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尾沟乡亲缘聚张家口

徐英

<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乡亲提供</p><p class="ql-block">图文整理编辑/徐英</p> <p class="ql-block">  月是故乡明,心随明月归。远方的家,是我永远的牵挂。城市的灯火阑珊,却照不亮心中那条回家的路。思乡情切,梦回故里。每一颗星辰,都像是家乡夜空中的闪烁,提醒我,无论多远,根在那里。思乡的人啊!思乡是以无法抚平的伤痛。对于远离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家乡就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家乡是一副永恒的画;家乡是一种浓浓的味道。我美丽的家乡啊!倾注了我无尽的思念。我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时,哪一刻才能回到家乡。然而那群山的树木会依旧在吗?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吗?是的!岁月的消逝中一切都有可能改变,然而我的思乡之情却永远不会改变。</p> <p class="ql-block">欢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桥西大境门风景区,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是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长城关隘,扼边关之锁钥,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门以条石为基,青砖为体,高12米。顶部有一宽大平台,可供游人登临观赏。大境门向西的砖砌长城约100米,长城顶部3米多宽的马道,直抵西太平山,顺山势攀缘,可参观保存较好的毛石长城。毛石长城由就山开采的毛石垒砌,并用白灰勾缝,非常坚固。</p><p class="ql-block">张家口桥西大境门风景区,融合长城文化、历史遗迹与民族交流,集观光、避暑、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大境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北端,明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雄关。‌大境门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并在北魏和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大境门由当时的顺治皇帝修建,成为长城沿线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大境门是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位置‌: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北端,是明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建设时间‌:大境门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地位‌: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名关”,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二、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战略地位‌:大境门历史上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贸易中心‌:在清代,大境门外逐渐形成了“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是北方重要的国际贸易内陆口岸。张库商道的起点就是大境门,这条商道南承京津,辐射湖广,北面一直延伸至俄国恰克图和毛斯科洼(今莫斯科),影响直达欧洲和西亚。‌文化交融‌:大境门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建筑特色,‌外观‌:大境门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门楣上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结构‌:与常见的“门上建楼”形式不同,大境门城门顶部的平台上没有任何建筑,与长城浑然一体。登上城门,可以俯瞰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蜿蜒的长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周边景点,‌来远堡‌:位于大境门附近,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宣府巡抚汪道亨主持修筑的。堡内有总管署、营房、讲市台、二娘子庙等建筑,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贸易场所。其他‌:西太平山明长城、西太平山北魏长城、小境门、二郎庙、关帝庙等也是值得一游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五、旅游信息,级别‌:大境门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建议游玩时间‌:建议安排半天至一天的时间来游览大境门及其周边景点,以充分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自然风光。总的来说,张家口大境门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追求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桥西大境门风景区,融合长城文化、历史遗迹与民族交流,集观光、避暑、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描绘了仙鹤在高山之巅的孤独与高傲,与周围的高松相映成趣,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仙鹤翱翔起舞的壮丽景象引出了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赞美。“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仙鹤的尊贵与高洁,丹顶承日,霜翎不染泥,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祥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表达了方外上人超脱世俗、不向人间争名夺利的高洁品质。“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通过对比寒松和野鹤,赞美了它们即使面临困境也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使仙鹤的美丽形象,更传达了对仙鹤所象征的高洁品质的崇敬与向往。诗特别的感触,都可以随时分享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