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初春瘦西湖

【草千里】

<p class="ql-block">  蛇年伊始,初春的瘦西湖,春风荡漾,游船漂移,给人一种闲暇与宁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那湖面平静而清澈,倒映着周围的树木与建筑,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漫步在这湖边,看着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坐落在水边,被树木环绕,远处的白色塔楼高耸入云,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湖面上偶尔有装饰华丽的传统船只悠闲地航行,船头翘起,仿佛随时准备破浪前行。我感受到这里充满了和谐与安宁,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下来,让人感到放松和平静。</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本名莲花桥,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是一座很具特色的美丽的桥。</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是清代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p><p class="ql-block"> 横跨于扬州瘦西湖,因建在莲花埂上而得名。扬州地标建筑之一,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 ,古老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往昔的繁华。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放松和平静,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朋友家人一起,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白塔,是园林建筑中典型的佛教文化特色,瘦西湖白塔便是寺庙塔,为喇嘛教寺院的塔制。瘦西湖的莲花桥俗称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桥上建五亭,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莲花桥构思精妙,把佛教的意象与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莲花桥从空中俯视,桥上的5座风亭就像5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所以故名莲花桥,与白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初春湖面荡漾着一艘小船,船上的游客,不时探出头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远处的白色佛塔矗立于山丘之上,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随着游船的摇曳,感受着湖水的轻抚,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意和画意。</p> <p class="ql-block">  莲花桥和白塔是瘦西湖的核心建筑,白塔晴云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莲花桥和白塔一横一竖,一彩一素,一柔一刚。莲花桥为青条石砌筑,正桥平面呈“工”字形,南北两引桥下各为半拱,桥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侧共15个桥洞。白塔位于莲花桥南侧莲性寺内,为砖砌,系喇嘛塔,高30余米。莲花桥,桥与亭结合,桥身结构复杂,造型优美,是中国古桥建筑史上的孤例,是扬州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湖水的清澈,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充满了诗意和画意。</span></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钓鱼台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仿古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魅力。它坐落在湖中一块小岛上,四面环水,景色优美。从钓鱼台上可以远眺湖景,感受清风徐来,听着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钓鱼台的黄色门柱配古铜色楼阁,尽显皇家血统。檐口的“钓鱼台”三字匾,是书画家刘海粟所题。两边槛联,上联为“浩歌向兰渚”,是唐代徐彦的佳句;下联为“把钓待秋风”,是唐代杜甫的名言。</p> <p class="ql-block">, 长堤春柳,这是瘦西湖沿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那种美景简直让人陶醉其中。走在长堤上,你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不仅风景优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牧、苏轼、朱自清等都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如“烟花三月下扬州”、“绿杨城郭是扬州”等名句,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色彩‌。泛舟湖上,可以尽情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p><p class="ql-block"> 株翠柳迎风飘舞,景色宜人。园内正厅叫“听鹂馆”,构造精致,陈设古雅。正面有红木护墙板壁,屏风式样,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画五块,外复玻璃,工艺精美。</p> <p class="ql-block">几株翠柳迎风飘舞,景色宜人。园内正厅叫“听鹂馆”,构造精致,陈设古雅。正面有红木护墙板壁,屏风式样,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画五块,外复玻璃,工艺精美。</p><p class="ql-block">小金山是湖中一小岛,原名长春岭,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干绅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开挖了莲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就是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p><p class="ql-block">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为一方亭,名“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从钓鱼台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面圆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俨然两张独幅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钦佩。月观是临湖建筑的厅堂,四面皆为格扇,堂后是桂园。当8月桂花盛开之际,推窗赏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两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甚为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