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乙巳蛇年正月初十到十五,跟随中国民俗摄影西部工作站王雪峰老师一行,北上延安、榆林,一路向阳,过甘泉、到安塞、跨绥德、访米脂、领略神木风情,元宵节榆林过大年的浓郁民俗活动令人震撼,悠扬的唢呐吹起来,火红的秧歌扭起来,震天的腰鼓敲起来,亲临欣赏更使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陕北,一个神秘的地方。新中国从这里诞生,红太阳从这里升起。这里有黄天厚土,山峦与大漠交错,煤炭与石油资源丰富;这里有黄河穿越,沟壑与塬卯纵横,一排排窑洞贴满了红色喜庆的窗花;这里有黄帝后裔的万千子民,民风淳朴,性情豪迈,孕育了独特的黄土历史文化。信天游唱出了游牧与农耕文明交织的乡风民俗,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跳出了塞外明珠人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非遗中国年。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所蕴含的家庭团聚、和平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正跨越文化界限,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走进陕北,第一站是甘泉,甘泉豆腐,莲花灯秧歌,陕北说书,剪纸窗花等,甘泉摄影家协会毛生明主席和甘泉文化馆馆长吴生斌如数家珍,热情地为我们一一介绍了他们县的非遗项目,在甘泉文旅局大楼前共同欣赏了一场地地道道的甘泉秧歌表演。闻着震天的腰鼓声,我们来到了中国腰鼓之乡—安塞,驻站副团长摄影家白小刚先生盛情款待下,向我们展示并赠送了《皇天厚土》影册,一帧帧精美的图片,无不展现出黄土高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令人叹止!腰鼓文化广场,我们还欣赏到一场别开生面的原生态安塞腰鼓表演,分男女少儿三队,现场锣鼓喧天,唢呐声嘶,三百多演员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激情饱满,步履飞扬,腰鼓咚咚,一场视觉盛宴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榆林过大年的重头戏是秧歌大赛,俄罗斯,保加利亚,韩国,山东,宁夏,山西,云南等国内外团体受邀参赛,榆林各县区,省市国企积极参与,来自国内外三十九只参赛队伍盛装出场,纷纷展示了自己多姿的风采。彩车开道,领舞婀娜,秧歌队伍踩着强劲的鼓点,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观众,走向自己辉煌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返程路上,雪花飘了起来,山色皑皑,不由使人想起了伟人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