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童年岁月,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深山老林中度过的。在那个年代的大山里,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狼的踪迹。山野间的狼嚎、关于狼的童谣、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狼的故事,编织成了我童年最独特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老家,常常听长辈们讲述,这里那里有小孩或家畜被狼叼走的恐怖故事。成年后查阅地方志,才得知栾川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确实狼害猖獗,民间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然而,我只闻其声,未曾亲见。记忆最深刻的是,那时每家养猪的猪圈墙上,要么用白石灰水画满大大的白色圆圈,要么挂着用竹篾编织而成的一串串大圆圈,据说是为了吓唬狼。狼生性多疑,看到这些白圈会以为是人为设下的圈套,从而不敢轻易靠近。</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日头落,狼下坡,赤肚子娃子跑不脱。”这首童谣,是儿时伙伴们在黄昏时分玩耍时的“恐怖游戏”。当远处山上传来狼嚎声,大一点的孩子便会带头唱起这首歌谣,然后装作害怕的样子一哄而散,留下那些胆小的孩子们惊慌失措地哭泣。这种游戏,既是被吓大的孩子们之间的玩笑,也是对未知恐惧的一种独特表达。</p> <p class="ql-block">(此片拍于2010年秋天)</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位于栾川县大清沟公社政府所在地(即现在的重渡沟管委会),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街上有东西两个生产队和政府机关单位,总共不到六百人。尽管人口集中,但毕竟是深山老林,每当夜幕降临,对面南阴坡上的狼嚎声便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凄厉。我家住在政府背后的半坡上,正对着南阴坡,狼嚎声听得一清二楚。每天早饭前后,我常常能看到几只狼从南阴坡过竹园沟岭向西面的大山走去。竹园沟岭是大清沟街通往竹园沟生产队和杨庄大队的必经之路,行人频繁。因此,早上和晚上常常能看到行人与狼群擦肩而过的惊险场景。有一次,我正在院子里吃早饭,远远看到山梁上有两头大狼带着三只小狼在游荡,而从山北面半山腰有人缓缓走来,显然行人看不到山顶的狼群。眼看人狼即将相遇,我们家人急忙放下饭碗大声呼喊:“山顶有狼啊!”邻居家也闻声助威齐声呼喊,行人似乎没有听到,不紧不慢地往山梁上走着,而山顶上的狼群也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好在行人快到山顶时,狼群慢慢腾腾地往西山岭上走了。这让我一直认为狼还是怕人的,它们在主动避免与人的冲突。</p> <p class="ql-block">(台岭)</p> <p class="ql-block">(竹园沟岭)</p> <p class="ql-block">从记事起直到十八岁当兵离开家乡,我没有见过人与狼发生冲突,但有两个与狼有关的有趣故事,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故事一:与狼共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在我九岁左右的一个秋天周六下午,我和同学生一起去偷摘生产队的枣子。生是个万事通,他能找到鸟窝、看到水里的鱼、嗅出天麻的位置。那天我们选中了后坡边上的两棵枣树,果实又大又甜。我们先进到自留地装模作样地站了一会儿,确认没人注意后,悄悄钻进玉米地,来到目标树下。枣树枝叶茂盛,隐蔽性很强。我们上树后先是一阵猛吃,远处南阴坡下的大块地里,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薅豆秧,说笑声隐约可闻。天色渐晚,南阴坡上传来了狼嚎声,生提议学狼叫,我便抢先学了一声,没想到竟把对面的狼吓到了,狼不叫了。过了一会儿,狼又试探性地叫了一声,生说:我来吧!你叫的不像。他双手放在嘴前呈喇叭状,呜了一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对面的狼马上回应过来。于是,我们与狼之间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他一声,狼一声。我一声,狼一声。仿佛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你来我往。天黑后,我们嚎累了,悄悄下了树回家。回到家,我先藏好枣子,然后帮外婆烧火做饭。母亲收工回来,神色紧张地说街上四周有群狼在叫,大家都说这不是好兆头,可能要出大事了。我一听,心里暗叫不好,吓得不敢接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左边为竹园沟岭,右边是街后坡。)</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故事二:弹弓射狼</p>
<p class="ql-block">那是小学三年级初夏的一个周六,我做完作业后拿着心爱的弹弓去打松鼠玩。路过邻居家时,看到邻居大嫂正在准备午饭,打了个招呼后就往山坡上走。我站在平场位置向南望去,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突然,我看到邻居家院子东边平行的麦田中间有一条大黄狼狗,它似卧非卧,前腿直立,后腿半蹲,夹拉着后臀,一条大尾巴拖拉在地上,两耳高耸,脸朝向邻居大嫂家的院子,一副随时扑过去的样子。我拉开弹弓对准它射了一颗石子,并大喝一声:“狗!”石子落地的声音和我的大喝声竟把大狼狗吓了一跳,它回过神来,寻声看到我后,愣了一下,有点不情愿地直起身子,穿过麦田,跃上土坎,蹿过防洪渠,冲上土坡,直向我站立的平场上冲了上来。大狼狗在穿越平场时,距离我有四、五米的地方,突然停下来,回头望着我,用哀怨、抑郁和疑问的目光盯着我,一副怨我多管闲事的样子。我也手持弹弓好奇地看着它,心想谁家的狗,浑身皮毛发亮,长得这么帅气,它怎么不往村里回,跑到这山上干什么?就在我正发呆的时候,大狼狗一扭头钻进林边的灌木丛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急忙在路边抓起两块石头,对准大黄狼消失的灌木丛奋力投去,并大声虚张声势吆喝着。看到没有了动静,我又一手抓一块石头,两眼紧盯灌木丛处,双耳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随时做好严防野狼突袭的准备,倒退着往邻居家方向走去。到了邻居大嫂家院子里,我急忙把大嫂喊出来,告诉她刚才狼准备袭击她家院子里的家畜。大嫂吓得脸都白了。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忙着做饭,我告诉她我碰见狼了,母亲笑着说:“憨子,大白天,哪有狼”。我便把事情前后经过讲了一遍,又把情况分析了一下,母亲听后,愣怔片刻,后又故作轻松地说了一句,“哪有恁些狼!”。午饭后,母亲安排我拾掇锅碗,她挑着水桶下地劳动去了。我收拾完毕,坐在院子里正琢磨着下午去哪玩,母亲慌里慌张地推开大门回来了,严厉地要求我下午就呆在家里,不准出门,要把大门关上插好。想着中午那头大黄狼,我心里直后怕。这个周六我就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呆了一下午。第二天上午母亲上工后,我在家里呆了半晌,觉着无聊,就出门去邻居大嫂家找她的孩子玩。我提议去吓狼,他们兄妹四个同意了,我们操起斧子、镰刀、脸盆、棒槌等,边敲边吆喝,游行示威一般到山坡边转了一圈。此后,大家也都不再提怕狼这一事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故事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从南阴坡根看街后坡,前景的玉谷地为当年社员们劳动薅豆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家乡传统祭祖的日子,祭祀活动完毕。在后岔坡边,我给家人讲起四十多年前那次狼遇,小我四岁的三弟告诉我,他五岁那年秋天,休假在家的父亲带着他到后坡林子里搂树叶,他差点受到狼的袭击,是父亲发现及时,拿着扁担赶跑了野狼。从三弟差点遭狼袭击这件事情和家乡流传童谣及民间传言来看,野狼爱袭击小孩这件事情是真的。我和狼在野地相遇,却相安无事,我也分析过:我和狼相遇突然,是我先发现的它,而它毫无防备,先被我吓到了;而狼走到我面前与我对视的时候,那时它在我的眼里是条帅气的大狼狗,没有感觉到怕它,所以它也就没敢攻击我。这次狼遇,事后感觉到后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