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下了厦门的一万种风情

惜柳咏梅

<p class="ql-block">鹭岛风情</p> <p class="ql-block">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品味拍出的城市风景,注定与众不同,那是属于个人的心动和情感。</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很小众的格调,比如漫步黄厝沙滩看潮起潮落,骑车环岛路感受都市繁华,坐海上地铁送一场日落,在波光粼粼的十里长堤跳一支“渔光曲”,去飘着海洋味的沙坡尾喝一杯午茶,漫不经心的听当地人讲闽南话。</p><p class="ql-block">厦门,一个让我可以任意、随性,想拍想浪,想孤独,想发呆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我拍下的影像里有鼓浪屿的琴声,红砖古厝里的南洋旧事,有南普陀的晨钟,骑楼下的市井烟火,也有鹭江的风,三角梅的梦,当然少不了闽南文化与异国风情交融一起的浪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张照片,远远不够完整的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甚至不够了解一条老街的前世今生,但足以当作解读鹭岛资料的索引,存放于记忆相册,触手可阅。</p> <p class="ql-block">我不想让我的旅行成为稍纵即逝的追求,不想让时间掩埋我走过的足迹,不想忘记行驶在演武大桥那种年轻的感觉,不想忽视现代的厦门港辽阔到一望无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途是对人生某些缺失的弥补,不应该淡薄,更不应该丢弃。</p> <p class="ql-block">舒婷把故乡的情感写在文字里,以雨的姿态刻进岛屿的年轮,从此鼓浪屿的雨有了根,有了薄荷的味道,岁月便有香可寻。</p><p class="ql-block">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致橡树》,那是诗人挑战世俗的爱情宣言,也是女性追求灵魂等高线上的相爱。</p><p class="ql-block">火红的木棉花燃烧了一代人的青春,也美丽了这座被誉为“钢琴之岛”的海上花园。</p> <p class="ql-block">在初冬的阳光下,漫步鼓浪屿纵横交错的小巷,有如从一个故事走到另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舒婷居住的小院,林巧稚的毓园,郑成功的纪念馆,日光岩下的万国建筑,还有菽园的乡愁,小巷深处的百年榕树……</p><p class="ql-block">这些在时光里已定格的缩影,我用复制的方式收藏于相册,也许每一张照片都会留下不真实的瑕疵,但终究是我屏息按下快门的真实感受。</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人都说厦大是最美的大学,去了厦大,才知厦大的美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情怀,是陈嘉庚式的情怀,与集美学村一样,渗透着赤子对故乡的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芙蓉遂道里的涂鸦,不正是青春的印记,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通道吗?不正是当民族危难时,如何用教育点燃希望的永恒命题吗?</p> <p class="ql-block">当以风帆为造形的双子塔与厦大的颂恩楼在我的镜头同框时,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涌上心头,我看到了两座建筑的时空共振,看到了双子塔扬帆起航的英姿,看到了厦大沉淀了百年的书卷气直冲云端,看到了一个城市深情眺望的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所有的远行,都是为了自己回归脚下那片热爱着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