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角度看《哪吒》

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

<p class="ql-block">  《哪吒2》的火爆,全网热议,我最近在琢磨,从哪个角度、哪条主线去写一份小体会,我们也都铺天盖地看到了网上的各种“阅读理解”,高端的有中国文化、中国自信、中国超越、中国赋能、中国建筑学、中国教育、中国中医药、中国神话典故、以及诸子百家的各种碰撞、古为今用……斟酌几番后,我依然选择一个兵法角度,用一个字作为主线分享,那就是:知。</p><p class="ql-block"> “知”字在兵法十三篇中出现了79次,知的内容很多: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特意又刷了一遍《哪吒1》,方便于把1和2联系起来,也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地“知”,当我刷1的时候,发现我其实是在2019年上映时候就有看过,那一年的票房据说是51亿,那就从“知”出发。</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点“知”——戏里戏外知角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兵法解读:知彼)</b></p><p class="ql-block"> 从哪吒的名字开始说起,哪吒这个名字在梵文的译文中叫那拏天,是“可爱”的意思,它的法身有三头八臂,臂上挂了一个乾坤圈,身上缠的是混天绫,手中拿的是火尖枪,脚下踩的是风火轮,他身上争取自由的精神和战斗的精神。让我们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也不亚于那个人,对,就是孙悟空,哪吒自刎而死,把身体还给了父母,后来太乙真人的师父用莲花、用莲藕拼了一个人,这个意义非常重大,意味他重生了,也从那儿以后,哪吒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成为了一个什么呢?一个能自由翱翔在天地间的、能够左右自己命运的人!</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在《封神榜》、《封神演义》包括在西游记里有那么多的神魔鬼怪,大家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和哪吒?因为他们很符合我们心目中所向往的那种理想人格,而且非常真实,不是幻想中的那样作作,所以从这个视角分析的话,饺子导演从角色塑造上与观众有“知彼知己”的共情;包括申公豹这个角色,也是如此,申公豹作为小镇做题家也好、普通打工人也罢,他勤奋、努力、没有背景,承受了世俗上的偏见,比如在1里面他就有一句潜台词,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如果对方对你有成见,怎样都不对,反之,如果对方认可你,没成见,那你就是太乙真人,不练功、喝醉了,也都依然能得到申公豹耗尽全力想得到的位置。所以,这是很真实的一种呈现。</p><p class="ql-block"> 对亲情的认知共情,家庭映射,也是影片里的一个元素,哪吒父母对哪吒的保护与相信,不挺像饺子母亲对饺子的支持么?龙王敖光对灵珠敖丙也是如此,为他尽可能在铺设一条幸福与障碍的通道。还有申公豹一家,申正道所教授的弟子以及对孩子的教育也都是希望他们勤学修炼、出人头地,对申小豹自断一臂的保护……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父母们为了子女在尽己所能、拼尽全力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成长。</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二点“知”——知制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兵法解读:胜兵先胜而后求战)</b></p><p class="ql-block"> 饺子导演明白想达到、甚至超越1,给电影界带去不一样的春风,而不是为了上映而上映,需要给予的力量和基础非常之多,那就必须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做够充分准备。我们常说十年磨一剑,饺子导演五年的磨砺,形成如此大的影响力,背后当然是有深厚的累积,他要做好一切准备才投入战斗,制作团队在正式投入制作前,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技术储备和创意打磨,确保作品在故事、画面和技术上、以及各种以上我提到的文化性逻辑性方面,都以强或者叫以厚制胜,才着手上映,并没有匆忙上阵,就像有一些邋遢电影(就不举例了),得到的网评很惨,那这些影片正好是反面的案例:败兵先战而后求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三点“知”——知专一、知深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兵法解读:千里杀敌,并敌一向)</b></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还想分享2024年到2025年的其他黑马,除了饺子,还有DeepSeek的梁文峰,《黑神话》的冯骥,以及春晚上的机器人秧歌创作人王兴兴……</p><p class="ql-block"> 说到“黑马”一词,认识了这个词的来源,其实就可以领悟到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了。“黑马”是19世纪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在这部小说中,迪斯雷利描述了一场赛马比赛,其中一匹不被看好的黑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个情节使得“黑马”一词逐渐流行起来,用来形容那些在比赛中出乎意料地获胜的马匹‌。“黑马”一词的比喻意义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它不仅用于赛马,还用来形容那些在体育、政治或其他竞争中表现出色、出乎意料的获胜者。</p><p class="ql-block"> 那以上黑马就是不被看好,却脱颖而出的,或者说大家都认为他们默默无闻,却创造了奇迹。然而再去回顾他们的成长,你会发现,奇迹哪有那么简单?背后付出了什么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仔细想想,这三位80后创作者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务实的长期主义者,既有远大的梦想,又有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冯骥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饺子说:“天下之事都不新鲜,所有难做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兵法上有一句话说:千里杀将,并敌一向。</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他们长年长期在耕耘一件事,集中在一件事一个目标上,也可以认为是战略目标已经部署,那么过程用战术就可以了,比如对市场的调研、对技术的提炼与极致追求、对人物的极致塑造(比如配音演员的敬业我们也都看到了)、对观众心理共情的深入探讨、对细节画面的呈现(比如那座大家都叫白宫的八卦元素·东海龙王敖光用的兵器是侠肝义胆的关公同款的青龙偃月刀·哪吒母亲殷夫人用的青铜剑造型是国宝越王勾践剑,此剑出现在春晚分会场武汉·太乙真人说的是四川普通话,被称为川普)、音乐注入也是加入了非遗元素(哪吒肉身重塑宝莲盛开用了贵州10位侗族姑娘的真声,2500年的历史非遗之声·天元鼎放下的时候是蒙古族的呼麦 邪恶之感和庄严压迫之感的震撼)、中药元素也是战术细节里的一环(李靖让申公豹抓的中药材~三七 蒲黄 冰片 血竭 红花 当归 马钱子 世代默默无闻救过无数中国人性命的药材)……这些全是饺子杨宇带领团队做的极致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四点“知”——知团队作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兵法解读:上下同欲者胜,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b></p><p class="ql-block"> 每次讨论兵学,这句对“道”的探讨,我们发现哪吒创作团队、这个纯粹的团队就是这样,短视频大家也一定看到了很多,那些配音演员的花絮就是强有力的证明,他们在为每一位人物配音时候,都是全身心有表情、有动作、有撕心裂肺、有开心喜悦、有紧张搓手、甚至那段两个结界打架的画面两位配音演员真打起来了,那种无我付出的统一,又是一种道家思想的体现。所以荧屏上呈现的百家争鸣在也是幕后创作人员精神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创作中,上下同心,没有焦躁、没有埋怨、没有为了一时间的短期利益走向利益化的路子,他们值得拥有百亿票房!</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体会和领悟,我所能分享的内容也只是冰山一角,感谢《哪吒》和创作组带给每一位观众的震撼,让我们在2025开年便收到一份精神大礼,鼓舞着每一位前行者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天空,去自由翱翔,去赋予自己生命更多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