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祛妄念 做事不妄为

虫虫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古人说,‘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党的领导干部更要对组织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对功名利禄要知足,对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要知止。”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的妄思妄动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三个词上:<b>妄评妄议 、妄言妄行、妄写妄告</b>。</p> <p class="ql-block">  这三个词都有一个共同的“妄”字。检索百度可以知道,“妄”这个字有三个义项:一是虚妄,极不真实,荒诞不合理;二是不法,胡作非为,任性乱作为;三是狂乱,毫无约束,傲慢且轻狂。</p> <p class="ql-block">  这三个词又各有其义。<b>“妄评妄议”</b>是个专有名词,对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一条,其主要表现是:心存不满,发表错误言论;不分是非,鼓吹歪理邪说;好奇围观,转发有害信息;任性随意,制造噪音杂音;为博关注,散布虚假信息。防范和纠治“妄评妄议”需注意:对党中央大政方针,不要妄加评议;对党史国史军史,不要抹黑诋毁;对不明小道消息,不要偏信乱传;对不良网络评论,不要乱加乱说;对低俗灰色信息,不要浏览转发;对国家军事秘密,不要擅自发布;对不明网络链接,不要随意点击。</p> <p class="ql-block">  <b>“妄言妄行”</b>,是指说不负责任的话、做不合规矩的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古人讲,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一个人的福气或者灾祸,都是自己带来的。种下善因,修得善果;种下恶因,修得恶果。《易经》讲:无妄,元亨,利贞。人只有遵从天道,无妄言妄行,才能亨通顺利,远离无妄之灾。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必须克制欲望,绝不妄取。《管子》讲:不通於轻重,谓之妄言。一个人不论真假,张口胡说,必是妄言。很多人不知道事情原貌,却总是喜欢妄下判断,这样的人情商很低,而且很容易招致祸端。《易经》有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顺势而为,不主观、不妄为,这样才能成就事业。</p> <p class="ql-block">  <b>“妄写妄告”</b>(就是常说的“乱写乱告”),是指罔顾事实、捕风捉影、不按程序、诬告陷害、凭空乱告,或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歪曲事实,以达到陷害他人、谋取私利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这种行为极不道德,甚至可能违犯法律。妄写妄告既有悖良心道德、有辱集体荣誉,也是见不得阳光、为众人所不耻的丑行。现在倡导实事求是、有根有据的举报行为,坚决反对别有用心之人借举报之名,诬告、冤枉、栽赃他人,致使好人枉背恶名、声誉蒙尘,浪费监督执纪资源,影响政治生态。这两年,上级纪委陆续通报诬告陷害、恶意举报问题及典型案件,旗帜鲜明地向诬告者、乱告者亮剑,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严查的是妄告诬告、澄清的是不实传言、匡正的是单位风气。下一步,仍需加大对诬告陷害行为的打击力度,必要时启动反向调查程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只要想查没有查不出来的,一旦查出来,应当依纪依法、从严从重惩处。</p> <p class="ql-block">  这三个词共六个“妄”字,背后都是当事人个人的错误思想和私心杂念在作祟:一是消极的、反动的思想观念。出发点都是落后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外表是党员干部,骨子里却已背离初心使命,与党和人民站不到同一个立场上、坐不到同一条板凳上。这是思想意识的偏离,是最大最严重的“妄”。二是对虚假事实和错误信息不加辨别。只要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利,盲目加以利用。三是狭隘的一己之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顾集体、团队和他人,精致的利己主义。四是站位不高,眼光短浅,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狂妄之妄因为狂,更加肆无忌惮,也因为狂,很容易迷惑人,以为其大无畏、敢讲真话,其实站位不高、没有全局观和大局观,井底之蛙、只看见一小块天空。</p> <p class="ql-block">  从现实情况看,基于这些错误认知的人在我们身边是少数,但危害不容小觑。大致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所谓“无所不知、反对一切”的“愤青”,自以为是、自诩不凡,事事与单位、与领导对着干,成了单位的“搅屎棍”、身边的负能量源,其实这种人最没本事、最没能耐、最缺少爱和关怀,内心也最空虚,仅能靠打造自身“愤青”的人设来刷存在感而已;第二类有脑袋没脑子、容易被人当枪使的“墙头草”,这种人政治上极不成熟、思想上缺少定力,东风来了往西倒、西风来了往东倒,领导说什么都不信、别人说什么都信,易头脑发热、易急躁冲动,甚至做出让自己后悔之事;第三类平时表现装得不错、长期潜藏在群众身边的“背后推手”,这类人心里装满了不满情绪,自己没法或不敢宣泄,到处寻找能倾泄不满、推波助澜的人,把别人推上风口浪尖,自己躲在背后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第一类人最可气、最可恨,第二类人最可笑、最可悲,第三类人最可怕、最可恶。此三类人,都是单位风气建设的隐形杀手,各级务必甄别之,转化之,消除之。</p> <p class="ql-block">  《易经》无妄卦曰: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阳盛,民心高昂,必有所上,但唯循单纯,不成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纠治和克服“六妄”问题,党员干部要做到:<b>对人不妄评、对事不妄议、对己不妄断</b>。对人不妄评,不要对不了解的人妄加评论,不要对不理解的人无端揣测,尊重每个生命,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尊重他人的选择,是最高级的修养。对事不妄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心里装着善的人,满眼都是善;心里装着恶的人,满眼都是恶。管住自己的嘴,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妄加评论,是最高级的智慧。对己不妄断,天生之人,各有偏长。正确认识自己的优长,能让自己少走弯路;看到别人长处,妄自菲薄,只会增加自己的压力。与其抱怨,不如尝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总之,对人不妄评,眼界宽;对事不妄议,境界高;对己不妄断,心态正。希望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p> <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通这个道理,就一定能够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清廉养浩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朋友 文/虫虫</p><p class="ql-block"> 2025.02.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