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钓鱼》,盘后感第 25期

凤凰老呷夫子

<p class="ql-block">文字:武陵山断股王</p><p class="ql-block">编辑:凤凰老呷夫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年 2月 13 日 </b></p><p class="ql-block"> 昨天两市成交站上了1.7万亿,主要指数均收在60日线上方。恒指盘后持续走强,开始收复去年10.8日的阴线。市场虽然盘中震荡幅度还较大,但整体比较健康。前排高位股在昨天的震荡中依旧有部分得到强化,目前还没有看到监管有大的态度变化,但如果本周高位股持续连板,那么进入监管区域的个股会更多,震荡分化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 外盘受CPI影响,交易了降息预期延迟。美股几个指数反馈也没有特别恐慌,因为川普同时在喊联储降息。只是很难理解,核心CPI上升,继续降息,还要对外加关税,这到底要如何实现?川普这一任上来各种骚操作也是很多的,比如为了救大火出动军队把水库的水放掉,但哪个水其实是灌溉农田的,和救火没关系。比如征收小额包裹,然后自己的海关根本没有清关加税的能力,再比如这个CPI走高和降息提前之间的联系,也难怪黄金持续上涨。且等他百日之后再判断哪些是实际能执行到位的吧,现在实在看不清。</p><p class="ql-block"> 盘面AI向,尤其是接入这种扩容板块在回调,云厂凑合还能稳住。市场昨天有明显的软切硬。虽然端侧高位走的不理想,但实实在在受需求端驱动的半导体在走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比如市场前几天演绎了端侧放量,且预期AI手机和PC会在今年放量。这反馈在上游便是各种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库存下降和流片需求上升。比如前几天交易了各种自动驾驶平权,而落地的话,也是单车芯片价值量上升。所以不管是射频MCU还是对应存储等等,都会有逻辑上的增量需求。而中芯的前瞻指引也明确说明了,手机厂商在补库,汽车需求可能上升。从周期来看,21年之后多次交易的需求复苏,25年是真的要来了。</p><p class="ql-block"> 电子产品创新方面,今年重点固然在AI,但折叠屏的渗透会从手机走向其他终端,折叠的平板,折叠的PC今年都能看得到。实际上后两者比前者折叠场景更好。手机补贴也在实实在在拉动需求。至于AI端,各大厂的春季发布会窗口,能展示的会比去年冬天多得多。</p><p class="ql-block">从交易端来看,很多电子票看起来是乏善可陈的,常年低位震荡,产品虽然在过去几年有突破,但基本还是在各自领域。但就是这种小的点状突破,连成面,便是国产替代的比例提升。所以这一轮周期如果真的来,也是毫无生息的来。甚至昨天这些票涨了一轮,晚上的讨论也只限于电子圈。这和以往真周期来时很像,没啥人看。或许到一季报后市场才会严肃对待这个事情。</p> <p class="ql-block">  机器人固然要看的,但几方面的信息经常打架,今天是这个利空,明天那个利空。然后又是辟谣又是临时开会。T链在订单落地之前,估计常态就是这样吧。所以资金开始回避这种非基本面因素影响的地带,反而去交易H系和国内的其他机器人供应商图谱。高位不确定性和低位题材丰满,脚投票就是后者。 </p><p class="ql-block"> 低空也有参与轮动的意思,还有新源的固态电池也在蓄势。市场轮动品种还是足够多的。更多是节奏问题。甚至地产昨天尾盘都因为外媒传救万科而冲一把。所以总的来看,还是成交量是否支持轮动。本周余下两个交易日能保持在1.6-1.8万亿,就非常好了。</p><p class="ql-block">(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股市投资存在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决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