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我们于前一天从广西黄姚古镇到了广东省茂名市,我们住在电白区那边,因为电白区靠海,酒店很温馨,含有早餐,虽比不上大酒店,但是品种还是蛮多的,煮的面自己调味道,还有排骨汤,很方便。 这是我们来到广东的第二天,我们没有急于出去,先休息休息,告别了成都的寒冷与雾霾,好好的享受冬日的暖阳吧。 茂名,别名南方油城,是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接阳江市,南邻南海,西连湛江市,北与云浮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上午我们首先来到了茂名露天矿公园,由于它距离市区较远,所以我们先来到这里看看。我们来到这里时恰逢中午了,露天矿博物馆中午休馆不开门,这就很麻烦了,因为这里很偏僻周围也没有商业配套,我们无法再这里呆到下午,所以只有抱憾离开了(从来没有遇到要午休的博物馆)。 茂名市露天矿坑是历史遗留的产物。1958年8月,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在茂名破土动工。茂名油页岩开采,犹如给大地动“剖腹产”手术:沿着矿脉中储量最丰富的部位剖开一条缝,把表土剥离,露出原矿,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上万名由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齐聚茂名油页岩蕴藏区,用锄头、畚箕加扁担,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茂名露天矿雷打岭上建起一座小型的试验炉,进行油母页岩提炼原油试验,接着兴建大型干馏炉和炼油厂,炼出一桶桶油。从1961年矿山和页岩干馏装置规模化投产到1992年底停产,累计矿山采掘量近2亿吨,开采油页岩1亿多吨,生产页岩油292万吨,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了特殊贡献。(引自) <div>2011年,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果断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带来的巨大采矿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2012年2月,茂名高新区启动了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2014年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建设露天矿生态公园,是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大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惠民举措。茂名露天矿承载着悠久的矿业文化历史,在茂名、广东乃至全国矿业发展史上留存着深刻的历史记忆。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大力推动露天矿博物馆建设,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的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引自)<br></div> 我们回到市区,随便找了一家餐馆吃午饭。 下午休息后我们来到了茂名市西湖边,参观“陈金章美术馆”也是电白区博物馆。 茂名陈金章美术馆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水东街道西湖湖心岛,与茂名市电白区博物馆、美术中心融为一体一并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共约16000万元,占地面积约为172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1873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4层,建筑面积约为7873平方米;美术中心高3层,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引自) 陈金章(1929年-),广东化州人。1953年本科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绘画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987年应邀赴加拿大讲学并举办个人作品展。1991年应邀随团访问新加坡并举办作品展。擅长中国山水画,代表作品有:《南方的森林》《暮韵图》《长江的黎明》《龙腾虎跃》《枣园春》。出版有:《陈金章山水画集》《陈金章画选》等。(引自)<br> 潘茂名,粤西地区俗称“潘仙”,一个被后世仙化的著名人物。大约在西晋太熙元年(290)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出生,西晋永嘉年间(307—313)的处士。今属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人,世居浮山岭附近的山村,相传在今浮山岭半山腰的亚盘村。传说东晋宁康元年(373)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黄昏时分,潘茂名逝世,享年83岁。隋代开皇十八年(598)设立茂名县,是以潘茂名之名命县名,用以纪念潘茂名对粤西人民之恩德。唐代贞观八年(634)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贞观六年才改高州为南宕州)为潘州。如今的茂名市名字也因之而来。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以名命名地级市,唯潘茂名一人。(引自) 观展胡江先生的画作。 从展馆出来已经是傍晚了,我们也该回酒店了。 晚餐换了一家餐馆,这家餐馆虽小,但是吃客很多。 1月3日又是新的一天了,早餐后我们要去茂名的海边走走了。 据说茂名有沉香博物馆,我们顺路先去看看。我们导航到了沉香一条街,上午没有很多人。也没有看到博物馆,不知道是不是弄错了地方。 沉香一条街很清静,没有开门的商家。 是不是生意不好啦。 午餐后我们去到中国第一海滩。 见到大海了,海浪很大。 我们只在第一滩一小部分走走看看了,第二天这里要举办马拉松比赛。 很久没有踏浪了,又见到大海还是很喜欢的。 冬日的海浪好厉害哦。 告别第一滩我们来到了童子湾晏镜岭。 登上山观景,远眺童子湾。 在晏镜岭山上观日落是最美的。 童子湾有百舸争流的意境。 转眼就在茂名休整了两天,下一个目标地是著名的阳江——海陵岛。晚餐后早些休息吧。 1月4日我们早餐后就要告别茂名继续沿着广东的海岸线东行。 舒舒服服的吃一碗粉面就离开啦。 路过这座灯塔,在岸边打卡。 午餐就在服务区解决吧。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海陵岛闸坡镇,这里汇聚了众多的民居酒店,人气很旺,商业也比较发达,后来我们也自驾在岛上转转,只有闸坡镇是最热闹的。<div>闸坡镇是一个旅游名镇,拥有丰富的山海旅游资源和悠久的海丝文化。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大角湾、马尾岛风景区、十里银滩风景区、金沙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闸坡港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海产品交易热闹非凡。(引自)<br></div> 我们住在这栋大楼里面的民宿,有冰箱和洗衣机,可以望见大角湾。 放下一切我们先在海滩观赏日落。 大角湾滩长2.5公里、宽100米,湾内风和浪平,沙滩均匀松软、海水清澈纯净,空气清新,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海陵岛地处南亚热带,四面环海,山海兼优,年平均气温22.3°С,年降雨量1816毫米,年晴天31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海水浴时间长达8个月。<br> 这里有很多餐馆,有大超市,我们在海陵岛的第一顿晚餐。 晚上游客很多,其中有很多在这里过冬的外地人。 著名的阳江十八子菜刀,做工精致,价格也不低。<div>阳江十八子刀具,是指广东省阳江市的一家制刀企业——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刀具。该企业成立于1983年,创始人姓李,名良辉,十、八、子取自拆分后的“李”字,其商标名称为“十八子作”。阳江十八子主要产品有小刀、怀剪、民用剪及餐具,远销海内外。阳江刀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阳江制刀历史可溯至1400多年前。(引自)<br></div> 晚上在超市里面逛逛买了些速冻水饺,第二天中午可以解决午餐,如果每天三餐都在外面吃,是比较费钱的,这里都是各式海鲜餐馆,我们除了鱼外其他的海鲜不太吃,晚上炒的猪肉菜是好看不好吃。 我们在海陵岛的第一个早上,天气晴好,远眺大角湾,平静的大海很诱人。 我们出门都要带些糯米粉和成都的赖汤圆芯子,需要的时候自己解决早餐方便些。 上午第一站就是来到了放生台,我们没有既定目标,就是随便走走看看。我们住在海湾对面的高楼那边。 海陵岛南海放生台位于海陵岛大角湾西面,放生以圆形建筑设计,四周竖立着12生肖石像。海陵岛南海放生台位于海陵岛大角湾西面,放生以圆形建筑设计,四周竖立着12生肖石像。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十二属相石雕面海而坐。每年6月6日在这里放生,许多海龟,鲎等海洋生物从此重归大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您,让万顷碧波,荡漾您的美好心愿和梦想吧!(引自) 我们与它合影。 继续前行看到了这座小山坡——牛塘山,上去看看海湾。山上面植被茂盛,环境很好,没有游客到这里来,游客多数都是去海滩了。 海陵岛渔码头闸坡渔港是国家著名的十大渔港之一,好像也是唯一的港口在岛西的闸坡镇,俗称闸坡码头。环岛转了一圈,生产性的船只停放大多都在这里了。靠岸边的多是渔船,停在湾口外的,工程用船甚多,港口所处,非常科学,一个半圆港湾,开口向西,正好躲过从南面大洋过来的洋流潮汐涌动。(引自) 我们今日的午餐就是它了,调料是自带的。 来海陵岛还有一个必打卡的地方,就是南海沉船被打捞后建立的展览馆,下午我们就来到这里,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初期的木质古沉船,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它于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之一。船体长30.4米,宽9.8米,高度约4米,排水量约800吨,载重约400吨,船上载有文物18万件,包括瓷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等,许多文物为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对研究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引自)<br> 我国历经20年,斥资三个亿才将这艘800多年前的固沉船打捞上来。南海一号一经问世,立马引起全世界的轰动,这哪是什么古代沉船?这明明就是一个世界顶级宝库,怪不得我国花费了这么多心血也要打捞。那你知道南海一号上面到底有什么吗?我国又是如何发现并将其打捞上来的呢。(引自)<div>直到1999年,香港中华水下考古探索与研究协会成立,并提供资金支持南海一号的考古工作。2002年,水下考古队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试掘,并打捞出4000多件文物。经过鉴定,这些文物都是宋代的精品,其中有些还具有异域风格,显示出当时我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引自)<br></div> 在阳江市海陵岛建设了专门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用来展示和保存南海一号及其文物。设计和制造了一个特制的钢沉箱,用来包裹南海一号,并配备了水下穿梁、起重船、气囊等设备,用来将南海一号整体起吊出水,并平稳移入博物馆内的水晶宫。组织了专业的考古、工程、保护等团队,用来指导和执行打捞工作。2007年12月21日,经过多次水下作业,钢沉箱成功包裹住南海一号,并被起重船华天龙号整体吊起。第二天,南海一号正式出水,并移入博物馆的水晶宫。这是我国水下考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一个创举。南海一号成为了第一艘被整体打捞上来的古沉船。(引自)<div>现在我们在博物馆里面能看到它的真身是这样的方式,在一个巨大的箱体里面,上面有这些水管在不停地喷水。</div> 它还是被浸泡在海水里面的。<div>南海一号是一个让人惊叹和敬佩的存在。它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雨沧桑,却依然保存完好,向我们讲述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它经历了20多年的发现和打捞,却依然充满神秘,留给我们许多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它经历了3个亿的投入和建设,却依然无法估量其价值,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和启示。<br>如果你对南海一号感兴趣,你可以到广东阳江市海陵岛参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亲眼见证这艘古沉船及其文物的风采。<br></div> 从博物馆出口出来就是一号银滩海滩,继续在海滩玩耍踏浪,南海一号就是从这里被安防在水晶宫的。 海边数浪。 沙滩上荡荡秋千。 海水冲刷后,沙滩上面就出现了纹路,就像树枝枝一样。 天色已晚了,博物馆那边关门了,没有地方冲脚了,只能回停车场去用自带的淡水洗一下了。 又是新的一天了,睡到自然醒很舒服的。我们住的地方在海陵岛的西头,我们今天计划去中部和东部看看。 海陵岛的沙滩都集中在南边海岸线上,我们顺着沿海公路一路向东去。 首先就是路过这里了,它紧挨着南海博物馆,头一天路过这里就看到路边停了很多车,所以这天我们也进去看看吧。 原来它是一家餐厅,很有创意的是它建在山石边,面朝大海。 餐厅里面聚集了很多来吃早茶的游客,座无虚席,原来他是一个网红的茶餐厅餐馆。 餐厅外面的平台可以眺望大海。 我们一路向东路过了保利银滩,恒大御景湾,来到这里,这一路有很多向海的楼盘,但是人气差一些。 这家的海滩沙地还是很舒服的。 中午时分我们回到了这里,这时候早茶已经散场了,吃客少了很多,我们就在他家吃个午饭吧。 上午这里是座无虚席。 他家的菜品味道还可以。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大角湾景区海滩,这里是景区要门票的。虽然我们住的地方就在附近,但是这两天还没有过来,所以离开前一定要来打卡。 大角湾,全称大角湾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与珠三角、湛江、肇庆接壤、毗邻港澳,大角湾沙滩长2500米,宽100米,于1986年开发,是广东省首个滨海AAAAA级景区。(引自) 1986年8月,闸坡镇政府首先开发该景区,逐步形成了大角湾旅游接待中心的雏形,构成了以港口城镇为依托,集海泳、度假、食海鲜、购海味于一体的综合型滨海旅游区框架。(引自) 因为它是景区,所以里面设施很完善,有更衣间沐浴间等等服务设施,想必天热后这里游客一定很多,因为在其它海滩没有更衣沐浴的设施。 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了客栈,晚上就吃速冻水饺吧。 1月7日我们要离开海陵岛了,吃过早餐又来到沙滩打卡,依依不舍啊。广东的冬日真好,可以让我们脱下厚厚的冬装,享受阳光和美景。 离开住了三晚的民宿,我们要去珠海了。 海陵岛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以后有机会再来享受冬日的暖阳。 从海陵岛离岛要上海上公路时会看到这个巨大的标志牌,打卡带回家,告别。 这天是腊月初八,微信群的朋友们都在晒腊八节图示,我们中午在服务区吃饭,也要了一个八宝粥,表示过腊八节意思一下了。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珠海斗门老街,这是我们在进入珠海市区前的第一个景点。斗门旧街自古以来便是一条具集市贸易功能的商业街,位于斗门镇核心区域,在斗门四条古道的交会处。斗门旧街全长500多米,宽7.5米,由石板路串联贯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商坐卖四方云集。沿街紧密排列的商铺骑楼,是一处横卧在南粤大地上的兼具中西建筑风格的独特建筑群。 斗门古街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地处珠海市斗门区西北部,东枕黄杨山,西临虎跳门水道。主体建筑中融合中西方各国建筑风格的独特骑楼,使古街在斗门的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铺房店门高低基本划一,规格近似,外墙和走廊天花等饰以花形、几何图形等砖刻,中西合璧的斗门古街依稀可见其作为商业街的特色及昔日的繁华。(引自) 斗门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地方行政机关驻地。据历史记载,北宋(公元960年)时和附近一带称潮居里,明清期间称黄梁都,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巡捡署。斗门墟是地方行政中心、墟镇的清朝古街,现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50年左右,澳门、加拿大的一些建筑师、牧师等宗教人士经常到斗门镇访问和居住。由于商贸业发展迅速,当时墟镇旧街的建筑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所以,外国商人和本地富商开始酝酿修建街道、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统筹规划、设计,博采欧美各国古典建筑之精华,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陆续建起了广英祥、大昌、祥盛等10余间布匹店,及多间百货店、中药店、米铺、钱庄。(引自) 这家小店的冷饮好吃。漫步在这里处处都是历史的印记,很惬意的游客也很多。 斗门旧街这些老房子维护的很好,值得来打卡。离开斗门旧街,我们继续往珠海市走,下一个打卡点是北山村。 北山村,坐落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东南部,是一座拥有780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传统,正逐步成为游客探索南粤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位于北山村东侧的杨氏大宗祠是珠海最大的宗祠,始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占地面积8838平方米,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南向北,进深三间60米,面阔五间并青云巷河两厢42米,面积2520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中轴线对称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木构架,以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装饰。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为珠海市古建筑艺术的典范。(引自) 北山村不仅历史悠久,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杨匏安、守信用重言诺的义商杨济苍、清代名将杨云骧杨震海父子的故乡。村内民风淳朴,家风优良,保留有新春敬老宴、龙狮队、北山茶果等传统习俗,并不断发扬传承。(引自) 北山村始建于南宋时期,明清时期形成,是珠海市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古村落之一。村内现存历史建筑90栋,其中包括11座古祠和80栋传统广府民居,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印记。(引自) 这里有很多老街道和老房子,是打卡的好地方。 很夸张的壁画。 进入珠海市了,顺便看看澳门回归纪念公园。从海陵岛到珠海只有200公里,但是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一路走一路看,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酒店。 酒店式公寓,在这栋大楼里面。 在珠海的打一顿晚餐,虽然是北方的特色,但是很好吃,很对胃口。 夜色下的港珠澳大桥珠海部分很美的,早些休息,第二天要去珠海长隆海洋世界,会比较辛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