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浅谈几句而已。语言向题涉及学术研讨及使用现状,似乎应该由相关部门或专家来做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但我发觉,语言学家们如今很少发声,媒体上谈论语言的文字也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语言学家吕叔湘说的一段话:他说,现在是“社会语言文字全面混乱时期,字也错,词也错,语法也不通,文风也有问题”。</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不妨问问,吕先生指出的那种不大良好的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p><p class="ql-block">回答大概不尽相同。一些人可能说,很好呵,语言空前活跃,新词不断涌現,网语更热闹,戏用错别字,猜谜式的缩略语,谐音梗和“洋泾浜”<span style="font-size:15px;">① </span>屡见不鲜,还有段子手们(包括央视)张嘴就来的顺口溜……</p><p class="ql-block">另一些人可能说,流行语和句式的跟风,词语雷同,套话连篇,词汇量不足,文字组织渐趋模式,以及网络过滤的缺失等,使语言表达显出某种程度的混乱和单调。</p><p class="ql-block">文风也有待于继续改善。习近平指出,“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p><p class="ql-block">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它的创新和再生性很强,然而,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语言是有规则存在和语境制约的。有人比喻,“语言文字就像流动的河,它应该是在河道内流动,如果没有边界约束,自然会泛滥成灾”。</p><p class="ql-block">期望我们的语言在变化和使用中,兼顾创新与规范,活泼和严肃,有取有舍(不能来者不拒),有所管理(不能仅靠语言自净),使之更具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① “洋泾浜”指的是中文里加杂英语单词的一种表达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