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名人录》(古代人物)‍钱起:诗韵风华里的大唐才俊

金石視點

<p class="ql-block"><i>【编者按】自钱王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无数进士。更令人惊奇的,是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除了已编成绕口令的“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父子档人物,如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还有杭州钱家钱学榘的儿子:2008年10月8日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钱氏家族人才“井喷”,背后谜底是什么?就是《钱氏家训》。</i></p><p class="ql-block"><i>我们将推出《钱氏名人录》,介绍钱氏家族的代表人物。</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钱起:诗韵风华里的大唐才俊</b></p><p class="ql-block">在唐诗的璀璨星河中,钱起宛如一颗闪耀的明星,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斐然才情,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生于公元722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灵山秀水孕育了他的文学天赋,使其成长为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荣膺大历十才子之冠,同时还是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叔父。</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钱起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参加进士试,在考场上,一首《省试湘灵鼓瑟》惊艳全场,此诗被赞誉为绝唱。这首诗以其优美的韵律、奇幻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钱起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他的仕途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p><p class="ql-block">肃宗乾元年间(758 - 760年),钱起任职于长安附近的蓝田县,担任县尉一职。这段时间,他与诗画双绝的王维时有往来,二人时常吟诗唱和。王维的诗歌造诣极高,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对钱起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与王维的交流中,钱起不断汲取养分,诗歌创作愈发成熟,诗风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p><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历年间(766 - 779年),钱起的仕途稳步上升,先后担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最终官至考功郎中,正因如此,后人尊称他为“钱考功”。在官场沉浮中,钱起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诗歌创作成为他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p><p class="ql-block">钱起的诗歌体裁多为五言、七言近体。他的五言诗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总能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的神韵,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意境,留下了不少佳作。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将钱起的诗列为首位,并称赞其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高度评价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与深厚内涵。</p><p class="ql-block">在当时的诗坛,钱起与郎士元声名远扬,二人并称“钱郎”。他们的诗歌备受推崇,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气:“自丞相已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足见他们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力之大。</p><p class="ql-block">钱起的代表作众多,《题玉山村叟屋壁》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通过对山村景色和村民生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归雁》则以归雁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愁与人生感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钱起高超的诗歌技艺,更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德宗初年(780年),钱起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溘然长逝。然而,他留下的那些优美诗篇,却如同不朽的乐章,穿越千年的时光,至今仍在人们耳畔回响。他的诗歌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宝库,更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