染韵,15载风华,青涩绽放如花。 坐在旁边的麒嫂笑笑补充说:“出花园欢着吃龙箭鱼(鲮鱼),食后就有聪明灵活感;芹菜,食了就能激发你勤俭持家;葱,食了就会办事通通、一切顺利;蒜,食后就会预测人生前进的旅程,避免少走弯路;猪肝,食了读书勤奋……日后金榜题名能当官等。”</p> <p class="ql-block"> 而至于拜公婆神是潮州地区普遍供奉的神明,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十五岁已至,意味着长大成人,父母会置办丰盛的礼物向公婆神隆重拜祭,以谢保佑之恩。中午吃饭前,要出花园的人应吃“12碗头”,包括四碗红丸、一对红鸡蛋、鸡、肉丸、“大菜”、鱼、韭菜花、“厚合”、竹笋等。每一样并不要求全部吃完,可以只吃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 出花园来坐大位,人生从此享富贵。穿红木屐、咬鸡头、占螯头,咬鸡背、活百岁、咬鸡嘴、大富贵,食嘴鱼、赚有余。</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古代学生入学必须穿红鞋,一是穿鞋是斯文的表现, 二是仿效官鞋,意味将来孩子也能当官。据说,少年的林大钦,因为家里很穷,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父母到街上买了一双便宜的木屐,然后用红油将木屐涂成红木屐,将它当成红鞋,让大钦穿着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 采访中,蔡纪昭老师笑笑说:“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路上,他看见许多人在围观什么,就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有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脚下摆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雄鸡头上髻”, 并对围观的人群说:“这个对句让你们对下联,谁若对上了,这只大公鸡就送给谁。对不上者仅赔我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日:"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林大钦把遇到的“奇事”一五一十讲叙给父亲听……他父亲听了非常高兴,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食。意思是:希望林大钦每考试都得头名,日后当官戴红冠。 </p> <p class="ql-block"> 后来,果然大钦考中了状元。人们才记得他儿时曾有过这么一件事,认为这是个好兆头, 便在以后凡孩子初入学时,都要给孩子穿红屐和吃鸡头,这个做法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今日潮州儿童“出花园”的习俗了。”</p> <p class="ql-block"> 食物的讲究:比如咬鸡头,寓意独占鳌头;吃猪肠、猪肚, 意为“换肠肚”,小孩肠肚成了大人肠肚,也有了大人的大肚量,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包容生活所遇的酸甜苦辣..…. 好米豪指换好花,保佑孩子大登科。红花仙草集吉祥,子孙富贵福绵长。 “出花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宴请亲朋好友。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州人很多习俗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出花园”也一样,变得更简单。如不再买红色衣服和红色木屐,而是买一些孩子喜欢穿的新衣服和鞋子。送礼品也出现送手机、电脑等。拜神物品也省去很多。而居住在城市的潮州人没有用眠床了,所以也有的没有再拜公婆母。大部分人都到酒店宴请亲朋好友。花园清净大吉祥,告别公婆当自强……寓意着孩子应当自强不息,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p> <p class="ql-block"> 潮州人在“出花园”的这一天,穿红木屐、吃猪肠猪肚等等,看似“毫无意义”,恰好相反—— 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为不可预知的未来寄托希望。生活需要仪式感。人生之事重要如“成人”,少不了“仪式感”哟。 愿你出花园后,人生更加精彩纷呈,每一步都走向成功与幸福。“出花园”是潮州人(亦是整个潮汕揭)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它不仅是一个告别仪式,也是一个开始仪式。从此,孩子就算是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们进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 具有独特文化、社会价值——出花园 ,直至现在,海外侨胞的潮汕会馆都会在当地为孩童举办“出花园”仪式,“出花园”成为联结海内外潮人情谊、增强族群凝聚力的文化纽带。</p> <p class="ql-block"> “出花园”所有包含着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环节,如咬鸡头、吃“花园桌”等。 咬鸡头寓意孩子独占鳌头,长大后出人头地;而“花园桌”则是一顿丰盛的早餐,通常包括鱼、青菜、甜品等12道寓意好的菜肴,象征着孩子未来的生活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潮州“出花园”五花八门、形色多样,隐含深远。 “出花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长辈们对孩子们美好未来的期许和祝福。这一习俗寄托着长辈们的期盼, 希望孩子们能够懂得感恩,敢于担当,它具有历史、文化、社会学、民俗学等诸多价值。</p> <p class="ql-block"> 15岁出花园,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开启人生新篇章——愿你如花朵般绽放, 你的未来充满阳光, 生活如诗如画、温馨甜蜜伴随着,多美好!</p> <p class="ql-block">作者廖本民</p><p class="ql-block">未经允许不得搬运抄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