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少年,在惠水万鸡山的那几年

张毅

<p class="ql-block">镇园之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起点,是院子里那棵香樟树。这棵香樟树栽于1987年的春天,当时它只有小指头粗细,一米多高,是从惠水万鸡山带回来的。一同带回来的有二十多棵,但最终只活了两棵。那时我15-16岁,对于栽树并不在行,能活两棵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这些树苗是父亲以一角钱一棵的价格从水利局场部买来的,总共花费了13元,买了100多棵,我从中挑选了20几棵带回长田栽种,骑着那辆旧永久自行车带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棵树已经陪伴我们38年,树干直径长到了50多公分,树冠圆满挺拔,像一把巨伞立在院里中央。曾经有一位老板看中了这棵樟树,出价五万元想要买下它,并计划用直升机运走,但后来因为难度太大而作罢。这棵樟树是我们家的镇园之宝,四季常青,占地数十平方米,夏天的时候,树下是乘凉的好去处,也是鸟儿们的乐园,每年都有鸟儿在上面筑巢安家。</p> <p class="ql-block">偷师学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一家还住在长田三关猪场的老瓦房里,周围的山上满是茶叶,每年还要给乡政府交十斤新茶。那时的父亲看上去很瘦弱,家庭的重担让他显得格外憔悴,他每天都在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的秋天,父亲将我和大哥派往万鸡山,希望我们能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本该是上学的年纪,我们又能做什么呢?那时的我,瘦弱矮小,营养不良,看起来像现在几岁的孩子。初到万鸡山,我们住在场部左边的一栋瓦房里。不久后,父亲与场部的副场长合伙栽种菌子,我们便跟着打下手。栽种菌子只进行了两岔,后来便停止了。期间,我和大哥会偷偷学习果树嫁接技术。场里请了两位师傅,一位是湖南的万师傅,另一位是成都的胡师傅,他们主要负责果树嫁接方面的工作。他们嫁接完后,我们会解开几棵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果园里正好有几十棵毛桃树,我们便找了小刀、剪刀和塑料纸进行嫁接。第一次嫁接,居然有百分之五六十存活了下来。之后,我又从书本上学了一些理论知识,慢慢地掌握了多种嫁接方法。</p> <p class="ql-block">管理果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1986年),父亲承包了场部的柑橘园管理,柑橘树有1000多棵,每棵管理费每年一元。那时人工工资较低,每天1.5-2元。我记得第一年的任务是2000斤,第二年是5000斤,到1988年则是10000斤。父亲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他还是勇敢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生活中,人总是被逼出来的,父亲就是很好的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也希望我能学习,他给我买了几本书,有故事书,如《红与黑》、关于二战时期中东战争的书,也有技术书,如《鹅的养殖》、《内燃机的原理》。他还给我买了几个本子,让我每天抄写。刚开始我没什么兴趣,但抄了几篇后慢慢养成了习惯。不过,我很快就又停止了抄写,觉得故事书更有趣。后来,我用山上捡菌子卖的钱买了《故事会》,每期必买,从最初的每期0.25元涨到了两元一本。</p><p class="ql-block"> 在万鸡山几年,我买了一大箱子书,多数都是故事书,这些书在后来搬离万鸡山的时候也全部搬回家去了,听说这些故事书后面还发生了故事的延续,那时候,我打工去了,二妹三弟他们经常都拿着一本故事会看,影响了干活的积极性,爸爸一怒之下,把书全部烧了,这才有了二妹的故事延续《焚书之殇》。</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学习.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修剪果树时,我的任务是收集修剪下来的枝条,集中到空地烧掉,父亲说这样可以杀死虫害。父亲承诺每棵给我一分钱,算下来也有十几块钱,但后来不记得他是否真的给了我。春夏时节,每天要打农药,用老式手动喷雾器,我每天能打20多壶水,农药漏在背上会起一些红色的小疙瘩,幸好没有感染。第一年没有完成任务,总共收了1800斤左右,离目标不远。第二年柑橘开花时,下了一场冰雹,我们以为第二年会更惨,没想到当年却大丰收了,除了完成5000斤的任务,还交了不少给场部,每斤五毛,爸爸妈妈还挑到街上去卖,街上能卖一块钱一斤,第二年的效益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闲不住的少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雨后,我会到处捡菌子,除了改善伙食,多余的还能拿到街上去卖,能卖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也不错。冬季,我们还帮人家挖苗,一块钱1000棵,我们一天能挖2000棵,但这种好事不是经常有。我还会去钓鱼,在场部上面有个石洞,石洞垂直向下,平时会看见一点水,水很清澈,里面有小鱼,这种鱼没有鱼鳞,据说是从阴河里游出来的。我找了一颗缝衣针,烤弯后做了鱼钩,用蚯蚓做鱼饵,鱼钩放下去,可以看见鱼吃鱼饵,然后抬起杆子,鱼就上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哪个老板育了很多杜仲苗,当年卖完后第二年又长了一部分起来,有几十棵,指头大小。夏季的一天晚上,我和大哥悄悄地摸过去,把杜仲皮削了,搞了两三斤生皮子,那时候能卖三块多钱一斤。忙不过来时,我们家也请人干活,锄地里的草,小工两块钱一天。还记得有个姨妈带着她女儿来帮我们家除草,那女孩子叫陈*珍,是72年的,比我还小几个月,但个子很高,很漂亮。有一天中午,午饭后,她跟我坐在一起,当时我正在看二伯的历书,上面有十二生肖,她问我是哪一年的,我说71年的,她非常惊讶!哎呀,你比我大,怎么这么矮呀?我当时心里非常自卑,从那以后,看见个子比我高的女生都不敢说话了。</p> <p class="ql-block">追兔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天时,我家在树行下面种了一些黄豆,大人们在给黄豆除草,中午叫我回去做饭。我带着满弟翻过山顶,那里有一个水池。我们突然看见那边有一只兔子,在水池边上,我们就拿着石头围过去。兔子脚一滑,摔进了水池,我跳下去,水池里有几十公分深的水,追了半天才抓住它,拿回去把它关起来,吃完饭又干活去了。晚上回来时,兔子已经死了,大哥把兔子的肚子刨开后,发现肚子里还有两只小兔子,真是可怜,一尸三命呀!</p> <p class="ql-block">电子手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两年学会了栽菌子、钓鱼、追野鸡、追兔子、嫁接果树和果树病虫害防治,还知道了树上哪个位置的果子味道最好。秋天时,柑橘慢慢变黄,这时要开始看守果园,以防有人偷窃果子。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在最下面那块地边值守,看见有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从场部上面往下走,他们没有看见我,但知道上面有橘子。两个小孩一下冲上来,抓了几个柑橘就跑,我突然冲出去抓住了其中一个人,然后送到场部办公室。本来说要罚款,但他们没钱,那个男的手上戴着一块电子表(几元钱的那种),就叫他把它拿下来抵罚款,后来这块电子表奖励给了我,从那之后我就有时间观念了。</p> <p class="ql-block">抓小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晚上,父亲背着他的火药枪在果园边巡逻,我正在休息,突然听见一声枪响,我外衣都没来得及穿,穿着棉毛衫棉毛裤就跑出去了,向着枪声响的方向,我们很快来到父亲那里。父亲说有人偷橘子,偷橘子的人顺着山路跑了,狗先追过去了,在刺林里叫着。我跟大哥顺着毛狗路往上走,天很黑,我们走了很远,什么也没看见。第二天早上,我们再回到狗叫的地方,看见刺上有很多血,应该是小偷逃跑时被刺抓伤了。有两棵果树下面有两个袋子,柑橘散落一地,看来两个小偷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一只小猫头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从包了柑橘园后,我们家就搬到柑橘园这边的房子住了,当时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遵义的远房二伯,他比父亲大,自己管一片果园。他吃饭很厉害,一顿饭要吃一斤米,他养了几只鸡,我们家也养了,但鸡蛋总被他捡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几个惠水附近的小朋友来到对面山上放牛,他们发现了树下有几只小猫头鹰,抓住了其中几只,有一只从山上飞了下来,落在了柑橘园里,被我看见了。我抓住它,做了个小笼子关起来,放到自行车后面,骑着车到惠水去,从万鸡山到惠水有4-5公里,刚过了南门桥,来到林业局门口,就有个人叫住了我,他问我拿的什么东西,我说是猫头鹰,他问我多少钱?我说十块,后来他给了我八块成交。他问我猫头鹰吃什么?我告诉他牛肉老鼠什么的,其实我也没有养过猫头鹰呀。我也是乱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啊,人们都比较单纯,对鸟类保护意识淡薄。也没人举报我。换到现在,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谁敢卖啊!</p> <p class="ql-block"> 钻山洞掏蜂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鸡山这地方的山形,有些属于喀斯特地貌,山上面有山洞,有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去钻山洞玩,我拿了一只小电筒,我就一直往里面走,进去二三十米之后,光线暗的地方手电筒一点不亮,那地方非常陡峭,我一不小心滑落下去了,幸好掉下去不远就没继续往下掉了,我好不容易才爬了上来,说实话,真把我吓住了,要是上不来的话,没有人知道我去了哪里,可能就死在山洞里面了。</p><p class="ql-block"> 山上有很多蜜蜂,它们筑巢在岩石下面,被我找到了,我就用火烟熏,蜜蜂往一边躲避的时候,我就把蜂蜜淘下来,拿回去压榨,用瓶子装起来,慢慢吃,可甜了。虽然也被蜜蜂蛰过,但是有蜂蜜吃被蜜蜂蛰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一头老水牛</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父亲从惠水买了一头水牛牵到万鸡山,水牛很老也很瘦,父亲说经过杀牛场,花300多块钱买的,可能是想救它一命吧!从此以后,每天我又多了一个放牛的工作,水牛慢慢的长胖点了,可是它也不安分起来了,有一天下午,它跟着大围那边放过来的牛群就跑了,我也不知道它跑哪去了,后来打听到是跟着牛群跑了,我们找到了大围寨上,我们去了汤姨妈家,问到了水牛的落脚点,后来买些东西给那家人,才把牛牵回来了。没过多久,爸爸把牛卖了,卖了500多块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8年初,柑橘开花结果后,父亲一看座果率太低了,估计收5000斤都困难,可能是头年结得太多了,第二年息树,一看那形式任务是完不成了,这样管下去,到年底一棵树一块钱的管理费都拿不到手,可能亏得吃不上饭,于是我们就搬走了,离开了我生活了三年的万鸡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