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月10号至12号,宝鸡市老摄协,会同省老摄影家协会,组织共35人,赴甘肃省张家川县和秦安县,就陇东社火进行摄影采风。</p> <p class="ql-block">陇东社火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东社火从腊月闹到正月。当地群众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咋过年”。</p> <p class="ql-block">陇东社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留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人民的生产、生活是陇东社火的源头活水,陇东社火将永葆青春活力。</p> <p class="ql-block">各村民小组的社火队翻山越岭,涌向戏台广场轮番表演。表演有花车绕场子,放鞭炮,人物表演等等。表演随性诙谐。放鞭炮的场景十分震撼!</p> <p class="ql-block">社火表演有“抬老爷”的情节,首先把老爷从庙里抬到戏场,供人拜谒,然后再从戏场送回庙里。送回的路上,有一部分人极力挽留,老爷的回程是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p> <p class="ql-block">陇东人民创造了社火,并且依托社火宣泄情感、振奋精神。陇东社火的表达看起来更加强烈、委婉、深沉。这是陇东社火的艺术价值所在。</p> <p class="ql-block">陇东社火中的“老爷”是人的化身。这些人是对人民作出过供献的、品格高尚的人。我们看到的“老爷”,村民们都能道出他们的尊姓大名和事迹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陇东的三天里,感受到了乡亲们的诙谐幽默、善良大度、热情豪放。他们给予我们的关心、爱护、谦让,是对陇东社火最好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陇东社火像甘甜的乳汁,滋养了陇东人民,也滋养了我们。陇东大地,陇东社火:我们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在三天的采风中,会员们不避风寒、不辞劳苦,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表现了良好的精神素养。这次采风,会员们加深了对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理解,大家的拍摄水平都有很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小伙子使我十分感动!</p> <p class="ql-block">豪气一掷</p> <p class="ql-block">前一场的硝烟未尽,下一场又开始布置了。</p> <p class="ql-block">我问他是几品,问得他不好意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