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帝为什么创造西藏?我们为什么要去西藏?因为在西藏,有个布达拉宫,是“世界屋脊明珠”,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标志。在西藏,有个大昭寺,是双手合十向神灵的方向,是历史与信仰交织的圣地,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每一砖一瓦都散发着信仰的光芒。在西藏,有个玛吉阿米小酒馆,是仓央嘉措浪漫洪荒、品岁月、读时光之地。在西藏,千百年来,纳木措、玛旁雍措和羊卓雍措三大圣湖以各自特有的自然魅力与众多神奇的传说,吸引了多少朝圣者,陶醉了多少游人。在西藏,有“冰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峰,最美的雪山,一座直刺天空的长矛,在云海中彰显着神秘而震撼的王者之气,“日照金山”的景象,十分震撼。在西藏,有世界神山的冈仁波齐,有许许多多信仰者拜转拜冈仁波齐。<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西藏,有一种信仰,叫一生朝拜。信仰在人间,在布达拉宫、大昭寺里朝拜焚香,在梵音诵经中,在转山转湖、在匍匐长磕头的路上……</span>西藏各种传说和藏传佛教的信仰脉络深入人心,植入骨髓,西藏缺氧,不缺信仰。藏族信仰语录, 如晨曦之光, 温暖心灵, 带来震撼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自驾行程(四);林芝—拉萨—日喀则—当雄—纳木措—那曲</p><p class="ql-block">路线:林拉高速—拉日高速—G317 全程1500多公里 </p><p class="ql-block">时间:五天</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拉萨河、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扎基寺、罗布林卡宫、文成公主演艺、雅江河谷、岗巴拉山、羊卓雍措、江孜古堡、扎什伦布寺、纳木措……这是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程,对藏史和藏传佛教深刻感悟的一段旅行。</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一片安详、天地合一的土地,蓝蓝的天空,空灵高远,平静俯视着虔诚的子民,这块热土总是与信仰相连。空阔寂静的高原,高俊肃穆的雪山、幽深浩瀚的湖泊,充满神奇色彩的喜马拉雅山,亿万年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拉萨的布达拉宫,圣洁的纳木措,藏传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苯教一致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神山………。</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广袤的青藏高原上,藏传佛教如同闪耀着璀璨光芒,历经岁月的洗礼,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从十世纪到宗喀巴诞生以后,佛教如雨后春笋进入繁荣兴旺时期。藏传佛教主要有四个教派: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和噶举派。各寺庙体现了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宗教建筑美学思想、宗教意蕴。</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历史久远的布达拉宫还是大昭寺、扎基寺、扎什伦布寺、孜珠寺、哲蚌寺、色拉寺、赞丹寺………(西藏大概有1700余座寺庙。这些寺庙主要分布在西藏的不同地区,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景观)无不引来人们虔诚的膜拜。皑皑冰雪和冥冥波光的暗示中,庙宇传出来的喃喃诵经声中,暗藏着山神水灵和哲人智者心灵呓语,在雄浑古朴的古格王朝遗迹前,逝去的时光之河似乎在缓缓回流,直浸入人们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拉萨</u></b></p> <p class="ql-block">从林芝到拉萨有390多公里,我们选择了林拉高速,中国唯一一条不收费的高速公路。不走“拉林高速”,不知西藏的“速度与激情”!公路的颜值可以高到什么程度?走过“拉林高速”,你就知道了。拉林高速”,从“雪域小江南”林芝到“日光城”拉萨,的一条神奇天路。这条自驾天堂的背后,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建设历程。林拉高速从海拔2900米的林芝市到海拔3650米的拉萨市、中间经过4500米海拔的邦杰塘服务区、海拔4752米的米拉山隧道、海拔4666米的米拉山观景台。一路村庄、雪山、河流、湖泊、森林风景堪称天堂风景之路。林芝到拉萨的G318与林拉高速并相伴,经过甘丹寺、巴松措、卡定沟、秀巴千年古堡~~沿途有着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从林芝到拉萨还有另一条线路是经米林—朗县—G219<span style="font-size:18px;">—G560—山南—G349—拉萨</span>,这一段是很多自驾爱好者的梦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已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东经 91°06′,北纬29°36′,海拔3650多米。“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全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p><p class="ql-block">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迁到拉萨。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成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拉萨河</u></b></p> <p class="ql-block">流淌在世界屋脊的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北侧的罗布如拉,沿途流经墨竹工卡县、达孜区,最后经过拉萨市,在拉萨市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拉萨河在藏语中被称为“济曲”,意为“快乐河”或“幸福河”,其沿途的秀丽风光,宛然是一道壮丽的天然画廊。</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两岸,布达拉宫与《文成公主》实景剧场隔河相望,当清澈圣洁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才旦卓玛的《美丽的拉萨河》那深情而悠扬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响起,宛若山间潺潺流动的清泉,为灵魂带来一抹宁静与祥和。话剧《文成公主》中的“红山矗立,碧水中流”是对美丽而有灵魂的拉萨河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我像是被一阵风吹进西藏的,那风既轻柔又刚烈;又像是被一股风暴卷入西藏的,那风暴如闪电一般突然。七月的午后,阳光如同细密的金线,温柔地倾洒而下,将世间万物精致地镶嵌于一幅充满温馨暖意的绚丽画卷之中,我们到达拉萨,入住酒店,放下行李,急于在拉萨天空下飞舞,在高原风中悠然起舞,那融合雪山之凛冽,草原之芬芳,已是温柔的掠过我的脸庞,如同自然的低语,唤醒心中的宁静与欢畅。在这圣地之上,仿佛与天地共呼吸,心灵得以彻底释放。每一缕风,都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我的记忆里绘下一幅幅清新脱俗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高原明珠:布达拉宫</u></b></p> <p class="ql-block">天界西藏,空明似镜,唱尽了几千年的兴衰,扑面而来的是尘埃落定后的宁静。那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远在天尽的地方,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一个让人浮想联翩、而有魂牵梦绕的地方。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暮色中的西藏,做一个虔诚者,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吟咏着法经,秉持圣洁的心念,一尘不染,无遮无掩,坦荡如真。</span></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西藏的象征,也是拉萨最著名的景点和标志性建筑,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是西藏历史的缩影,是西藏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和文化艺术最丰富多彩的宝库,它以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旷世宝藏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布达拉宫,留下了难忘的一幕,夜色里,在灯光加持之中,布达拉宫如同天上的明珠一样,璀璨夺目,在音乐、灯光和喷泉的交替变幻下,布达拉宫显得那么庄严肃穆而又金碧辉煌。就好像一幅巨大的壁画悬挂在那深邃幽蓝的天幕上,十分神奇壮观!“白宫红殿湛蓝天,盖世高原气万千”, 布达拉宫是千万人朝拜之地,也是藏传佛教净化心灵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之前所知拉萨的种种、西藏的信仰,都是书上、视频里给我的。这次西藏之行,终于身临其境,亲历了穿越雪山之脊,看到了轻吟着千年的清冽与幽远的拉萨之水,静谧流淌在古城之畔,细绘着苍穹无垠的湛蓝与梦幻,宛若诗行里的澄澈与深邃。到拉萨,怎能不去吹吹布达拉宫的风,晒晒大昭寺的太阳,感受佛光闪闪的高原,带上一颗虔诚的心,得到的是一种灵魂抚慰。</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在公元631年,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主持兴建,1645年,是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开始重建布达拉宫,并不断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西藏历史的见证者。是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的大型宫堡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有些景色,一眼望去,便是千年文化底蕴的流淌。在西藏,信仰无声,却震耳欲聋,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西藏的佛教文化,让这片土地充满了信仰的力量,每一步都充满了虔诚。布达拉宫不但壮丽,更与信仰同光辉,屹立在拉萨的天际线上,是藏传佛教的心灵圣地。自7世纪建立以来,已经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和信仰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西藏不再是我遥远的梦,翻山越岭而来,终于可触摸到梦绕魂牵的现实中的西藏了!上世纪90年代末,第一个独闯西藏阿里无人区的女艺术家兼作家巴荒在自己探寻西藏古文明之旅所做笔记《阳光与荒原的诱惑》中描述自己的感受:“藏西那古拙、弘大、厚重而神秘的自然是一道道层出不穷的风景线,你穿越一层它还会有一层,你横看纵看、直看斜看、正看倒看,每一层风景都有它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意境,你越走越深、越远,越走越被它的深邃和神秘所诱惑……”。</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主体工程有白宫和红宫两大系统,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白宫围绕红宫的建筑形制,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最初的石塔,到银塔,再到金塔,这些金光闪闪的灵塔,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反映了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灵塔越来越奢华,说明了达赖喇嘛权力的不断增长。灵塔成了布达拉宫最引人注目的"宝藏"之一。每一步变化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这些金灿灿的巨塔,不仅是达赖喇嘛们的安息之所,更是西藏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矗立在布达拉宫中,诉说着那段神秘而曾经辉煌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藏有大量佛像,包括隋代和唐代的释迦牟尼像,以及大量金、银、铜、玉、角、泥制成的佛像和佛教大师们的塑像~~~镇馆之宝是观音菩萨檀香木像;五世达赖喇嘛灵塔被称为“世界第一珍贵塔”,耗用了3000多吨黄金和大量宝石、玛瑙,还装藏了佛祖释伽牟尼的指骨舍利和活佛转世系统第一人玛布尔活佛的舍利,塔上还镶嵌了世界上唯一一颗由大象脑髓形成的宝石。</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藏有大量的经书,包括印度已失传的贝叶经、金粉书写的大藏经《甘珠尔》和银珠宝缮写的大藏经《丹珠尔》。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房屋,墙壁上绘有壁画和木制刻版,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历史、宗教题材是壁画的主要内容。布达拉宫的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宗教色彩……这些珍贵物品不仅展示了藏族文化的辉煌与传承,也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路遇坚韧虔诚的朝拜者</u></b></p> <p class="ql-block">在通往拉萨的路上,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大概就像电影《冈仁波齐》里表现的叩等身长头样那。脚底的泥土,记录着他们的艰辛,额头的褶皱,浸渗着不变的初衷。也许信仰赋予一个人最充盈和坚实的内心,最终达致平和与安宁。朝拜——最虔诚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迈步、合十、举手、匍匐、五体投地,如此周而复始,用磕长头的行走方式,风雨无阻、马不停蹄缓慢地前行!经过无数次的匍匐叩拜,一步步抵达自己心中的圣地!许许多多的转经筒在阳光里,喧哗着、念诵着太阳的赞词和心灵的祈祷。</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朝圣的路上经过一年四季风霜雨雪,沿途的雪山、草原、花海、河流,神山、神湖、见证着他们信仰的足迹。叩等身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通往拉萨的途中,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没有人能说清楚拉萨每天有多少人在转经,但朝拜、转经是西藏信徒们千年不变的形态。更是一部现代版的《新西游记》。</p> <p class="ql-block">遥望拉萨八千里,你就在那云朵里。佛光普照着大地,温暖朝拜者的心。越过千山万水,只为轻轻走近你。八千里路云和月,修得一颗纯净的心——龙泽索南创作的《云上拉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风起云涌:大昭寺</u></b></p> <p class="ql-block">这一生只为抵达心中的信仰。<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起云涌大昭寺,</span>在藏传佛教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在拉萨市,寺院就是拉萨人生活的一部分,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基寺。“……暮色中的群山 ,由我逐一坐稳 ,梵音、 白云 、梦痕 、静修止、动修观、止与观之间,佛意绵绵,我在树下梦游,灵机一动,便是千年万年……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寺内主供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span>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在大昭寺里有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尊由佛祖释迦牟尼自开光佛像,全世界绝无仅有,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大昭寺是世界的佛教中心,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至高无上。</p> <p class="ql-block">前往大昭寺信徒们的一个个等身长头,二千多公里不等,非车非驾非走,一步一叩,这一路,除了身体的强壮,支撑着他们向遥远进发,应该就是信仰吧!这种信仰支持着信仰者的坚强意志,牵扯着人的思绪和意念,向远方延伸,再延伸……10万长头,还有那么多的艰难困苦之路,那不是简单的朝圣,那已是灵魂在升华,如同与苍鹰同列。</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青石地板上留下了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西藏是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离天最近的地方,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这儿的人和物都透露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只有亲自到达的人才能体会到燃燃不息的酥油灯火,感受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大昭寺不仅是一座宗教殿堂,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它见证了西藏的兴衰更替,记录了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藏族人民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也有大昭寺。这座位于玉泉区南部的大藏传佛教寺院,虽然名称与西藏的大昭寺相似,但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地方和体系。内蒙的大昭寺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之一。寺内供奉的银佛是其显著标志,因此又称“银佛寺”。</p> <p class="ql-block">不羁随性、洞悉生命还略带点变幻莫测的流云,只能定格在那大昭寺的金顶之上。对青藏高原的感觉总是与拉萨宗教信仰的力量在一起。对着大昭寺金顶看流云伴鹤的感觉。那是一种自由自在、超然世外境界,摆脱世俗束缚、内心纯粹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拉萨第一街:八廓街</u></b></p> <p class="ql-block">“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相传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玛吉阿米酒馆),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拉萨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有转经道、达赖密宫、玛吉阿米酒馆、八角北街24号院子里的“曲结颇章”、木鹿宁巴………</p> <p class="ql-block">西藏最有魅力的八廓街,无<span style="font-size:18px;">论是什么时候的八廓街,它一直都是拉萨的灵魂所在。</span>它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满街的都是朝拜、匍匐在转经筒边的人们、全身心投入磕长头的信徒,信仰已是他们心中最亮的一束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记。八</span>廓街是藏传佛教的心脏,是信仰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藏式园林:罗布林卡宫</u></b></p> <p class="ql-block">拉萨这座古老的城市,远非人们印象中的冷峻雪域。漫游在绿意盎然的园林中,你会发现拉萨的温婉与宜人的另一面。罗布林卡,这座世界遗产,正是拉萨“另一面”的绝佳代表。有着拉萨“颐和园”之称。罗布林卡位于拉萨西郊,由格桑嘉措建于十八世纪中叶,历经二百多年的扩建,最终形成了以格桑颇章为中心的园林群。一座庞大的园林建筑群是历代达赖拉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西藏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宛如拉萨“世外桃源”的“美丽园林”,园内静谧,阳光穿过浓密树叶漏洒在石板上,周围两侧的花朵多种多样又色彩斑斓,是拉萨十分难得人工园林一景。宫殿建筑以金色房顶、红白围墙的藏式风格为主,大多依水而建。园林中间有一座小湖,围绕湖心亭周边古木参天、芳草遍地,凉亭、水榭、回廊布局相得益彰,精致得似苏州园林,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神秘财神庙:扎基寺</u></b></p> <p class="ql-block">到达拉萨,第一个目标就是前往扎基寺,这是西藏唯一的财神庙,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扎基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色拉寺的分寺,扎基寺的财神菩萨是西藏最灵验的,但凡求财的人都来这里供奉“扎基拉姆”。带上虔诚的心来祈福,愿所求皆所愿,所盼皆可期。爱喝酒的扎基拉姆是吉祥天母的化身。希望遇见是天意,拥有是幸运,世上有千万种祈祷,最好的那种叫”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位于拉萨市北郊的扎基路上,据传说,扎基女神属于世间护法神,而世间护法神则与众生仍有尘缘,因此很多时候会幻化人形,与众生接触,扎基女神就属于此类神灵,并且非常灵验,扎基寺香火之所以旺盛,与信徒对这位女神虔诚信仰有着重要关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u></b></p> <p class="ql-block">夜色来临之际,位于拉萨河畔宝瓶山上的文成公主剧场,被成片的火烧云染成了耀眼的橙色。熙攘人潮,暮色流光,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屏息凝神,等待着大幕拉开。星空为幕,山川为景,金碧辉煌的宫殿出现在群山之中,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在悠扬明朗的歌声中,大剧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宗教、民族、风俗和人情,雪域高原的一切都象喜马拉雅山一样让人琢磨不透,却又时时散发无尽的魅力,吸引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去走近她,了解她。西藏故事有很多,西藏的信仰、神秘和遥远,在“”文成公主”实景大型演出中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以拉萨的自然山水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和高科技灯光下,盛大恢宏的藏式群舞,融合了藏戏、锅庄舞、打阿嘎等传统表演。原生态的传统歌曲精彩纷呈,堪称一部藏文化的“活字典”。讲述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着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像,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文成公主》大型露天实景剧,演出时长90分钟,分五幕即:《大唐之韵》、《天地梵音》、《藏舞大美》、《高原之神》、《藏汉和美》。</p> <p class="ql-block">在文成公主曾经扎营的拉萨慈觉林村,循着公主的足迹,叩响历史的回音,把时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再现了文成公主历经艰险的漫漫征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演绎出大唐盛世文成公主以和亲吐蕃的身份成为了一段历史。文成公主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吐蕃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带来了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还带来了诗文、农书、佛经、医典、历法等典籍被广泛传颂。</p> <p class="ql-block">从长安城走的时候,文成公主的感触是“走得到的地方是远方,回得去的地方是故乡”。漫漫长路中途,身心疲惫时 “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走到最后“天下没有远方,人间皆是故乡”。短短几句话,刻画出了文成公主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打造的舞台布景体量之巨,在一般的实景剧中,是难以想象的。比如其中有一个布景叫“逻些城”,长度有160 米,容纳了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建筑的仿真布景,相当于还原再现了1300 多年前的拉萨城。而其中“布达拉宫”的三维仿真布景,就长达40 米,高达20米……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总导演梅帅元,是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是著名旅游演出总导演。主要作品:《印象.刘三姐》《欢乐漓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道解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相遇拉萨 举杯同祝福</u></b></p> <p class="ql-block">一朝去藏,10年魂牵梦绕。“人生相逢有时尽,花开花落终有缘”,相隔千里,跨越千山万水,在茫茫人海中相逢相聚于拉萨,举起酒杯,送给彼此祝福!岁月静好!有朋友便是暖阳,喜悦难言。它不言时光, 却证岁月长。在旅途中的遇见,也是最美的风景之一。共同渡过了一段难忘快乐的时光,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人生每一次相逢相聚,哪怕是偶然的。</p> <p class="ql-block">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歌舞艺术,融歌舞、说唱、弹奏为一体,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山南贡嘎县:雅江河谷</u></b></p> <p class="ql-block">从拉萨出发,沿国道318线向西行驶约170公里后,进入省道S307,再行驶约50公里即可抵达羊卓雍景区。此路经鲁日拉观景台、日托寺、雅江河谷观景台,岗巴拉山口观景台。雅江河谷观景台,位于山南市贡嘎县江塘镇岗巴村岗巴拉山半山腰处。平均海拔4280米,在这里眺望雅江河谷,由峡谷、河谷和山路景象交融。山峦叠嶂,河谷悠悠,纵横交错,景色唯美壮观,周围群山环绕,蓝天深邃,白云簇簇,一幅壮阔的江山图。</p> <p class="ql-block">藏獒之威,不可小觑!它是雪山上的王者,霸气侧漏。当我站在它身边时,不禁感受到一股野性与力量,拍照的那一刻,我尽量保持自然温柔,让藏獒安静地站在我身边,千万莫动,仅限拍照。藏獒,又称西藏獒犬,是一种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大型犬种。藏獒以其高大威猛、勇敢忠诚而闻名,被誉为“中华神犬”和“东方神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山南地区浪卡子:岗巴拉山</u></b></p> <p class="ql-block">岗巴拉山位于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从拉萨出发沿机场路到曲水县分路之后,沿着碎石路前行,之后就开始翻越岗巴拉山,翻越岗巴拉山时,路非常危险,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峦。现在只有旅游车为了观赏羊湖而前往。岗巴拉山口位于海拔4998米的高度,其位置使得观赏羊卓雍措的景色尤为壮观。从岗巴拉山口沿着山脊盘旋而上的螺旋形、之字形的公路,它通往山顶的路径,也是观赏羊卓雍措美景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周围的山地景观令人叹为观止。西侧有三座雪峰傲然耸立,宁金抗沙峰就是其中之一,它高达7206米,是西藏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之一。站在湖边,你可以俯瞰着这些高耸的山峰,感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羊卓雍措</u></b></p> <p class="ql-block">一位著名的西藏旅行师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羊湖。而我记忆中的羊湖永远是湛蓝的,蓝宝石一般的。也有人说过,人一辈子总要去西藏走一遭。而每一个抵达西藏的旅行者,都不会错过羊卓雍措。</p> <p class="ql-block">离拉萨最近的圣湖羊卓雍措,也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它犹如碧玉般清澈,闪耀着湛蓝的波光,湖滨水草丰美。当地藏族人用民歌赞美它:“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从拉萨出发,经过曲水县的雅鲁藏布江大桥,翻越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就能看到羊湖的美景。湖泊面积广阔,风景优美,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被誉为“碧玉湖”。</p> <p class="ql-block">羊湖是一个高原堰塞湖,大约在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了这座高原堰塞湖。曾经,湖水一直流向墨曲,注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湖水退缩,变成了内流湖,面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她与玛旁雍措、纳木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p> <p class="ql-block">羊湖湖滨是天然的水草牧场,水草肥美,牛羊成群。藏族民歌中有这样几句:“天上宫阙,人间羊卓,天上的群星,湖畔的牛羊”。在阳光下,吹着高原的风,感受羊卓带给你流过指间的时光。在羊卓雍措湖里还有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小岛,鲜为人知的是,在北岸一座小岛上隐藏着一座静谧的寺庙,“僧一岛,寺一生”,那里被人们称为全世界最孤独的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雅叶的拉日高速</u></b></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30日,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拉萨市至日喀则市之间的车程较之前走G318线缩短3小时左右。我们于2024年7月7日选择了通车仅八天的雅叶高速,约需要4小时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拉萨出发,经岗巴拉山口(H4990米)——雅江河谷——羊湖景区,又返回雅叶高速只奔日喀则的江孜古堡。而另一条路线虽然距离稍远,但沿途风景更是会让人为之而震撼到的美,治愈旅途的疲惫,给人以视觉冲击。有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 还可以看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希夏邦马峰、定结湿地等自然景观,欣赏到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雅叶高速沿途的风景变化多端,草原、山川、湖泊交织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让人沉醉其中。从拉萨到日喀则的270公里旅程,无论是湖泊的宁静,还是草原的辽阔,山脉的壮观,河谷的风光,都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不可错过的江孜宗山古堡</u></b></p> <p class="ql-block">江孜位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北岸,江孜古堡遗址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宗山悬崖峭壁之巅。<span style="font-size:18px;">依山势从山腰一直建至山顶的江孜古堡,因其所在的石山而得名,整</span>个古堡群错落有致的雄踞山顶,海拔为4020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显得非常雄伟峻峭。不仅是西藏历史的重要遗迹,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事件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那厚重的城墙屹立在山顶,仿佛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不禁陷入对往昔的遐想。这里无数的故事与历史的变迁,每一步都是厚重的历史记忆。走进江孜宗山古堡,就是走进一段历史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江孜宗山面白居寺方向是大面绝壁。沿绝壁右侧的山脊往北,山势陡缓,但绝少植物,山岩皆裸露,呈麻纹,形似马背脊般光溜。山脊分东西两支,较长的西支山脊的环抱处即白居寺。</p> <p class="ql-block">江孜南通尼泊尔、锡金、印度,东控拉萨,北扼日喀则,是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一条孔道,是南亚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站在宗山上,可以环顾东西南北,控制了宗山,就等于扼住了这一交通孔道的咽喉。正因为这样,宗山古堡在历史上演出过极其悲壮 又极其辉煌的一幕。堡上至今保留着江孜宗山抗英遗址,1904年英军进攻时,西藏军民在宗山上顽强抵抗了两个多月,最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武器落后以及火药库爆炸而壮烈牺牲。《红河谷》这部电影是根据历史上有名的“江孜事件”改编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后藏明珠—日喀则</u></b></p> <p class="ql-block">日喀则有着广袤的草原,巍峨雪山,在蓝天白云映衬其间,被神山、圣湖拥抱的土地,离天堂最近的“如愿以偿的庄园”,被誉为“世界青稞之乡”。西藏历史文化重要的发祥之地,是许多人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西藏西南部的日喀则,历史上</span>称“藏”,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相邻,西衔阿里地区,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北靠那曲市。地处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三大山脉中段。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悬湖”—长芝冰川湖,有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等一批著名寺庙。樟木口岸、吉隆口岸和里孜口岸。被称为西藏小江南: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绒辖沟,樟木沟,吉隆沟喜马南麓六大名沟都在日喀则地区。宗山古堡,樟木口岸希夏邦马峰景区、帕拉庄园、珠穆朗玛峰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后藏心脏”:扎什伦布寺</u></b></p>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波澜起伏成往昔,方悟外在纷扰皆云烟。历经沧桑,心归宁静,方知真我价值,非风雨可撼。笑看红尘,淡然处之,每一刻安宁皆成诗。</p> <p class="ql-block">日喀则,作为后藏的核心和政教活动的中心,让扎什伦布寺随即成为了日喀则的象征。在几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扎什伦布寺一度与布达拉宫相媲美,与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会同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合称格鲁派六大寺。自四世班禅开始,扎什伦布寺不仅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也是四至十代班禅圆寂后灵塔所在寺。</p> <p class="ql-block">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的扎什伦布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规模较为庞大的寺院。其依山势而建,整个建筑群沿山势起伏,错落有致。这种布局充分利用了地形条件在视觉上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汉蒙三种元素,展现了藏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中最宏伟的建筑当属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灵塔。寺庙内班禅灵塔共8座。最值得参观的是四世班禅的灵塔殿,佛殿分四大阶梯状,层层收拢高出,典型的藏式建筑“碉”式风格。寺内还藏有珍贵文物多种,如悬挂在“加纳拉康”内清乾隆皇帝的画像和收藏在此的各种文物。有宋、元、明、清时代的影青、青花、龙泉等名贵瓷器,有丝或织绵的佛像卷画,有玉石、水晶等工艺品和明代铜佛等,都是传世的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势雄伟壮阔的</span>什伦布寺的每层建筑顶角各卧雄狮一尊,四角则由珍贵的绫罗垂帷逐级重叠配上飘逸的彩带,檐分黄、白、红、黑、绿五色,并挂有五色幡帷,殿堂以铜柱金顶而装饰……无不透露出藏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佛教世界。</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已经超越建筑之美,乃是佛教徒们心灵探索的终极彼岸,一语“归来”,蕴含着生命轮回的深邃哲理,静卧于红尘边缘,不但是砖石砌就的圣地,更是心灵翱翔于哲理苍穹的起点,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生命的奥秘,每一缕香烟都缠绕着智慧的轻纱,足以穿透岁月与生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逃出监狱,在大雨中张开双臂时,信仰是自由、至坚的信念20年的高墙无法磨损。《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用生命高呼:freedom!那是信仰超越生命的呼唤。只有这种每根毛孔里都盈满的信念才能支撑超越一切苦海,渡困苦于凡尘。抵达和在路上,都是信仰的自我完成。扎什伦布寺名言:“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日喀则到纳木措路途景观</u></b></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过了羊八井,当雄县的一个小镇……吾国万疆,群山逶迤,若自然之典册,观之不倦,山川相缪,征途迢迢,逾千山而复过万岭,心之所趋行必将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u>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垭口</u></b></p> <p class="ql-block">在那根拉山口的景观石上,刻着仓央嘉措的名句:“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海拔达5190米,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拉萨前往纳木措,须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的一处垭口。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在藏民心中,每个山口都是神圣之地,在这里山口挂满经幡,五彩经幡在风中飘扬,为这片神圣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是藏民对神灵的敬畏。翻过那根拉山口,即可看到远处的纳木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圣湖:天上纳木措</u></b></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是古象雄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被誉为雪域高原的明珠,水天一色无边,圣湖的远方,是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神山,千万年前,它们就这样隔原而望,千万年后,它们依然会隔原而望。</p> <p class="ql-block">在高海拨透不过气的极寒气候中,纳木措以深蓝的博大翻滚着浪花,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更以庄严的气魄环绕着,山水皆无言,震撼无边。面对高山大湖,寒风冽冽,语言、赞美、欢呼都显苍白,惟有摒气凝神,庄严肃穆以对。敬畏天地、敬畏大自然,敬畏高山大湖,是生生世世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藏族人们的一种信仰和理念。千山万水的寻来,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山的庄严,水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几回梦里游仙景,一见倾心醉意诚。山水依偎存艳韵,云峰缠绕隐痴情。迟来遗恨凡缘在,别去凝眸乱绪生。企盼它年重到此,温馨牵手画中行。”——纳木措</p> <p class="ql-block">远山近水天地宽,纳木错湖云烟绕,山水相映美无边。中国的川藏地区还有很多像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的“神山圣湖”组合,从地理角度看,它们定义了“湖光山色”的中国高度。</p> <p class="ql-block">那山,以积年白雪为衣,巍峨屹立,念青唐古拉山横亘绵延,挺拔在世界屋脊,甘愿斑驳自己,化雪融冰,只为纳木措的美丽绵绵滋养。那湖,神秘的面纱慢慢掀起,碧波粼粼,百态千姿,绝世容颜,骇俗的美丽。天湖女神纳木措,她时时眷念着念青唐古拉山,相互偎依,凄美的爱情千载万年,感天动地。山风吹拂,寄相思无际……圣湖水蓝波细,随风而动,扣扣涟漪,恰绵绵心绪。</p> <p class="ql-block">正如:《纳木措》歌曲里:“藏地念青语,神山与浮屠,如此多峻美,凡尘安得渎”。《天上纳木措》所描述到的:“你是仙女落人间,你是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湛蓝清澈”。<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光山色》词里:“山水交相辉映,湖光闪现犹如仙境,心灵无尽远航”。………</span></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的海鸥,其实叫“红嘴鸥”,爪子也是红色,在云南泸沽湖和西藏各大湖泊常见。红嘴鸥这片圣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尽管天气变化无常,时而乌云密布、大雪纷飞,但纳木措的美丽依然令人震撼,仿佛一颗晶莹的宝石在群山怀抱中闪耀。春风千里,心随云飞。最是圣湖慰风尘。</p> <p class="ql-block">西藏没有海,但遍布高原的湖泊,接雪山之水,吸天地之气,纳日月之光,涵养出梦幻、诗意般的气质。或湛蓝,或翠绿,或幽清,或凝碧,将蓝天、白云、冰川、雪山、草地、花木、光芒、飞鸟等等,包罗一潭,绰约多姿,相映湖水中,意境丰富而深远。</p> <p class="ql-block">天路尽头是天湖,一生一次的纳木措之旅,足以铭记心间。当你置身于纳木错碧波荡漾之岸,五彩斑斓的经幡随风轻舞,古老的玛尼堆沉默而庄严,它们宛如时间的低语,缓缓道出西藏那坚韧,默默传递着西藏古老而纯粹的信仰力量!从时光长廊吹过的风,千万年的过往尽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心的历程和心灵深处的触动。神秘的西藏给我最大震撼,不只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壮美山河,还有那神秘壮观的千年寺庙,千百年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的神山圣湖,佛教信仰与自然山湖紧密交织,悠久历史而延伸出深厚的藏传佛教,信徒们叩拜、诵经、转经,虔诚地祈祷,用坚韧不拔的毅力传承着真正的“高原文化”。西藏之行更大的收获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在这里,每一缕阳光,每一阵风,每一片雪花,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人们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b>拍摄:西藏之行自拍</b></p><p class="ql-block"><b>手机:HUAWEIpura.70.pro+</b></p><p class="ql-block"><b>文章内容:小罗玫瑰</b></p><p class="ql-block"><b>背景音乐;“天上的西藏”—纯音乐</b></p><p class="ql-block"><b>美篇背景:美篇会员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