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书写街道发展新篇章

林秋云

<p class="ql-block">  当前,街道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实干担当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必须强化担当作为监督,防范纠治政绩观偏差,让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展现新作为。</p><p class="ql-block">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关键在于树立正确政绩观。街道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又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坚决防范"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精力集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建立常态化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p><p class="ql-block"> 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干部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当前,一些街道干部存在"躺平"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热衷于搞"短平快"的政绩工程;还有的干部怕担责、怕出错,工作畏首畏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街道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p><p class="ql-block"> 强化担当作为监督,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将干部在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考察干部解决复杂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p><p class="ql-block"> 防范纠治政绩观偏差,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用起来。对那些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严肃问责。通过树立鲜明导向,引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p><p class="ql-block"> 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要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细则,明确"下"的标准和程序,让干部"下"得服气。同时,要做好"下"的干部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改进不足,为他们重新"上"创造条件。</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街道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实干担当书写街道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