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见(建)福爱闽南游(十一)2024.11.4~12.2

王沪军

<p class="ql-block">潮州,简称潮,别称凤城,位于东南沿海闽粤交界处,韩江中下游,濒临南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广东东大门。潮州在古代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人由此经略台湾,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称,被专家称为“中原古典文化橱窗”。</p> <p class="ql-block">潮州交通旅社是中央秘密交通线中转站,这条交通线从上海绕道香港,经过汕头、潮州、大埔等地,最终进入瑞金中央苏区。这条交通线由周恩来亲自组织和建立,是华南地区4条秘密交通线中最早开辟,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间最长,所受破坏最小的一条。从1930年至红军长征前,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党政重要领导干部,共计200多人,通过这条线路进入中央苏区,并为中央苏区传递了重要情报,输送了大批物资。旅社老板吴寿庆,为大埔县印尼归侨。</p> <p class="ql-block">现今这里是“广东省红色教育基地”,展览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年中央秘密交通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特殊历史贡献,真切感受往昔峥嵘岁月里共产党人的崇高牺牲精神和革命情怀。</p> <p class="ql-block">梨园公所历史上为潮汕地区外江系各班和潮音班艺人集合之所。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公所建筑考究,小巧别致,其屋脊饰有潮州传统的古建筑工艺嵌瓷,所塑飞鸟虫鱼、花卉人物栩栩如生。凹型的门楼镶刻有精美的石雕方肚,一对精致的石鼓分置大门两旁,门楼檐下屋架则建有装饰性的石质斗拱。整座建筑共分三进:一进为门楼;二进由接近戏台形式的建筑物及轩、厅房相连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三进已经倒塌,仅存残墙。</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里的格调和氛围,典雅又不失年代感,透过眼前的情景,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潮音绕梁,闻到阵阵茶香……。</p> <p class="ql-block">百年前的梨园,一个旧时喝茶听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戏服。</p> <p class="ql-block">对研究潮州古代民间戏班发展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潮州古城保存了许多传统的民居。随处可见到明清风格的旧居老宅,儒林第的主人应该就是潮州“戊辰八贤”之一郭子奇的第六代孙郭永丰。府第之名暗指是读书世家。</p> <p class="ql-block">达威第(卓府)始建于清同治初期,是潮州总兵、虎门水师副提督卓兴的府第,是潮州清代上层府第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许驸马府是北宋英宗皇帝赵曙之女德安公主所嫁驸马许珏的府第,距今已有900多年,仍较好地保留了宋代的平面格局及建筑风格。被古建筑家誉为“民间唯一的驸马府”和“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p> <p class="ql-block">潮州有句俗话“潮州厝,皇宫起”,就是说潮州的民居是仿照皇宫的格局来建造的,其奢华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驸马府大门前的夯土墙是古时常用的构筑技法,选用黄土、石灰、砂子、砾石等材料加以拌合,以木板做模,层层用杵夯实,有的还掺入红糖和糯米浆,以增强硬度,加入稻草、芦苇等,以增强韧性,夯土墙广泛应用于古城各类建筑的墙体和地基,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见证了古城的发展变迁。</p> <p class="ql-block">屋顶处颜色较深的月梁,主要建于大房大厅之上,起到承托和均衡的作用,在视觉上显得密实匀称。</p> <p class="ql-block">正厅是主人会客和家庭聚会的地方,是整个驸马府的中心所在,让人感受到古代达官显贵之家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驸马府有三件宝贝:石地栿、S型排水系统和隔热墙。石地栿指的是柱子下的石条,是北宋国师根据潮州的地理气候特点为驸马府量身定制的。石地栿在建筑中除了起到防潮保护木柱的作用,在营建施工中还起抄平作用,使地基受力均匀,发生地震时又有互相牵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S型排水系统:驸马府的排水系统非常讲究,为了使整座府第排水顺畅,并依照潮汕地区风俗,水能生财,走水不直接外排,而是按“一不穿房,二不穿廊,过厅走曲屈龙形”进行设置,所以就形成了s型的排水走势,这样的设置寓意着聚财集财,防财外泄。</p> <p class="ql-block">竹编灰壁:墙体主要用竹片和竹篦编制成骨架,再覆盖上泥土和贝灰做成的泥膏,这种仅厚两三厘米的“超轻质墙”,不仅节省空间,还具有出色的隔热、隔音和抗震性能,同时省工俭料且实用。</p> <p class="ql-block">驸马公主拜天地的地方。驸马爷许珏是许氏的第五代祖先,潮汕各地大部分许氏子孙都是驸马这一系的子孙后代。其中有一支从潮州迁到汕头,清朝的时候又由汕头迁到广州、北京,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就是这一支。许广平的堂兄弟便是许崇清、许崇智,许崇清是中山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许崇智是粵军总司令,也是孙中山身边重要的军事助手。</p> <p class="ql-block">驸马爷的婚房,发现床铺尺寸小巧,仿佛穿越到古代皇亲国戚的生活居住场景。</p> <p class="ql-block">真武宫建于宋代,坐南向北,占地333平方米,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p> <p class="ql-block">在潮州牌坊街有一座四进士坊,又称为四勇士坊。此坊建于明代正德丁丑年(1517年),是为纪念当年同榜考中进士的四位超级先贤萧与成、陈大器、薛侃、苏信而建的。这四位进士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廉洁奉公的官员,他们在做官时,不计个人安危,该说就说,该做就做,降级免职受到处分回乡后继续造福于民,而这才是被潮州人称为四勇士的真正原因。</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是古城的主干道,漫步在潮州牌坊街,每一座牌坊都代表着一个传奇故事,一个英雄人物,承载着潮州人民的骄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上的百年民宿玉兰公馆,是当年归国华侨居住的小洋房,浓浓的民国风情,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品尝街边小食,潮汕手打牛肉丸、四果汤、鸭母捻、濠州鱼丸……</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被誉为粵东第一古刹,拥有13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寺院环境优雅清幽,建筑壮观,文物众多,香火鼎盛,是中国现存的四大开元古寺之一,也是岭南佛学院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潮州茶叶店有一种叫鸭屎香的茶叶,这个奇怪的名字来源:据传在清朝末年,当地一位农民在山上放鸭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茶树,便采摘下来尝试泡茶,这种茶叶的香气非常独特,清香持久,回甘悠长,与鸭子的味道相似。于是人们就将这种茶叶命名为鸭屎香。也有一说是这种茶树生长在富含矿物质的黄土壤上,当地人称之为鸭屎土,因此得名。另又有一说是因为茶叶叶片上有一层白毫,看起来像鸭屎,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城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它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潮州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扼守着潮州古城的东西要冲。广济门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指的就是暮春三月,江水涨潮时,站在广济门城楼上远眺,长桥卧波,烟波浩渺,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有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上的亭台楼阁各有其独特的名字,听涛对赏雨、左通对右达、冰壶对玉鉴、寻麟对觅凤、凌霄对登瀛……,组组相对,诗情画意,每一块牌匾,都值得驻足品读。</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最吸引人的是中间长97.3米的浮桥,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走在上面如履平地,没有一丝摇晃,十分平稳,浮桥上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广济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更是潮州人民智慧与勇气的象征,由于建造难度极大,民间流传着“仙佛造桥”的传说,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因此广济桥又名湘子桥,成为潮州人心目中的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仙佛造桥:传说韩愈被贬潮州后,目睹百姓过江之苦,决定建造一座大桥。他请来了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负责东段,广济和尚负责西段,两人各显神通,但中途法力失效,导致中间一段无法修拢,最后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作一根大藤,将十八只船拴住,连接起来形成了浮桥。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又称为“湘子桥”。</p> <p class="ql-block">“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每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犹如长龙卧波。两岸翠竹、桃花、绿柳之景浮于水面,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朝九晚五,浮桥开闭,这里每天傍晚准时上演“过河拆桥”的大戏,浮桥白天闭合时可供人们通行,晚上断成两截,让出航道,可通行大型船舶,遇到洪水时还能快速排洪,这一天天开开合合竟已800余年。</p> <p class="ql-block">今日我们在广济桥边守候,观看“过河拆桥”。4点浮桥两端开始清场游客,5点远处驶来两艘大船,只见几名工作人员将木船上的绳索解开,以三条浮船为一组,固定在大船上,然后拖离现场水域,整个拆桥过程仅用了十来分钟。</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韩江。</p> <p class="ql-block">逆光广济桥剪影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夕阳照城楼》,望天穹阴云密布,只有这一抹金辉如佛光罩在城楼上,在这剎那间让人称奇不已。</p> <p class="ql-block">作别潮州古城,明日将去南澳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