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发展下,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早已超脱部门、区域发展的局限,成为关乎民族复兴伟业、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关键所在。正确的政绩观,犹如精神灯塔,照亮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航道;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则是精准校准方向的导航仪,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br> <b>优化考核指标设置是基础。</b>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民生福祉等多方面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既要突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又要充分考量其他领域的贡献。例如,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修复、教育医疗投入、就业创业等指标的考核力度,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念。<br> <b> 创新考核方式方法是关键。</b>建立常态化的动态考核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评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工作数据,为考核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同时,丰富考核形式,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民意测评、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强化群众参与考核,拓宽群众反映问题和评价干部的渠道,使考核结果更具公信力。<br> <b> 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是保障。</b>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紧密挂钩。对那些政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和重用;对那些搞虚假政绩、损害群众利益的干部,要严肃问责。通过这种方式,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勇于担当。<br>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正确政绩观考核评价体系,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这不仅是提升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更是坚守初心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庄严承诺。只有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胸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才能让正确政绩观融入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血脉,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让国家在正确的轨道上破浪前行,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