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常我家的年

笑看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笑看云卷云舒</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82232924</b></p><p class="ql-block"><b>【图片来源】美篇日常拼图</b></p><p class="ql-block"><b>【美篇乐曲】《娥嫚》</b></p> 最美的等待 <p class="ql-block">  旧历年在倒计时的那几天,我们对家庭团聚的期待几乎到了焦灼的状态,在这之前脑海里早就制作好“团圆手账”:我们准备年货的过程、想对孩子们说的话都变成了图文,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我的美篇“日常”中;我们还千百次地设计“年度分享会”:给每个家庭成员准备年度关键词和最想分享的礼物,事实上孩子们设计得更好更周全。由于孩子们在家里逗留的时间紧促,我每天都在挖空心思地为他们制作“妈妈锦囊”,把每天能做的饭菜列成清单把相关食材分装成便携包,每个包裹里写清烹饪时间及方法……做了半辈子的老师,我擅长将碎片时间转化为教学契机,在不经意间就把这份期待转化为持续的情感教育:似乎每个快递包裹都成了教具,每次视频都是微型课堂,让亲情成了孩子们闯荡世界时随身携带的“精神教案”。每年短暂的相聚不是终点,而是365天持续关爱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回到老家,孩子们面对的人际关系一下子复杂起来,三姑四姨奶,大爹二舅公都得去看望,提上两件小礼品专程拜年似乎才合乎家乡的礼数。马路上装点成火树银花的彩都知道,我们攒了一年的牵挂比闪烁的金粉更亮,孩子们早就决定,今年我们不追着年兽跑,让团圆桌张开怀抱,请四方的思念都来落座——腊月廿七晚六点,预订好的孟师傅的厨房成了我们这个大家族最暖的“亲情基站”,我们每个人把拜年的车轱辘话换成围炉夜话,小辈们拍着小视频,制作着拜年相册那场面可比公司年会热闹!老祖宗们留下传统不在叩门的次数,而在开门时那声带着家乡味儿的“再多吃点昂”!</p> 走不出的守候 <p class="ql-block">  在机场送别了孩子们,我们似乎完成了已巳蛇年最最隆重的仪式。今年的家乡有了得天独厚的机遇,有非遗底色的芦阳镇成了全国村晚的示范点,县委县政府几乎在倾全县之经济实力、人力在打造浓情“元宵”,家乡的老老小小都有理由涌向芦阳,“万人空巷”的境况都不足以形容那份盛景,听到电视、网络、广播都在限流通告……窗外的烟花在墨色天幕上次第绽开朵朵璀璨,电视里传来村晚现场的锣鼓喧天,家乡的灯火在那夜显得格外辉煌,十里八乡的欢笑都涌向那个星光熠熠的舞台,而我们只能守着这方温暖的灯火,在秦腔的嘶吼、社火的鼓点里,看父母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那些无法抵达的热闹化作电视机里的光影,反倒让老屋的温情愈发清晰——原来最动人的春晚,从来都在彼此守候的掌心里,在代代相传的乡音中,把平静的光阴酿成了琥珀色。</p> 平凡日子诗意过 <p class="ql-block">  年就这样轰轰烈烈地过完了,像赶集一样也像完成一项重大使命一样,购买、搬运、转送、清理……随着暮色漫过窗台时,我的厨房又升起淡蓝的雾,蒜瓣在案板上迸裂的脆响,青椒肉丝与炒锅碰撞的滋啦声,这都成了生活平仄相间的韵味。原来柴米油盐里藏着平凡日子诗意的解读,时光的褶皱中落满细碎的光,我们不过是在潮起潮涨日升月落里,把烟火气熬成五彩缤纷的光阴,从头开始,让未来每个平凡的日子,都生出嫩绿的韵脚。</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里的“雨水”翩然而至,春天常在希望常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