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纯音乐]

海上来信

<p class="ql-block">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歌剧《星星之火》中的一首经典唱段,因其所具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人民群众中激发了情感,引起了共鸣,从而被广为传唱,鼓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由东北鲁迅文学院在哈尔滨首演。‌该剧由侣朋编剧、李劫夫作曲,以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为背景,歌颂了抗联、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星星之火》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而且还对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音乐融合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地方戏和曲艺说唱等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方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进入21世纪,《星星之火》经过多次复排和改编,继续在现代舞台上焕发生机。2015年,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该剧隆重推出,在国家大剧院等地上演,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这部歌剧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其经典唱段也又一次地唱响神州。</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中运用了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欢快曲调。”李劫夫的夫人,著名演员、歌剧《星星之火》女主角的扮演者张洛,对这首歌的创作过程记忆犹新,她说,“当时是1949年11月份”,劫夫于创作伊始,就设想歌剧里要有一个反映革命者精神风貌的唱段,构思中,“想着想着,松树长青的形象就出来了。而且这首歌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歌词都是一个音符唱一个字,整首歌完全靠音符跳动出来,非常快乐。”</p> <p class="ql-block">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原是与东北抗日联军有关的一首红歌,但后来人们都把这首歌当成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用来抒发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从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面向未来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对此,劫夫的夫人张洛说:“这样理解也并没有错。只要人们能从这首歌上受益,从它身上获得愉悦,就说明这首歌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唱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民的革命豪情和雄心壮志,激励着青年人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p><p class="ql-block"> (编曲∶冯云广)</p> <p class="ql-block"> 歌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作词∶李劫夫</p><p class="ql-block"> 作曲∶李劫夫 中 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风吹雨打</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天寒地冻</p><p class="ql-block"> 他不摇也不动</p><p class="ql-block"> 永远挺立在山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风吹雨打</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天寒地冻</p><p class="ql-block"> 他不摇也不动</p><p class="ql-block"> 永远挺立在山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风吹雨打</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天寒地冻</p><p class="ql-block"> 他不摇也不动</p><p class="ql-block"> 永远挺立在山顶在山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