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意去铜川

Leila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span class="ql-cursor"></span>铜川——薛家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阳光如此明艳,在春风似剪刀的月份,在渭北高原,在薛家寨景区门口的观景台上,两面党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上竖写着几个大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老党员L君,自然不放过在此留影的机会,把“<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和党旗、红五星、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体,与自己和自己的微笑,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我和L君出现在这里,纯属临时起意。2月16日早去西安北郊某机构审车,未开门,于是商量,既然出门了,又未办成事,何不顺势往更北的地方游览一番?</p><p class="ql-block"> L君负责往北继续驾驶,我负责搜索目的地,“铜川”出现在视野里。我边走边规划了一条铜川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 薛家寨——耀州窑博物馆——陈炉古镇。 </p> <p class="ql-block">  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政府东约5公里的田玉村秀房沟的薛家寨,传说,薛刚反唐时曾屯兵于此,薛家寨因以得名。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薛家寨的4个岩洞中分别设立了军医院、修械厂、被服厂、仓库等后勤单位,建了寨楼、堞墙、战壕、哨卡、碉堡、吊桥等。1933年,这里曾发生一起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历史上有名的薛家寨保卫战。</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险难越、年久失修,薛家寨原有的5个岩洞现仅能到达一、二、三、四号寨子。一号寨为当年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其他分别为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单位和领导机关驻地。五号寨子据说正是当年薛刚反唐屯兵之地。</p><p class="ql-block"> 景区几处革命旧址均在半山,由于体力问题,我们并未攀山,也未亲临现场,有些遗憾,但景区处处都有红色的具象,我们加入其中,成为信仰、光明和和平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薛家寨景区,引人注目的还有沿途的冰山,它们与阳光、树和一些高洁的灵魂一起,在这里已等我们万年,我因此有了崇敬之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铜川——耀州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不巧的是,耀窑博物馆主馆展示厅未开放,但我们参观了两处制瓷旧窑遗址,一处是以唐宋为代表的烧制瓷器的旧窑遗址,一处是唐三彩旧窑遗址。</p><p class="ql-block"> 从每一处旧窑遗址走过,我们似走过了千年。时间无情地让繁华成为历史和过往,却并不留下凄罔,我们在这一刻接纳到的是,我们祖辈旺盛的创造力和对美好事物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然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耀州窑位于铜川市王益区古耀州窑遗址“十里窑场”之上,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它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进一步达到鼎盛。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专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没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走出耀州窑遗址,我问L君,你参观这些遗址有什么感受?他一脸坏笑,没有什么感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之所以这样问他,是我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好像失忆多年的我,突然记起了什么,似乎前世的风正好从这里吹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铜川——陈炉古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  开车前往陈炉古镇已接近黄昏,浸在夕阳里的陈炉古镇,沿着一面山层层递进循环往上排开。我们沿着盘山小路不断向前、拐弯、攀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2px;">       这条路引领着我们,走过每一户紧闭的院门和每一堵用各种瓷器,尤其是土红色或黑色大缸垒成的墙。这层层叠叠的布局,在金色和灰色融合的幕布中,不断喷涌着某种无法阻挡的气势,像老电影中的那些场景,暗涵了很多故事和隐喻,让你能够感受到却不可以言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陈炉古镇位于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场是古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见瓷器,路边、墙上、屋顶,到处都有瓷坊、旧窑和瓷器出售的铺子和摊位。 </p> <p class="ql-block">  陈炉窑将耀州窑的炉火传承已有1300余年,是连续烧造从未断烧的耀州窑系窑炉。现有考古调查显示,自金代开始,耀州窑瓷业重心逐渐移向今天的陈炉镇。</p><p class="ql-block"> 陈炉窑是活着的耀州窑。宋代,中国瓷业蓬勃兴起,北方形成了“ 定窑 、 钧窑 、 耀州窑 、 磁州窑 ”四大 窑系 。这四大窑系以其精良的工艺、精美的产品而享誉华夏,畅销海外,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四大名窑。</p><p class="ql-block"> 离开陈炉古镇前,我们买了一对公道酒杯,可是什么叫公道杯?</p><p class="ql-block"> 这种酒杯的中央内部,伸出一个龙头或凤头,酒杯中央的外部,居然有一个小孔,那酒倒进去不是会漏出来了吗?</p><p class="ql-block"> 卖瓷器的老板当场做了个实验,他往酒杯中注入酒,一点也没有漏出来,但当酒没过龙头或凤头的嘴时,酒才开始从中间的小孔往下漏。</p><p class="ql-block"> 老板解释道,所谓公道杯,就是让你适量引酒,喝得公道。如酒杯的酒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漏掉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什么原理我不知道,但我惊叹于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是如何想到并做成这种公道杯的?不仅如此,其中的道理,已泛化成人生的一种智慧了。</p> <p class="ql-block">  天色越来越晚,我们不得不开车往山下驶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余阳以橘红为主色调,周围又被朦胧的雾气包围,一会落在树杈上,一会落在远处的山顶上,一会落在梯田和错落有致的房子上。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们沿途不断地停下来拍照,想留下些什么呢?岁月会告诉我们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