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三:同学聚会

原野

<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三: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同学之间的感情是纯真的、长久的。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古人云: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 同学之间,三年苦读、十年寒窗,无利益冲突,无钱财来往,亦无爱恨瓜葛,只有笑泪交集、杯酒言欢。</p><p class="ql-block"> 看过张晓风写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原文。</p><p class="ql-block"> 小说课上,正讲着小说,我停下来发问:“爱的反面是什么!”“恨!”大约因为对答案很有把握,他们回答得很快而且大声,神情明亮愉悦,此刻如果教室外面走过一个不懂中国话的老外,随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他们唱歌般快乐的声音竟在说一个“恨”字。我环顾教室,心里浩叹,只因为年轻啊,只因为太年轻啊,我放下书,说:“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谈恋爱,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五十年,你七十岁了,有一天,黄昏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候,对方定定的看着你,说:“XXX,我恨你!”如果情节是这样的,那么,你应该庆幸,居然被别人痛恨了半个世纪,恨也是一种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在当时你走过去说:“XXX,还认得我吗?”对方愣愣的呆望着你说:“啊,有点面熟,你谁啊?”全班学生都笑起来,大概想象中那场面太滑稽太尴尬吧?“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笑罢的学生能听得进结论吗?——只因为太年轻啊,爱和恨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一个字吗?</p><p class="ql-block"> 一篇短短的文章,让人陷入长长的沉思。</p><p class="ql-block"> 我庆幸,师范三年的同学,遥隔三十六年的时空,在其中一个同学孩子的婚宴上再聚。我们一一叫着每个同学的名字记得过去的往事,没有如张晓风所说的:“啊,有点面熟,你谁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庆幸,今天来的一个女同学,她是被我们以同学的名义从死亡的坟墓堆里硬拽回来,当年每一个同学对她的呼唤成了她活下去的力量的源泉。如今面容红润,很难想像和当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面容枯槁的她,是同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十五、六岁那年,我们在人间初次见面,在异地他乡相缝,注定缘分、注定是面熟之人。</p><p class="ql-block"> 十五六岁的男生,脏衣服浸湿了再拧干,就算是洗衣服,十五六岁的女生掩嘴笑罢,主动帮男生清洗衣服;十五六岁的男生一个月二十几斤粮票,填不饱肚子,十五六岁的女生将剩下的粮票统统递给男生;十五六岁的双手相牵相扶,在洪水中架梯翻校墙脱险,十五岁的青春无比纯真无暇。三十六年后的今昔,又岂是有谁与谁的分别,岂是谁与谁能割舍的开今生同学之情谊呢?</p><p class="ql-block"> 旧的校址已经建成另外一所中学,除了周边的个别老建筑还在,校内所有一切已经面目全非,但学校周边所有旧的遗迹、过往的事情一一在同学们记忆中呈现。像全息图像、像生命的图腾、像心中的朝圣,像一群洄游的鱼。</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同学,共聚三年,而后的一天,彼此洒泪而别,我们的脸上、脖子、心中上依然温存着全班男女同学,那彼此滚烫的泪水和不舍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2025.2.16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