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榆林全国秧歌展演

平凡人

榆林秧歌,又称陕北秧歌,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根据相关资料,早在宋金时代(约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陕北地区就已经有了打腰鼓的活动,这为榆林秧歌的起源提供了历史依据。从陕北出土的画像砖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打腰鼓活动已经相当盛行,这也证明了榆林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金时期。<br> 随着时间的推移,榆林秧歌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集音乐、戏剧、杂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和重大节日,榆林的民众都会自发组织秧歌表演,以此来庆祝节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br> 近年来,榆林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动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例如,通过“非遗+节庆”、“非遗+旅游”等多种模式,加强了秧歌的活态传承。此外,还增加了非遗保护的财政预算,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的补助,进一步促进了秧歌艺术的发展。<div>  2025年的正月十四、十五汇演达到高峰,每天各有约二十余支队伍进行展演,历时四个半小时。</div> <p class="ql-block">主会场</p> 开场演出 花车巡游 横山区秧歌队腰鼓 山东海阳大秧歌 俄罗斯“阿曼纳特”民间舞蹈艺术团 榆林市吴堡县秧歌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舞草龙 保加利亚“扎德拉维特斯”民间舞蹈艺术团 榆林市子洲县秧歌队 榆林市神木市秧歌队 榆林市绥德县秧歌队 贵州省黔东南州反排木鼓舞 韩国艺术团 榆林市靖边县秧歌队 榆林市教育系统秧歌队 宁夏回族自治区花儿 CICEP泰国碧差汶皇家大学艺术团 <p class="ql-block">民间活动</p> <p class="ql-block">古城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