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 作者:郑禄—— 谨以此文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作战46周年!

雷达

<p class="ql-block">我团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一)</p><p class="ql-block"> 1974年,美帝国主义终于顶不住了,从越南撤军。结束长达14年的侵越战争。接着南越伪政权倒台,越南迅速统一。同期柬埔寨红色高棉推翻朗诺政权执政柬埔寨、老挝也独立了。百废待兴的东南亚,本应赶紧恢复和平时期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谁知在苏联的鼓动下,越南却长了扩张之心,想建立印支联邦国,妄一统三国。老挝亲越不成问题,红色高棉拒绝。但红色高棉犯了至命执政錯误,遭到国内人民抵制,越南趁机于1979年1月7日政陷金边,将红色高棉重新赶回深山。同时,越南自持打败美帝,又接收了近5O亿美元的装备,加上苏联的支持,自诩为“全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竞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向我国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并占领了部分岛屿,在国内迫害和驱赶华侨。还在越北方,向我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佔了我部分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以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和维护我边界安全。我团奉命进入战斗状态。</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12月初,探亲归队没两天,接到命令要我参加先遣组,轻装赴云南昆明空指领受作战任务,为部队到达打前站。在王佑清副团长率领下,两日后我们到达昆明。老说打仗,这次真要打了,心里除紧张外,小心谨慎成了工作指导思想,仔细是关健,一絲疏忽,都会给大部队到达带来麻烦,这可是真打仗,想通了就不紧张了。出发前了解到柬埔寨和越军打的正激烈,是不是有可能岀境侦察。我们想多了。空军昆指给我团的具体任务是,接防陆军高炮团阵地,保卫巫家坝机场安全。比我想向的状况好多了,许多活儿是现成的。由于师先遣组晚到于我们,我们先期干了起来。第一阶段,侦察阵地和安排营房,我和政工干事龚道锐一组,侦察阵地。那个陆炮团是一个57炮营,两个双管37炮营,阵地小,掩体小,由于机场紧靠滇池,前后左右都是海绵地,扩展阵地格外小心,只能100炮堆积掩体了。我把一、二营配置机场南端,三营配置在机场中段两侧,形成倒三角火力网点,设想100炮营尽力火力压制敌投弹前段,57炮营防偷袭机和府冲投弹机,先期看航空兵空战结果,轮到我们开炮,说明这仗激烈了。同时,龚干事向涉地农村生产队付了一年的佔地费。当地老乡都知道要打仗了,很支持的,没有一个讨价的,在饭点上,还主动请吃饭,当然我们俩要付费的,这也是战场纪律。师先遣组到后,各种资料和地图才拿到手,并明确了,师43、44团要到前沿机场部署,我团作战指挥归昆指命令,同时与空航33师建合成指挥所协同航空兵作战,情报共享,以航空兵作战为主。我即转入第二阶段工作,拼制作战地域地图,确定阵地座标,换标平角坐标(55方格)等团、连指挥所必提早准备的作战资料和用品,部队进入阵地即可形成作战能力。剩下来,就是大部队的到来了,从火车站缷载、运输、进入阵地都是我的职责,我这犯愁啊,三炮一车,梯队跟的紧,不够使要乱的,我设想了二次、三次运的方案自已觉得没问题了还心不安,恐有疏漏。谁知天助我也。在上海参赛的一连,在无任何通报下,从上海直到昆明参战,被我们意外拦到,有这十几辆车,我踏实多了。大部队到后才得知,部队出发前配齐了车辆,一水的红岩车,还配置了一个连的东风140运输车,我团兵器建制这次全了。有了这个基础,第三阶段我的职责顺利完成,全团12月底全部抵达部署,安全无事故,。我团是进滇作战最先到达部队,先于(包括本师)其它部队一周时间。</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截止1979年1月6日,全师战斗部署完毕…。我团在昆明巫家坝机场协同航空兵33师作战,由昆指指挥。这时战火味越来越浓,1月7日越军攻进柬埔寨首都金边,边境接连发生争端,两国在开展外交同时,都在调动部队,如原驻昆明的部队,在我们开进前早已在中越边境展开战斗部署,先遣组接防时,早已人去楼空。一月底、二月初中美建交,邓小平随即访美,期间他对美国人说“对越南这个小朋友,该打打屁股啦”。这段时间,部队开展了战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开展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以及学奖、惩条例,激发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投入战斗,并要打胜仗,勇往直前。加强了与33师空防和对抗演练,制订了作战预案。我负责情报资料汇集,编制《敌情通报》。2月4、5日,吃了春节饺子饭,我随王副团长,率指挥连相关人员到33师组建合成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 战争终于开始。2月17日凌晨5时,指挥所全体人员就位,窗外战机轰鸣,咱团也进入一等战备。一小时后战机(歼6)在一名副师长率领下,接续升空呈战斗队形,向南方压去。不久,远方情报显示他们己到作战区域,陆军开始炮击越方阵地(6点40分左右,其实在凌晨1、2点时,13军、14军等部队的先头部队已渡过红河,待炮击后抢佔高地,掩护大部队顺利进越境作战),我方战鹰始终未入越空,奇怪的是越空军也不见踪影,也不协防越地面部队抵抗我军的进攻。团临空指挥所隔半小时询问敌、我情,我将远方情报及时进行了通报,真打了,反而不紧张了,认真司职,还希望有捷报从前线传来。一天战斗下来,师长宣布陆军进攻顺利,全部入境作战,我师和高炮部队完成了战斗巡逻和掩护战斗任务。晚上,联络参谋跟我说,真是杀鸡用牛刀。咱三十多架飞机挤在一个空域里,只能首尾相接一架跟一架在边境上空绕大圈,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远方标图是一条直线了,分不出批次来,为什么不见敌机踪影是个谜。不久敌情通报说,一开战,越飞机全部撤到越南方去了。也给全世界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场战争为什么没动用空军力量打击。我曾发文描述过,这里不多说了。毕竟是场有限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回忆里,没有三营开战前到了前线保卫洞库机场这一段。我那时在合成指挥所,时间久了,没有印象。有好友发现这个问题,及时提醒了我。刘宝富政委及时做了补充:</p><p class="ql-block"> 当时三营驻地是砚山县稼依人民公社小石桥村,现在叫稼依镇小石桥村,这是一个回民居多的村子,因此我们与当地群众的往来非常谨慎小心。小石村离公路边很近。三营阵地布署在村北头的一个土山上,除炊事班外包括团机关去的人员全部都住在山上的帐篷里。三个连的阵地距离很近,相距不过二百米远,不符合战术要求,但囿于地形限制也只能那样了。阵地后边(北边)紧靠一座不高的山,山的那一边据说就是洞库机场。有山相隔我们看不到机场,我也没有去过。三营 阵地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扼守在南来越机必经的航线上。</p><p class="ql-block"> 原三营的战友有兴趣再去看看四十年前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很有意义的。我把从百度网上下载的小石村地图附后,请转给郑禄同志,谨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另,刘政委还写了一篇“2月17日当天作战情况”回忆录,已经发表过,就不再重复了。这回忋还有一集,等到3月16号咱们再接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