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潭柘寺,这座古老的寺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据记载,潭柘寺的前身是晋代的“嘉福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北京城如果从元大都算起,历史要晚800多年。</p><p class="ql-block"> 唐代时期,潭柘寺得到了扩建,金代又进行了重修,清代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虽然寺庙的名字多次更改,但“潭柘寺”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至今。潭柘寺不仅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也是京郊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是明代高僧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故宫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两者都是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尺寸放大而已。因此,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p><p class="ql-block"> 潭柘寺的建筑格局基本上遵循了伽蓝七堂的规制。“伽蓝七堂制”形成于宋代,“伽蓝”也就是“僧园”之意。这种建筑布局为我国佛教寺院的建筑标准。后世多沿用禅宗的七堂之制,即佛庙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殿这七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光绪年间,因亮和尚冲撞了前来寺中进香的恭亲王奕欣。于是寺里就不敢再收留他,让他住进了下塔院东面的蝎子洞。因亮法师精通医道,悬壶济世40余年,却分文不取。因他不修边幅,性情怪异,样貌疯癫,世人称其为“疯魔和尚”,被人们称为肉身菩萨。山中一条恶虎被因亮法师感化。因亮法师圆寂后,此虎悲痛欲绝,不食不动,五天后殉主而死。人们修建了一座覆钵式墓塔。</p><p class="ql-block"> 康熙帝二游潭柘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可以用金黄色琉璃瓦装饰寺院。</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到寺院还有很长一段路程,需步行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 乙巳蛇年正月,我们来到了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老寺庙——潭柘寺。踏入这片宁静之地,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青砖灰瓦、朱红大门,处处透着典雅庄重的气息。寺庙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古松,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让人顿感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刹,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依然保留着最初的风貌。门口的石雕浮雕精美绝伦,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佛教故事。远远望去,三个拱形大门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见证着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穿过拱形大门,进入寺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庭院中多种绿植点缀其间,为这份古朴增添了几分生机。漫步其中,耳边传来阵阵钟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和谐的自然乐章。</p> <p class="ql-block"> 在潭柘寺中,还有两棵特别的银杏树——帝王树和配王树。相传在清代,每换一任皇帝,帝王树上都会萌发出新的枝桠,因此乾隆御封其为帝王树。配王树则是专为陪伴帝王树而栽。一般寺庙主殿前种植的是一雌一雄两株银杏,象征夫妻般相伴共度。然而在潭柘寺,这两棵银杏树却是兄弟关系,一株称帝,一株辅佐,共度上千年,共生共荣。</p><p class="ql-block"> 此树植于唐代,高达40余米,直径6米,六七个人才能合抱。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已成普通百姓的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傅仪,也来此游览过,当时,他指着西北侧未与主杆相合的细杆,戏谑道:“这棵小树就是我,因为我不成才,所以长成歪脖树。”</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我静静地站在庭院里,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周围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信仰。离开时,回望那片蓝天白云下的古建筑群,心中满是对这片净土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龙殿门外挂着石魚,古时石鱼用来求雨,现在摸石鱼祈祝身体平安健康。</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三座独特的覆钵式古塔诉说着千年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金刚延寿塔,这座白塔建于明代正统二年(1437年),是潭柘寺最古老的建筑。塔高17米,亚字形须弥座上,覆钵塔身承载着十三重相轮,塔内供奉着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经,为太后祈福延寿。</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虎塔,这座砖石结构的覆钵式塔建于清末民初,位于下塔院西北角墙外。相传潭柘寺后山曾有一只猛虎伤害牲畜,后被法师点化,每日伏在法师身侧,吃斋听经。法师圆寂后,老虎绝食五日而亡,寺内僧人感念其至诚之心,修建虎塔埋葬老虎遗骨。</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震寰律师灵塔,这座覆钵式塔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高约11米。震寰律师是清代潭柘寺钦命重开山第一代住持,与康熙皇帝交情深厚。康熙皇帝曾拨库银一万两修缮潭柘寺,并亲自题写匾额。震寰律师圆寂后,康熙御赐金银、龙旗、宝杖为其发丧。</p><p class="ql-block"> 这三座古塔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一次的探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加福咖啡,在寺庙的梨树院里,有一间保留了原有老院子建筑格局的四合院,质朴而安逸。这里不仅可以喝咖啡、品茶,还有银杏季的小甜品。正午时分,阳光洒进院子间隙,给人舒适的暖意,莫让一日闲过。</p> <p class="ql-block">楞严坛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是潭柘寺内重要的佛事法坛。也是僧众讲经说法的重要场所。因年久失修,于2013年5月,由当地政府及僧侣共同努力进行重修。成为目前国内竟存完整的楞严坛。楞严寺全高49尺,为重檐圆亭八面木结构建筑。坛底为汉白玉缅弥座,门开四方,琉璃瓦相间,重檐尖屋顶上有鎏金宝顶。楞严寺内供奉有佛像,设有法坛。</p> <p class="ql-block"> 嘉福餐厅,位于景区门口外,提供按套餐出售的素斋,小米粥免费供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更让我们体会到那份沉淀千年的禅意。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能有这样一片净土实属难得。希望更多人能来这里寻找内心的平静。</span></p> <p class="ql-block"> 椐说北京故宫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大雄宝殿建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