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前来到<b>重庆</b>,游玩了几天,其中最精彩的一天还是中心城区CityWalk,行程路线是:通远门城墙->山城步道->十八梯->湖广会馆->朝天门广场->洪崖洞->两江小渡->弹子石广场->长江索道->解放碑。</p> <p class="ql-block">在解放碑附近的酒店用完早餐后,开启山城的CityWalk。</p> <p class="ql-block"><b>第一站:通远门城墙</b>。虽然解放碑步行街离通远门城墙也不算远,1公里多一点,为了省力,还是选择坐公交。</p> <p class="ql-block"><b>通远门</b>是重庆仅存的两道城门之一,而通远门段城墙也是重庆唯一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遗址。通远门城墙顺山势而筑,呈现出典型的山城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和艺术价值。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通远门城墙上的<b>通远楼</b>,通远楼不仅是一个茶楼,更是一个书店。</p> 城墙下来,沿着金汤街向前,过了领事巷,就快要到山城步道了。 <b>第二站:山城步道</b>。山城步道原名“天灯巷”,始建于1900年,由法国传教士在这里安装了第一盏路灯,照亮了居民回家的山路。这条步道依山势而建,保留了重庆的传统风貌,是重庆最具特色的街道之一。步道全长1748米,从北向南依次经过市中山医院(原国民党政府立法、司法院)、抗建堂、菩提金刚塔、法国仁爱堂旧址等历史遗迹。 山城步道的主要街道。 <b>仁爱堂旧址</b>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建筑,原为法国天主教堂,始建于1900年,190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曾是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的所在地。 山城步道由北向南拾阶而下,一直可到江边,眺望长江美景。 过一条马路,就是的十八梯南入口。<div><b>第三站:十八梯传统风貌区</b>,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这口水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div> <p class="ql-block">继续拾阶而上。</p> <b>十八梯隧道遗址</b>是重庆抗战时期的防空洞遗址,见证了重庆市民在日机轰炸下的勇敢和坚持。 到达十八梯的北入口。 在这里可以俯瞰十八梯风貌区。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坐公交到达湖广会馆。</p><p class="ql-block"><b>第四站:湖广会馆</b>,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门楼戏台、前殿、中殿、后殿等建筑群体组成。</p> 湖广会馆建筑大多沿袭明清时期四合院布局,采用不同的屋顶结构,如悬山、卷棚、歇山等形式,既承袭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以及江南一带的典型建筑风格,又融汇重庆传统建筑特色。 <b>禹王宫</b>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是湖广会馆建筑群最高的一处殿堂。 湖广会馆古建筑内的<b>渝州书院</b>,占地600余平米。院内庭院空灵、讲堂典雅、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古朴,人文气息浓厚,实现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 <p class="ql-block">顺台阶往下,方向湖广会馆的江边出口。这是长江滨江路上的<b>湖广会馆牌楼</b>。</p> <p class="ql-block">沿长江滨江路步行10多分钟,到达朝天门广场。</p><p class="ql-block"><b>第五站:朝天门广场</b>,修建于朝天门码头上面,远看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因此也被称为重庆的"泰坦尼克号"。</p> 关于<b>朝天门</b>的得名,有一种说法是在南宋时期,从临安(今杭州)来的钦差自长江经过该城门传来圣旨,地方官员都要出城门迎候,而地方官进京上朝、文人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商人进京经商也都是从此门出发,古时候皇帝为“天子”,故这座城门得名“朝天门”,意为朝向天子的门。<br> 朝天门广场中心,还有个特别的标志——重庆公路“<b>零公里</b>”起点,站在这个铜色的圆盘旁,你就站在重庆的中心。 朝天门广场上的<b>来福士广场</b>,于2019年9月6日正式开业,是全球体量最大、最复杂的项目之一,为国际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设计,其北侧塔楼曲线造型像远航的风帆,设计理念源于重庆的航运文化,有着“朝天扬帆”寓意,其中一栋为350米,为重庆市第一高楼,塔楼上有着长300米、位于250米高空、横跨四座塔楼,被誉为世界最高“横向摩天楼”的空中水晶连廊,身处廊桥内能够看到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胜景。<br> 在朝天门广场,欣赏两江交汇的美景。 <p class="ql-block">再沿着嘉陵江边步行10多分钟,到达洪崖洞。</p><p class="ql-block"><b>第六站:洪崖洞</b>,又叫洪岩洞、神仙洞 ,全称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 。其原是嘉陵江畔的陡峭山壁上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洞,相传曾有一名叫作“洪崖仙人”的道士在此洞修道,故而取名“洪崖洞”。</p> <p class="ql-block"><b>洪崖洞</b>分为11层,高达79米,沿嘉陵江全长约600米,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因为买了“两江小渡”的船票,没有进入洪崖洞,只在马路对面看了看。</p> 洪崖洞正对面的江边就是洪崖洞旅游客运码头。<div><b>第七站:两江小渡</b>,游轮从这里开往弹子石码头。</div> <p class="ql-block">两江小渡是重庆特有的水上交通方式,也是感知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最佳窗口。</p> <p class="ql-block">图片左侧为朝天门和来福士广场,右侧为重庆大歌剧院。</p> 两江小渡的下船码头上来就是弹子石广场。 <p class="ql-block"><b>第八站:弹子石广场</b>,是“重庆滨江第一路”南滨路上的第五个广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交汇点,与渝中半岛和江北嘴隔江相对。</p> 弹子石广场马路对面的弹子石老街。 <p class="ql-block">在弹子石广场直接坐车来到长江索道南站。到达长江索道南站后发现买票时取的号,前面还有200人在排队,只能去周边走走。</p> <p class="ql-block">意外发现距离50米外有一个<b>重庆开埠遗址公园</b>,这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公园。主要包括博物馆、公园和慢享街三大板块。</p> 重庆开埠文化遗址公园中有8处文物保护建筑、2处历史建筑和7处复建建筑。其中,立德乐洋行旧址已有120多年历史。 四川非遗“道明竹编”构筑的<b>竹编隧道</b>。 景观平台上眺望渝中半岛。 <h3><b>第九站:长江索道</b>,是连接渝中区新华路与南岸区上新街的空中走廊,全长1166米,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条大型跨越长江的客运索道。它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h3> 为了乘时长4分半的索道,等候了近2小时。 <p class="ql-block">到达长江索道北站,已是华灯初上。</p> <p class="ql-block">从长江索道北站步行约10分钟,到达解放碑步行街。</p><p class="ql-block"><b>第十站:解放碑步行街</b>,是重庆的心脏地带,交通极为便利。步行街以人民解放纪念碑为中心,总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夜景灯光设计独特,展现了山城特色。</p> <b>解放碑</b>,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br> <p class="ql-block">解放碑最初建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于1941年底落成,命名为“精神堡垒”以激励中华民众奋力抗争以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1950年由刘伯承改题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碑顶向街口的四面装有自鸣钟,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声音。</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山城重庆一日游到此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