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鲁迅故里

Funing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7日</p> <p class="ql-block">越城全城旅游图</p> <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是绍兴市区保存较为完好、较具文化内涵和古城水乡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里,原为绍兴鲁迅纪念馆,1953年建馆,位于浙江绍兴市中心地带(解放路、中兴路与鲁迅路的交叉口)鲁迅中路235号,占地50公顷。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均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的绍兴古城粉墙黛瓦青石路,小桥流水乌篷船,一砖一瓦充满着文化气息,漫步在鲁迅走过的石板路上,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对故乡的热爱、以笔为刀的斗争精神。</p> 三味书屋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书屋约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书屋”匾额,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角,其使用过的硬木书桌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游客排队参观三味书屋。</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p> <p class="ql-block">主人书室</p> <p class="ql-block">餐厅</p> <p class="ql-block">主人房间</p> <p class="ql-block">寿洙邻书房</p><p class="ql-block"> 1892年,寿镜吾先生的学生日浙增多,正厅已无法容纳,他就另辟此室,由他的次子寿洙邻在此设案,教四五个年幼的学生,鲁迅弟弟周作人也曾在此地读书。</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p><p class="ql-block"> 是清末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墊师寿怀鉴(1849-1930),字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读书。他動奋好学,注重思考,在这里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p><p class="ql-block"> 书屋正中为墊师桌椅,两侧客席,窗前壁下则为学生座位。</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正中上方悬挂着的“三味书屋”匾额及两边柱子上的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均系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ai 、肉酱)。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额和松鹿图行礼,来代替向孔子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p> <p class="ql-block">塾师寿镜吾</p><p class="ql-block"> 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浙江绍兴人。</p><p class="ql-block"> 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教书极为认真,对学生要求也极为严格。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座位</p><p class="ql-block"> 鲁迅的座位最初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的学生经常出入后园,影响他的学习,就要求塾师把座位移到东北角。鲁迅使用的是一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桌面右下角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亲手刻下的。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刻下了这一个“早”字,用以自勉。</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座位和“早”字</p> 鲁迅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馆内有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介绍鲁迅先生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藤野严九郎(1874~1945)</p><p class="ql-block"> 日本福井县芦原市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授。1904年至1906年,鲁迅求学仙台医专,藤野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二十年后,鲁通撰文回忆师生情谊。2008年是藤野故乡与鲁迅故乡结成友好城市25周年,芦原市散赠藤野铜像,以示永远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友谊精裨。</p> 绍兴黄酒馆 <p class="ql-block">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具有保健功能的传统酒种,以稻米、黍米等主要原料,以麦曲和酒母为糖化发酵剂,经浸米、蒸饭、前发酵、后发酵、榨酒和过滤等工艺酿制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p><p class="ql-block"> 黄酒古称老酒,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起源于中国,是真正的中国酒。</p><p class="ql-block"> 黄酒中最有名的当数绍兴酒,一般人们所说的中国酒,就是黄酒,就是绍兴酒。绍兴酒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的《吕氏春秋》记载起,历史文献中绍兴酒的芳名屡有出现。黄酒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它集享用、保健和低度一体,具有烹饪和保健等功能,被誉“天下一绝”“东方名酒之冠”。</p> 鲁迅祖居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p><p class="ql-block"> 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p><p class="ql-block">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p> <p class="ql-block">  台门,一个绍兴的专有名词,一般指的是颇具规模的传统民居,它聚族而居、独立成院,往往和一家的地位、身份相联系。绍兴府古来富庶,有人口十万台门三千的美誉。据介绍,鲁迅先生祖上殷实,其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被钦点为翰林,因此当时周家的三个台门都悬挂翰林匾。</p> <p class="ql-block">  祖居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台门厅的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展示着主人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为厅堂</p><p class="ql-block"> 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是香火堂</p><p class="ql-block"> 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为居住之用。</p><p class="ql-block"> 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侧厢的房屋主要是书房、储物、厨房等功能之用,很好地展示了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书房</p> <p class="ql-block">厨房</p> 鲁迅故居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p><p class="ql-block"> 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于此。现室内按原状陈列,不少家什系当年原物。新台门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六进,共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1918年周氏族人将整座合门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东邻朱姓。房子易主后,大部分遭改建,但位于新台门西側的鲁迅故居幸得保存。现在的周家新台门是2003年根据周氏亲友的回忆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 台门厅</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 新台门的德寿堂</p><p class="ql-block"> “德寿堂”系周家接特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 鲁迅卧室</p><p class="ql-block"> 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鲁迅回绍兴任教,这是他当年的卧室。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在此写就。</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p> <p class="ql-block">小堂前</p><p class="ql-block"> 客厅,辛亥革命期间,鲁迅在此接待朋友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四进院 鲁迅母亲卧室</p><p class="ql-block"> 鲁瑞(1858-1943),绍兴安桥头村人。她未曾上学,“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鲁瑞常在此看书,做针线,窗前桌上“生活”里的袜套是其当年缝制的,朝北一张大床系其当年睡过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五进院 厨房和杂物间等</p><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杂物和仓房</p><p class="ql-block"> 西首为鲁迅家堆放杂物所用,中为鲁迅家通向百草园的过道,忙月章福庆(1850-1903)在这里为周家修制竹器家具。东首是章福庆的卧室。</p><p class="ql-block"> 这三间小平屋经考证后于1981年修复。</p> <p class="ql-block">六进院 百草园</p><p class="ql-block"> 百草园原为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个很大的园,祖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的却是我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过这里的碧绿菜畦、光滑石井栏、高大皂荚树、紫红桑椹等。</p> <p class="ql-block">碧绿菜畦</p> <p class="ql-block">光滑石井栏</p> <p class="ql-block">高大皂荚树</p><p class="ql-block">“皂荚树〞寻访记</p><p class="ql-block"> 下亥初春,万物复元。为顺天时人意,绍兴鲁迅纪念馆决定在百草园补种鲁迅笔下皂荚树一棵,并向社会公开征集,经纪念馆、《天天商报》、市林业局三家单位多番寻访,终在新昌镜岭镇安山村觅得此树,安山村捐赠此树,得新昌杨氏奇特园艺场协助,于植树节期间,“落户”百草园。</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原百草园的一部分,地产易主后,已经扩充改建,筑有假山亭台,并非鲁迅在绍兴时的原貌。现略加修葺,作为游客参观的休闲场所。</p> 鲁迅笔下风情园 <p class="ql-block">  鲁迅笔下风情园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保存最完整的花园式台门。依次设立“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四个主体陈列馆。它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载体,生动地再现了绍兴独特的风士人情。</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拜堂</p> <p class="ql-block">花轿</p> <p class="ql-block">花轿</p> <p class="ql-block">古越龙山·黄酒</p> <p class="ql-block">祝福</p><p class="ql-block"> 绍兴民间的“祝福”,俗称“请大菩萨”,亦称“祚福”,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神圣的祭祀活动。祝福大典禁忌甚多,如务必保持绝对肃静,不可使筷子落地等。女眷及个别犯冲男丁均须回避,寡妇更不允参与。因此,祥林嫂在祝福大典受到的精神打击是确实存在的。</p> 沈园 <p class="ql-block">沈园</p><p class="ql-block"> 原系沈氏私家花园。清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记载:“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公元1151年,陆游与唐琬在此引发的《钗头凤》故事,更使沈园名传干古。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三次精心营建,景区占地恢复到3.1万平方米,由古迹区、南苑(陆游纪念馆和连理园)、东苑等组成。整个园林错落有致、古朴自然,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名园。</p> <p class="ql-block">宋池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考古勘探时发现,宋代时为池塘,清代筑成高池,一九八八年改为现状。</p> <p class="ql-block">亭池遗址</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在此发现唐代亭阁和明代假山鱼池遗址,此为出土遗物。</p> <p class="ql-block">钗头凤碑</p><p class="ql-block">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唐琬,伉俪情深,后迫于母命中途仳离。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两人邂逅于沈园,陆游回忆往事,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传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抑郁而逝。《钗头凤》由此成为干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六朝井</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考古勘探时发现,井壁用绳纹平砖错缝砌筑,井内出士物有汉代至唐代时期的陶瓷器残片。</p> <p class="ql-block">宋葫芦池、土山、水井</p><p class="ql-block"> 均为宋代原物,池形若葫芦,山古雅有致,井用长方砖横向交迭砌筑。</p> <p class="ql-block">东苑</p><p class="ql-block"> 东苑,又名情侣园。全园景象更显江南园林特色,绮丽而不失端庄,含蓄而更添情韵。</p> <p class="ql-block">陆游纪念馆</p> 午餐 <p class="ql-block">备注;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2月7日</p><p class="ql-block">交通:出租和步行</p><p class="ql-block">门票:鲁迅故里免票。沈园成人票40 元、60-70岁半价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