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绝一宝万福文化的王府一一恭王府游记 2025.2.15

生生

<p class="ql-block">恭王府作为北京城最有“财气”的地方,又有“天下第一福”宝地,有万福的福文化的恭王府,自然也就成了很多人家春节期间前来祈福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园区内有三绝一宝。“西洋门”、“福字碑”、“大戏楼”合称恭王府三绝,和珅的"藏宝楼”为恭王府一宝。府内满园“福”字。多达一万多个,与康熙“福字碑”共同组建恭王府“万福”文化。</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福字碑的故事源自康熙皇帝。康熙帝为了给孝庄皇太后祈福,写下了这个福字。这个福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偏旁部首由“子”加一点代替,右半部分的“合”改成了“一和口”二字,下面的“田”也经过了不一样的处理,最后形成了福字。这个福字被认为是天下第一“福”,有着多田多子多才多寿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不仅位于北京城的水龙脉上,还恰恰处于这个水龙的“龙腹之穴”。在风水学中认为,水就是财,而水龙之腹恰恰就是汇集了财富的地方。所以,这独一无二的选址,使得恭王府成为了北京城最有“财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在选址上颇为讲究。传说,北京有两条龙脉,一条是土龙,指北京城的中轴线,可这中轴线上的建筑一般只能供皇帝使用;另一条是水龙,指什刹海、后海和北海所连成的一条线。相比于土龙脉,在水龙脉上建设监管较少,且其形状也不易让人看出,这就让和珅钻了空子,在此建造起大宅院。</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占地6万多平方米,是清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它的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湛,充满了古代的风水学问和艺术价值。府邸内有108间房屋,屋顶有七种不同的样式,装饰豪华,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和紫檀家具等珍贵材料。</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最初是和珅的府邸,和珅是乾隆时期的著名臣子,他看中了北京城的风水宝地什刹海一带,于是修建了这座豪华府邸。和珅的府邸在当时极尽奢华,使用了大量的珍贵材料和工艺。</p> <p class="ql-block">嘉乐堂 和珅时期之建筑。仍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p> <p class="ql-block">后罩楼 又称藏宝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长18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为恭王府“三绝一宝”中的“宝”。</p> <p class="ql-block">后罩楼内有“99间半房子”,当年和珅在设计修建这座藏宝楼的时候,参考的就是紫禁城9999间半房子的尾数。后罩楼的后墙一共有44个什锦窗,每个什锦窗的图案都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要修建这么多的什锦窗,是因为当时和珅的藏宝数量数不胜数。这样一来,和珅在进去取宝物时,就可以根据窗户的形状,来对应宝物的种类。</p> <p class="ql-block">和珅获罪后,嘉庆皇帝将他的宅邸赐给了永璘,成为庆王府。永璘是嘉庆皇帝的弟弟,他在府邸的西路居住,而和珅的女儿和孝公主则在东路居住。</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西洋门是恭王府内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一绝。其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蕴涵着道家的思想理念‌。</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西洋门便是不可多得的一处经典。它作为恭王府花园的正门,坐落于花园中路的最南端,以汉白玉石雕的西洋拱式风格展现其独特魅力,既美观又又气派,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相传恭亲王奕䜣在主持洋务运动期间,曾命人在自己的后花园建造了这座西洋门。然而,从门上的沧桑痕迹来看,这座门似乎更可能是和珅所建。</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将这个福字赐给了自己的宠臣和珅,和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后花园砌成京城一条巨龙,将福字碑藏在龙穴中供奉,称为“洞天福地”。乾隆皇帝对“康熙御福”的失踪始终无法释怀,一种说法是乾隆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赐给和珅。嘉庆抄家时,本欲拿走福字碑,但那样会断了龙脉,折了福气,于是就命人用石头把福字碑全部封起来,不许外人看见沾了福气。</p> <p class="ql-block">道光三十年,咸丰皇帝将庆王府赐给了奕䜣,成为恭王府。奕䜣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他在府中居住,并在此期间对府邸进行了改建和扩建。</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溥伟继承了恭亲王的爵位并在恭王府居住。后来,溥伟将府邸抵押给辅仁大学作为校舍。</p> <p class="ql-block">银安殿 俗称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恭亲王奕訢称为“福石”的 “独乐峰”。典故取自司马光的“独乐园”。独乐峰是一块高约5米的北太湖石孤赏石,石色青润,石体硕长,布满皱折,为北太湖石中的精品 。从不同角度看,它呈现出不同形态,如像一位风姿卓然的女子怀抱婴儿,似送子观音石;换个角度又像一位孤独的老者,还像一条鱼或一只鹦鹉 。</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戏楼‌,又称怡神所,是恭王府花园的第二绝。这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奕祈为自己和亲友建造的观戏场所。戏楼建筑面积近七百平方米,采用纯木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屋顶为三卷勾连搭式,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p> <p class="ql-block">多福轩殿内正中悬挂“同德延釐”匾额为慈禧太后所题写。同德延鳌的含义是让奕祈和她同心同德,这样才能福安长久。“同德”指的是恭亲王奕訢与太后同心同德,即“同心同德”;“延鳌”则是取自“鳌占延年”,寓意为恭王府福安久长,美好幸福。</p> <p class="ql-block">‌葆光室‌是恭王府中的一个重要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葆光室最初是和珅的会客厅,用于招待至亲好友。在咸丰皇帝时期,葆光室成为秘密客厅,接待王爷至亲所用,并悬挂咸丰皇帝御书的“葆光室”匾额。匾额上的“葆光”二字出自《庄子·齐物论》,意为隐蔽其光不使人知,暗含着告诫之意。‌</p> <p class="ql-block">垂花门在恭王府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内外宅的分界线,也是进入内宅的唯一通道。垂花门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将院落分为内外两部分,象征着内外有别的传统礼制。垂花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形成独特的“垂莲柱”,柱头雕刻成莲瓣、串珠、石榴头等形状,象征着富贵和吉祥。</p> <p class="ql-block">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恭王府。精美的亭台楼阁和雕梁画柱,不仅荟萃了东方建筑的富丽堂皇,还融汇了西方艺术的新奇别致,堪称中西合璧之作。在这廊回路转、曲径幽台的王府之中,曾经发生过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不仅是清代王公贵族的府邸,更是见证了清朝从极盛到衰败的历史过程。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从乾隆至宣统,绵延140多年,恭王府几易其主,皇帝也换了7位。恭王府见证了清朝从盛世到衰落的历史进程,故被称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我去承德避暑山庄时承德避暑山庄用的是“一部清朝史”,事实也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