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因身体及其他原因,好长时间没有出去旅游了,正逢佳节,好想出去走走游游,选择一个阳光四溢,温暖宜人的地方,比如倒云南西南的边陲小镇孟连、西盟、澜沧,那里感受不同地区的春节文化。</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畔寻好茶。曲靖到孟连,旅途计划在云县住宿一晚,就为那一片叶,特意转站到滇红之乡的临沧凤庆县住一晚,入宿后找一间临河的小餐馆,品尝几样地道的凤庆美食,如鲜美的黄辣丁,凤庆火腿及香脆的野菜,都是大自然对味蕾的馈赠。饭后,在凤庆县城的展茶区逛逛,找一处幽静的角落,泡一壶风庆有名的滇红、再泡壶绿茶,静静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闲适。品茶中已找到心目中的那片叶。第二天踏上孟连、西盟、澜沧县开启我的探访之旅,在这条层峦叠障连绵大山中的边境线上,隐藏着许多神秘惊喜。初次近距离接触澜沧江,感觉用四个字形容“气壮山河”,开车在澜沧江一岸半山腰,那是一个晕,300多公里路程,几乎没有超过100米以上的直路,整个山路几乎全是各种拐弯,(导航一直重复提示前方急转弯)坐在越野车前排的我,都被㨪得晕乎乎的,而且觉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足足开了6个半小时才到达孟连。</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踏上澜沧、孟连、西盟这个充满神秘与活力的土地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地图上的一隅,一个偏远却蕴藏着丰富文化与自然资源的边陲小城。然而,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时,却被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多彩的文化深深吸了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孟连。</p><p class="ql-block">孟连,全称为傣站拉𧙖族、佤族自治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边境小城,这里也曾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见证中缅边贸的繁华与文化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当我走进孟连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大街的油棕树,然后便是那座巍峨的大金塔,它矗立在城市的中心,仿佛是这座边城的守护者。我们把酒店订好车停下,就连忙了去中缅街,中缅街是购物和当地小吃的绝佳去处,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傣族文化气氛,东南亚一带一路各种商品都在这里售卖。</p> <p class="ql-block">逛完中缅街,也不能错过的是当地美食,这里的美食大多是以傣族的特色菜肴为主,如酸汤鱼、酸肉、酸笋鸡、苦肠汤、香茅草烤鱼,等各种烧烤。由于我们人少只点了酸笋鸡、茅香烤鱼、傣味米干,菠萝饭、苦肠汤。可能是我们不接受当地口味,东西只吃了少量,傣味米粉和菠萝饭是我的最爱,苦肠汤基本上没动,我只觉得孟连的美食偏酸带苦,当然,是个人喜好,这些都是孟连当地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参观娜充古镇的孟连宣抚司署,娜充古镇是孟连的一大特点,这座庙是有700多年历史的傣族文化明城,录载着丰富的士司文化。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遥远的过去,感受着那份古老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走在娜充古镇的大街上,仿佛间穿越到了西双版纳,满大街的菩提树和金色的佛塔,民居建筑屋顶翘起四支角,屋顶正面画有一只小象,象在傣族心目中是吉祥、力量和幸福,傣族文化中大象被视为神,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象雕塑,象舞蹈、象织锦、象陶器等都是傣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不仅象征着幸福,还承载着傣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娜充古镇的美食街必须要逛的,这里的牛油果可多了,称之为牛油果之乡,一堆一堆的牛油果随处可见,还有草莓、人生果。这里的牛油果品质上乘,口感细腻,是国货之光,每人一怀牛油果奶茶,偿了一口,我真接受不了这个味道,真是辜负了卖奶茶的小姐姐们。</p> <p class="ql-block">孟连和缅甸北部接壤,以南垒河为界,河对岸是缅甸佤邦政府所在地,咋听到和缅甸北部接壤,都会觉得那里不安全,其实只要遵纪守法,孟连是安全的,当地居民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他们是安全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西盟。</p><p class="ql-block">从孟连出发,沿着边境线一路向北走,道路狭窄、弯曲缓慢向上,最终抵达西盟佤族自治县。初见西盟,让我有点难于置信,这样一个漂亮而干净的地方,居然是边陲小县城?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不大,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酒店与整个新城的傣佤风格相得益彰,佤族的牛头、图腾、茅草屋檐等元素随处可见,仿佛走进了一个原始森林中的豪华佤族部落!</p> <p class="ql-block">漫步西盟街头,人很少,车也少,安静,简单。看当地人黝黑的皮肤和立体的五官,让人有种恍惚置身于东南亚的错觉。温暖的阳光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忘记现在还是"五九"寒冷的季节里。</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不一会就抵达佤族祭祀胜地~勐梭龙潭。勐梭龙潭就在县城,县城是围着勐梅龙潭景区建的,它靠近中缅边境,整个县城虽然小,但非常美丽,公园里的湖水清澈,平静如镜,湖边的步道修缮得非常好,走起来非常轻松,整个公园逛完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龙摩爷圣地位于公园的最深处泉眼的地段,需要爬一段山路,在山路口中央有一座舞台,当地文艺表演就在这里演出,驻足观看演出,佤族舞蹈题材广泛,古朴粗犷,有一首老歌叫《阿佤人民唱新歌》就诞生在西盟。他们的舞蹈,甩头舞、织锦舞、木鼓舞、拍胸舞,粗犷有力,古朴狂野。</p> <p class="ql-block">佤族舞蹈,克拉克手拍舞、阿佤汉子手拍胸拍腹拍腿著称,表示力量与狂野。</p> <p class="ql-block">沿步道爬上石阶,高高的石阶布满了青苔,这里是一个挂满牛头骨的森林秘境,每走一步台阶都感觉离仪式核心更进一步,长长的阶梯穿过管道矮丛林,阳光穿过树林洒在牛头骨上,整个山坳显得格外幽静,仿佛原始部落与当代文明社会的沟通之门在这里打开。</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龙摩爷圣地。龙摩爷圣地在公园的最深处,靠近泉眼,佤族人信仰原始宗教,他们相信,人离开这个世界后,都会来到龙摩爷。所以,对于佤族人来说,龙摩爷是佤族人心中的圣地。相传佤族的神秘来源于它从原始部落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因此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文化遗迹。这个地方是佤族人的祭祀场所,里面的牛头是不能随竟触碰的,遵重当地的民族习俗,我们只是远远的拍了几张照片,不过说实话,因为潮湿,感觉有点阴森的感觉,因是春节期间,游客比较多,要是平时人少会有点害怕!看着那些拍艺术照的小姐姐们,直接和牛骨头一起拍,造型各种姿势,看着看着也就不怕了。这次终于在龙摩爷圣地体验了佤族人原始民俗信仰。</p> <p class="ql-block">佤部落山庄,在勐棱龙潭附近,都是佤族传统的吊角茅草屋。正值午饭时间,来这里主要是寻佤味而来,来一桶鸡肉烂饭,一盘佤味大拼盘,一盘凉拌折耳根,当地折耳根很好吃,价格大概200多元,足够四到五人吃,佤族的传统饮食虽然菜式简单,但味道真是没得说的。佤族县很小,景区基本上就这两个地方,按行程按排我们下一站是拜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才得知,澜沧县历史悠久,映像中把澜沧县误认为隶属临沧管辖,走近澜沧县才知道其实是隶属普洱市辖区。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是云南省面积第二大的县级城市。拉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这里居住着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葫芦是拉祜族最吉祥的像征,无论是在房屋建筑上、房檐屋顶,景观湖区、广场中央,人们的衣着服饰,生活用品中,到处都是葫芦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的人民广场,巨大金色葫芦竖立在广场中央,象征着这个是独属于这个民族的图腾和信仰,在太阳的照耀下,金灿灿的葫芦璀灿夺目,宛如一幅巨大的油画,安静婉约而又让人挪不开眼晴,街上随处可见洗手台,路边井然有序的车辆摆放,街道清洁干净,无一不凸显着这个城市的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云南,一定不可错过的是各式各样的本地集市,澜沧街的拉祜族集市是热闹盛大,具有原始气息和民族特色,逛澜沧集市等于体验了一个鲜活的少数民族民俗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水果生鲜、到云南本地小吃,从特色民族服饰到民间手工艺品,甚至还欣赏到拉祜族艺人的弹唱歌舞,看!拉祜族的各种淹制品最惹人爱,味道真是没得说的,忍不住连买了几大瓶带回家,边逛、边尝、边买,看不够买不完,浓浓的烟火气置身其中的奇妙体验,感觉过了一个浓浓的年味,这次的新春游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来到文化广场,刚好碰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原创歌手大奖赛》的决赛在这里举办,领取票进入广场,倾听拉祜族多元文化与独特的风情。拉祜族以其能歌善舞箸称,歌舞是他们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敬畏的重要方式,澜沧江流域一带仍保留并传承着。有幸参加这场晚会感到很幸运,从他们的音乐和歌声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对自然的感恩与敬重。夜晚霓虹闪烁,拉祜族的歌声与舞姿更加动人,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与天地共同奏响一曲和谐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14号歌手演唱的《一片树叶的情宜》荣获冠军。</p> <p class="ql-block">脑补一下地理知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南普洱、临沧,西双版纳三州(市)的交界地带(普洱辖区)被誉为"老少边广、富香乐美”的神奇地。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有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探索中不断感受拉祜族的独特魅力与丰富生活多样性。还是电影《从芦笙恋歌》故乡,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与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来到澜沧县,景迈山一定是要去的地方,景迈山是一部恢宏的茶叶史书,更是一部鲜活的人类文明画卷。总而言之,作为全球第一个茶文化申遗成功的项目,它在时光里静静待着,时光穿透古茶林,古老的村寨布在满山遍野的古茶树中,傣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等8个少数民族在此世居,他们在这片遗世的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这里生活的村民家家种茶又种树,茶与树为邻,人与茶为伴,相衣相随,同度岁月风雨。</p> <p class="ql-block">进山,导航到景迈村景区大寨~大金塔。从澜沧县城到景迈山,车程一个小时,上景迈山的路是石头铺的,路上颠簸,(据说为保护原始生态)目前可以自驾,(听说以后要取消,坐景区的大巴🚍了,且行且珍惜最后时间)。我们直接导航到大金塔,打卡、拍照,因是春节假期,游客较多,道路两旁其本上停满车,延长到一公里外,所幸当地交警一直在指挥、有序不乱。停下车步行20分钟可达景区。随便逛了下大金塔,赶紧乘车前往翁基古寨。</p> <p class="ql-block">进入芒景村沿途,在一个转弯的地方可以拍到云海,当地镇政府在这里修建观云海栈道,找好停车位置,下来打了个卡。</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翁基古寨,同样是人从众,车多、人多,好不容易步行到翁基古寨,已是正午吃饭时间,这个小有名气的翁基布朗族古村寨,已超附合接待能力,我们分别三处排队购买食物,一人买烤鸡,-人买糯米饭,一人买凉拌水果。凑合着吃了一餐午饭,饭后逛了一遍翁基古寨。翁基古寨内的建筑和布局体现了布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古村落历史久远,布朗族生态文化保留和传承完整,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被誉为千年布朗族古寨。他们基本上是靠种植和管理茶叶为生技,只要有布朗族居住过的地方,都会有大面积的茶地,所以说布朗族是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誉为“千年布朗族古寨”的地方,完整保留了原始的布朗族文化。虽然现在有很多客栈、饭店和茶店,但这些现代化的设施与古寨的原始风貌完美融合,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漫步在石阶上,阳光透过热带植物的树叶洒在地面上,仿佛时间在这里都慢了下来,走进一户布朗族人家,想尝尝这里的烤茶,小姐姐热情招呼你入坐,然后施展她们的烤茶技艺,讲述茶的故事。我不会品茶,喝一口只感觉淳香、浓厚的味道,也许是逛累了,口喝了,喝下去觉得很爽!并解除中年吃烤鸡的油腻,连喝好几怀。回头看窗外,婆婆们在路边用炭火烤着土鸡,炊烟袅袅,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翁基布朗族古寨到糯干傣族古寨只有9公里路,20多分钟车程就到达了。这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糯干傣族古寨,这个古寨以其特的母系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傣式建筑而闻名。信仰佛教,她们以茶农为主。糯干古寨目前仍处于母系社会,女性的地位至高无尚。古寨的房屋依然采用木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分为两层,一楼用来储存杂物,二楼用来主人居住和用餐的地方。顶部有黄牛角标识,布局为向心式,佛寺位于村子最高点,景观台也设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原始古朴的老村寨就坐落在万亩茶园间,古寨周围都是古茶园,村中多数村民是以种植茶叶为生,他们世世代代种茶,淳朴善良。在糯千寨子里没有看到民缩和客栈,询问了一下,是镇政府决定古寨里不充许新建房屋和改造房子的任何结构,保持原始古村落。古寨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城市的压力,没有酒店,没有酒吧和KTV,只有原生态的淳朴与自然,还有老茶房飘来的普洱清香。</p> <p class="ql-block">离开糯千古寨,我们决定到大平掌古茶林看看,这是景迈村唯一对外开放的古茶林,绝对值得游。古茶林的面积非常大,我们没坐观光车过去,而是靠步行慢慢游玩。沿着小道走一走,空气清新,心情愉悦。走进古茶林,分不清茶树和古茶树时,刚好有位茶农在地里干活,她告诉我们:“高的是树,矮的是茶树”,并告诉我古茶树的形态,听了茶农的讲解,我们瞬间就分清树和古茶树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古茶林间,看到每一棵茶树都饱经百年风霜,枝杆与藤蔓交缠,还长满了苔藓、野生菌内等许多寄生物,它们像一位长满胡须的智者,在沧桑中看尽世间浮沉。行走在这片古茶林中,浸润着景迈茶千年的悠香。这里的每一棵茶树、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都可以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精美的画、一个传奇的故事。时光远去,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每片叶子、每根树枝都是历经千百年风霜的见征者。</p> <p class="ql-block">大平掌古茶林紧邻景迈村大寨村口,保留了一段茶马古道遗迹。我们还从景迈村口由上而下走了茶马古道,虽然有点累,体验非常棒!这条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商旅古道,悠悠岁月中承载了多少沧海桑田。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叶,将悠悠的古道熏香了一千多年。如今,虽与失去往年的喧嚣,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却如同这茶叶树一般,生生不息,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随着春节假期的缓缓落幕,我们的出游之旅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望这段旅程,我们仅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更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此刻,让我将这份旅行的美好封存于心,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踏上归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将采用杨博像机里照片,有几张来白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