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广东名镇举重之乡——东莞石龙镇

Uncle Huang(黄灶湴☆广东乳源)

<p class="ql-block">久慕东莞石龙之美名,前几年虽曾出差路过,但却匆匆而行,未能识得庐山之真面目,一直心生遗憾。今乙已年元宵刚过,邀上两位好友同行,专程一赌这历史闻名的广东名镇、举重之乡!</p> <p class="ql-block">举步踏上东莞石龙镇,这里仍然充满了新春佳节浓郁的欢乐气息。大红灯笼高挂,迎春对联墨香飘逸,“新年好!”的问候声随风荡漾;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祥和!</p><p class="ql-block">来到石龙镇政府广场,巍峨宏伟的政府办公大楼肃立在广场东端,那建筑上装饰的“精诚合作 赢在未来”字样,仿佛在诉说着石龙镇在发展道路上秉持的合作共赢理念。这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石龙镇发展的一个指挥中心,从这里发出的决策,引领着石龙镇走向繁荣。</p> <p class="ql-block">漫步到石龙镇政府广场,节日的氛围扑面而来。广场上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那鲜艳的红色如同石龙镇的热情。一面中国国旗在风中飘扬,它见证着石龙镇的发展变迁,也彰显着石龙镇人民的爱国情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石龙镇独特的魅力,它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既有现代城市的活力,体现出石龙古镇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山纪念馆,巨大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及其背后的历史照片墙,把我们拉回到风云激荡的上世纪初期;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挥师东征,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大本营就设到这里。站在庄严肃穆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前,浏览着他身后的陈间照片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仿佛看到了石龙镇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也承载着石龙镇人民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石龙镇不断前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移步位于中山纪念馆附近的中国举重博物馆,这栋多层建筑物承载着中国举重的辉煌历史。那红色背景的大招牌格外醒目,上面的字迹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举重健儿的奋斗故事。在这里,我看到了举重运动在石龙镇的传承与发展,也感受到了石龙镇人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里,我们再度在脑海中呈现出这么一位在上世纪中页在世界举重史上名震四海</span>的中国举重运动员陈镜开,这位出生在石龙本地的全国首位133公斤级举重冠军;他在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中,前后连续八次打破世界举重纪录的光辉事迹,也亲眼目睹了他的照片、塑像及奖牌奖杯和当年他在举重赛场上的丰姿。今天,他那正奋力举起杠铃,脸上充满力量与决心的坚毅形象,仍在激励着一代代的石龙后人。</p><p class="ql-block">他不仅仅是一个诞生在石龙的举重运动员,也是石龙人的骄傲和精神力量;更是石龙人奋勇拼搏精神的象征。它今天仍传承在石龙乃至中华后人的心中,让不断地激励着石龙人、激励着华夏后人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龙镇地处东江中下游的咽喉之地,是东江运输的交通枢纽。明清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石龙镇控制着东江流域大米和木材等主要农林产品的流通,对整个东江流域和省港地区的粮食、木材价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以后,石龙与香港展开了频繁的贸易往来,土纸、黄麻、大头菜、竹制品等商品大批由石龙运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而洋货则由香港运入石龙,再转销内地各省。</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历史悠久的石龙镇古街,这里仍然热闹非凡。道路两旁停满了车辆,汽车和摩托车交错停放,路面上行人来来往往。建筑物上挂着红灯笼和其他装饰品,这些装饰品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古街的每一处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它见证了石龙镇的岁月变迁。那带有中文文字的指示牌,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石龙镇的历史故事,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石龙镇。</p> <p class="ql-block">石龙镇东江码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码头上停靠着许多集装箱货柜车,起重机忙碌地吊装货物。这里连接着石龙镇与外界,是石龙镇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看着这繁忙的景象,我感受到了石龙镇的经济活力。东江码头见证了石龙镇的经济发展,也承载着石龙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美丽富饶的石龙金沙洲,那是一幅迷人的画卷。左侧的湖泊或水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边的绿色植被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机。住宅区环绕着水域,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石龙金沙洲是石龙镇的一颗明珠,它展现了石龙镇的美丽与富饶,也体现了石龙镇人民对生活环境的精心打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