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人声明:图片均为原创</p><p class="ql-block">文字:部分为原创</p><p class="ql-block"> 部分为来自网络(均已标注)</p> <p class="ql-block">堂子街 堂子街位于大东区南部。</p><p class="ql-block">南起小河沿路,北至大东路。长597米,宽约8米。</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代,南部名为黄土坑胡同,北部为堂子庙胡同。</p><p class="ql-block">1989年,以街西北侧原有清初努尔哈赤敕建的堂子庙而命名为堂子街。</p><p class="ql-block">据《清史稿》记载: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每逢出征、遣将、凯旋等重大军事行动,都要拜堂子,以求上天保佑。</p><p class="ql-block">天命十一年(1626年),老罕王努尔哈赤死后,</p><p class="ql-block">清廷将他穿过的服装,即“太祖御服”及弓箭、佩刀等遗物,均收藏在堂子内供奉,终年严禁任何人入内。早年,人们把堂子庙俗称为邓大人庙,其地也叫邓大人胡同。邓大人庙只是堂子内西南隅的一座小庙。</p><p class="ql-block">其掌故为相传努尔哈赤有次偷越边境,亲自去侦察敌情,不幸被明军所获,押至明朝总兵邓子龙处,当邓得知其身世后,非但没将其处死,反而以礼相待并秘密送回。</p><p class="ql-block">太祖努尔哈赤深感此恩,故在修建堂子庙。</p><p class="ql-block">——度娘</p> <p class="ql-block">看过了山西古建筑,总感觉今人工匠缺少了点什么?是资源不够丰富?不!是缺少了精工细作的用脑</p><p class="ql-block">粗壮的方木机雕的莲花倒悬在头顶,透着年轮的木纹裸露,没有精工打磨的迹象,</p> <p class="ql-block">家边拐角处的古塔——东塔</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距今四百余年。是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50年前的东塔,南与机场隔路相望,西隔运河与黎明厂相望,东隔路与新光厂相望,坐落在南北运河过渡带的东岸,那时,塔周围一片荒芜,只有塔西北角处伫立的倆通石碑,看着他们的存在感觉阴森。40年前的东塔,塔西侧有一木制长廊,退休的老人在这里弹拉歌唱,过着幸福晚年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今天再次来到这里,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恢宏的宫殿慢走细看。这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那俩通石碑还在,并已受到保护,恐惧的心里荡然无存,这是历史的见证和记载,默默记录了几百年的变化,一切建筑的再现,再现了护国永光寺曾经拥有的鼎盛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护国永光寺正殿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沈阳东塔位于大东区东塔街2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塔是护国永光寺的附属建筑物,为清太宗敕建,</span>于崇德八年(1643年)兴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1645年(清顺治二年)竣工。是</span>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名曰:“东塔春耕”。</p><p class="ql-block">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而后乾隆皇帝还为四寺题写了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p><p class="ql-block">2016年4月,沈阳东塔遭遇七级大风塔刹(塔尖)折断</p><p class="ql-block">——度娘</p> <p class="ql-block">晨钟楼</p> <p class="ql-block">暮鼓楼</p> <p class="ql-block">50年前的倆通石碑还在,得到更多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这三个字难为了我好久,第一个字:认错。</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字:不认识。第三个字:读“堂”。学无止境,还要更加努力呀</p> <p class="ql-block">曾于1984年修建的东塔,40年后再度维修,正值募集之时,于是,以众生的名义,贡献一点微薄之力,随后,工作人员送给我一块糖果,味觉很甜,心境很净。</p> <p class="ql-block">东塔春耕的来历与 清太宗皇太极的敕令有关 。据史料记载,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在沈阳古城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其中东塔名为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1。东塔建于1643年,是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名曰:“东塔春耕”。</p><p class="ql-block">——度娘</p><p class="ql-block"> 2025.2.16游东塔并编辑于家中</p><p class="ql-block">链接:沈阳的四塔四寺。据资料记载,沈阳四塔也称盛京四塔,是清太宗皇太极敕建的盛京(沈阳的旧称)城外东、南、西、北四座塔寺。其方位是: 东塔永光寺,在抚近门外五里,现为大东区东塔街; 西塔延寿寺,在外攘门外五里,现为和平区西塔街; 南塔广慈寺,在德盛门外五里,现为沈河区南塔街;北塔法轮寺,在地载门外五里,现为皇姑区北塔街27号。</p><p class="ql-block">据寺内石碑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p><p class="ql-block">四塔四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镇四方,护国安民,护佑 “国无祲灾”、“五福齐来”。</p><p class="ql-block">——度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