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绍兴,有一个始于汉代的景区,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景区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涵盖柯岩,鉴湖,鲁镇和香林四大景区,这就是AAAA柯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游览是从柯岩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从题着“柯岩”两字的仿古门楼进去,绕过一片香林掩映下的刻有“一炷烛天”“莲花听音”的影壁,扑入眼中的是一座高大的弥勒佛坐像。坐像内嵌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之中,而整块石壁又突兀出柯山东南麓,略高于后面的一脉青山。仰视上去,坐像俯视众生,庄严中透着神秘;细观,大佛慈眉善目,嘴角含笑,左手单掌微倾,右手抚膝,寓意“左耳进,右耳出”,不问红尘世事,庄重中不失诙谐。</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入口处还有一座小亭,里面有王羲之手迹“柯岩绝胜”的石碑。柯岩风景区是绍兴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被历代誉为绝胜之地。 </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往右边走,就看到上面书写“一柱烛天”四个字的照壁。照壁前面是一方小池,池水清澈可以作为善男信女们净手之处,似乎可以洗净尘世污垢。 </p> <p class="ql-block"> 接着有个“莲花听音”景观。这里的“莲花”是石上刻着形状各异的石莲花,是国内最大的半径9.9米,共由99块巨石拼接而成的石莲花,取数字九,应该是九九归一和三步一莲的意思。“听音”是指石莲花前的弧形的墙,它具有回音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柯岩景区,那尊巨大的弥勒佛雕像便闯入眼帘,仿佛是一位慈祥的守护者,静静地凝视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这尊佛像高达数十米,由当地石匠祖孙三代精心雕琢而成。佛像庄重而祥和,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更显神圣。可今天上午的大雾天,仿佛为这尊大佛罩上了一层薄薄面纱,犹显神秘。</p> <p class="ql-block"> 在石佛像的旁边,有高耸入云的"云骨",上宽下窄,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大自然的鬼斧神它的形态奇特,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被封为”天下第一石”。</p> <p class="ql-block"> 史志载,柯山之石石质优良,从三国时期发端,柯山就成了有名的采石场达四百多年。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大半,而“云骨石”就是为计算采石方量遗留下来的标高,难怪它平地凸起,就像栽上去的一样。“峭壁耸千尺,危岩锁雾中”,形成现在这样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等,就是后来匠人们在采石遗址上精雕细琢而成的。其中,最为代表的“云骨”奇石和弥勒石佛相传是隋唐年间祖孙三代历经百年相继开凿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柯岩古采石遗址至少已有2500年历史,最早为越国大夫范蠡为建造古越国都城时开始开采山石。现存有五个采石深坑。</p><p class="ql-block"> 顶着大雾,我们参观了古采石场遗址。非常惊叹!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有佛必有庙,柯岩也不例外。大佛左后方的一片山林中就藏着一座仿唐建筑——普照寺,猜想大致内容相同,就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 雾,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图片拍的不是很清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小路前行,便来到了七星岩。这里是古时采石留下的遗迹,七处深潭组成形似北斗,故名七星岩。潭水清澈见底,周围的石壁上刻有多方题刻,历史的痕迹在这里沉淀,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当年工匠们的辛勤与智慧。</p> 天,开始慢慢晴朗起来了。 <p class="ql-block">下图:周恩来"我是绍兴人"的石刻字</p> 下图:毛泽东诗作石刻 <p class="ql-block"> 名士苑的名士雕塑与四周的奇石陡壁、绿树青草交相辉映,构成一处具有高度艺术品位的旅游景区。绍兴可谓是佳山佳水育英才。这里英雄辈出,人杰代出,例如治水圣人的大禹、复仇英雄的越王勾践、著名谋士的范蠡与文种、书圣之家的王羲之和王献之、唐宋诗人的贺知章和陆游、民国北大校长蔡元培、民国“三杰”徐锡麟、秋瑾和陶成章、大文豪鲁迅等等。</p> <p class="ql-block"> 穿过镜水湾,看过越中名士苑,从百船码头乘坐画舫开始了鉴湖之旅。</p> <p class="ql-block"> 本来是想坐乌篷船的,因为它是江南水乡尤其是绍兴地方极具表象的物件之一,但昂贵的船资让我却步。于是自我安慰道:还是坐画舫吧,毕竟孙中山、周恩来、鲁迅等,都是坐大船游鉴湖的。</p> <p class="ql-block"> 游鉴湖是由游湖、游桥和游岛构成的。湖中的一个个小岛由长长的古纤道和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拱桥相连在一起。“五桥步月”是鉴湖景区的代表景点之一,五座形态各异的绍兴古桥将“东汉笛亭”和“醉葫芦岛”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因为好酒的缘故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醉葫芦岛”。因其形状像葫芦,岛上又设有“投醪劳师”“曲水流觞”等蕴含绍兴丰富黄酒文化的景点而得名,人们在这里可以一面饱览秀丽的湖光山色,一面品酒,揣摩“壶酒兴邦”的真正含义。</p> <p class="ql-block"> 鉴湖不是天然湖泊,而是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众兴修水利而成,距今已有1800多年。它上蓄洪水,下拒咸潮,堤长绵延数百里,润泽山会平原9000余顷良田,故有“鉴湖八百里”之说。在这里,我又一次感受到人力的伟大。马臻的出生地史学界尚无定论,但同为治水人,大禹因治水而坐天下,马臻因治水得罪权贵屈死朝堂,巧的是二人皆葬于绍兴。时空穿越数千年,在历史的对话中,时光见证了伟绩之后的安定和繁华。</p> <p class="ql-block"> 从“醉葫芦岛”再乘船前往鲁镇才是真正的游湖。比起游过的西湖,鉴湖的水面不算开阔,但是,她虽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却不失小家碧玉的典雅。还是生在此乡的南宋诗人陆游说得好,“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湖水涤去冬日的寒凉,丰盈而又婉约。坐在船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看着两岸满目浓绿中夹杂着些许斑驳的色彩,我忽然想象,在这样一个冬春交替的季节,约上三五好友,乘上一叶扁舟,品着黄酒螃蟹,纵论天下人生,那该是一幅多么怡然的画面呀。</p> 弃舟登岸,就是鲁镇。 <p class="ql-block"> 在绍兴其实并无鲁镇,它是后人根据鲁迅作品《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和《狂人日记》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自然风光依水而建的主题景点。</p> <p class="ql-block"> 在绍兴其实并无鲁镇,它是后人根据鲁迅作品《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和《狂人日记》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自然风光依水而建的主题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不说乌瓦粉墙的台门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桥栏杆,纵横交叉的小巷流水,这里实在是人的海洋。镇公所和镇子中央的双面戏台不时上演鲁迅作品中的情景剧、水乡社戏和绍兴民俗表演,特色商业街上购物人流更是摩肩接踵,戏里戏外一片喧闹。</p> <p class="ql-block">柯岩——鉴湖——鲁镇</p><p class="ql-block">那山——那水——那人</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南国旖旎的山水画卷中,自然的造化和人类的思想和谐共存,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的柯岩风景区超出了我的想像,而且时间跨度大,景区内容所具有的历史苍桑感和艺术价值感,是一个很值得前来参观的景区。至于鲁镇景区,适合于对鲁迅小说有兴趣的,曾经熟读过其小说的游客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2025年2月16日游绍兴柯岩风景区随拍。</p> 编辑制作:陌上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