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伟德山

逍遥游

<p class="ql-block">王志华/文</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伟德山,空气格外清冽。我们一行人沿夏庄镇雷家村东北山谷向上前行,穿行山林间,快乐溢满心间。</p> <p class="ql-block">视频:梁泉红</p> <p class="ql-block">  雷家庄东北山谷有一大片杉树林,据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林场栽植,约有几百棵,一棵挨着一棵,树干通直,高大挺拔,犹如一个个健壮且意气风发的将士在接受我们的检阅,树干上挂满长条状斑驳树皮,像将士身穿的坚硬盔甲,又像浮雕一样刻满坚毅与沧桑。而那树枝上艳丽的红叶,似一串串欢快的音符,在冬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冬阳从杉林上空洒射下来,散淡而温暖,林中有一种仙境般氛围,让人舒展自由,沉醉其间。空中传来鸟儿“聒聒”的叫声,纯净的杉树林陡添了些许生动,随着鸟儿叫声消失,山谷又趋于平静,寂静得只听到杉树林的呼吸声和流泉的潺潺声。空净与灵动巧妙地结合,让人在天然的旋律中心潮涌动。  </p> <p class="ql-block">  循水声找到石缝中的山泉,轻轻地流着,把石壁浸润得光滑透亮。山溪水格外清澈,水中漂着一片片枯叶,一眼望去,可以看见水底的石,水中少许游动的鱼儿。溯溪而上,不时还可以找到水边绿色的藤蔓、翠色的水草,有些寒意的冬天又多了一些韵味。  </p> <p class="ql-block">  从山谷向一座小山攀爬,山路铺满了厚厚一层枯叶儿,踩上去有一种软绵绵且踏实的感觉,叶儿覆盖下的土壤是湿润的、松软的,有了这一层厚厚的温暖棉被,土壤的湿润度可以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给植被储蓄丰富的水分。一些花草,已结出丰满的籽粒,在林中静静地垂首。林中最抢眼的便是那红彤彤的天门冬了,天门冬果实是红透了的,散发出晶莹的光泽,玲珑剔透,热烈而富于激情,足足燃亮过往行人的心灵。  </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随处可见松树、柞树、刺槐等。柞树或成堆簇拥,或一树独立,柞树树叶儿比较坚硬,经霜打之后,颜色变成了红黄,彰显着生命的本色,成就了这冬天的色彩。光秃秃的刺槐枝丫直直地刺向苍穹,显示出孤傲挺拔的个性。我们在一片树林中,望着一棵棵挺拔的树木,树又变成了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在林中爬树登高,尽情玩耍,尽情嬉戏,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普通的树。“栖居”在山中的石头,形态各异,在日晒雨淋、风吹霜冻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屑落了粗粝的粉尘,消磨了粗糙的个性,岩面光滑平和,石头们缄默着,如耕夫一样谦卑,如农妇一样朴素。终于我们一行人到达小山山巅,仰天长吸一口大山空气,让刮来的风任意吹起头发,体验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美妙和惬意。望着山下的村落和河流,一切显得那么宁静详和。麦苗排着长长的整齐队伍,静立在冬日的旷野。还有篱笆里的菜窖,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俨然一副美丽的油画映入眼帘。  </p> <p class="ql-block">  远望伟德山起伏连绵的山脉,古迹顶、老闫坟、琉璃宝瓮、王家山……伟德山峰,峰峦突兀,千姿百态,如巨笔凌霄,在苍茫中挥洒坦荡磊落的心胸,如搏斗的猛兽,只一声野性的吼叫,便震落天上的残尘。这些山峰,经历了千年的风云,让历代充满血肉和风骨的文人们心生灵感,将生命的豪放渲染在字里行间,于是,这普通的山峰便孵化出了张果老古迹成仙、“冬夏不涸”琉璃瓮、鲤鱼跳龙门等许多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自然鬼斧神工的绝妙里,将人带入神奇的境界和无限的想象。  </p> <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黄翠云</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上往回走,路过一片果园,枝枝桠桠的果树,果农们在忙着修剪枝条,企盼春天更新的叶子长成。下山来到雷家庄村东的一座水库大坝,放眼望去,一湾秀水,偎依在群山环抱中。天蓝蓝,水蓝蓝,一池清水波光粼粼;云彩飘,鱼儿翔,湖光山色相辉映,蓝天倒影荡涟漪。水源来自山泉及天然雨水,水质极佳,成为下游百姓饮用水源。  </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伟德山,天高云淡,大山轮廓分明,沟壑脉络突显,站立山巅可观辽阔雄浑之势,在谷底可听悦耳动听之音。在这片寂静而壮美的冬日画卷中,每个人都寻觅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让疲惫的灵魂得以栖息。或许,这就是冬日山林独有的魅力。它以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方式,引领我们感受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奥秘,让我们在寒冬中领悟到生命不息、希望常在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感谢荣成文史本草群文友们的视频及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