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5日,游览了江门开平凤仪里碉楼,台山梅家大院,阳江海陵岛,海陵岛南海放生台/ 钓鱼台,妈祖庙。</p><p class="ql-block">凤仪里碉楼群是位于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的历史遗址。</p><p class="ql-block">凤仪里古村落,又名“女儿村”,是塘口镇四九村委会下属一条自然村,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凤仪里古村落占地面积约500多亩,由碉楼、晒谷场、乡间田野、古井、鱼塘,翠竹环绕等组成,是典型的开平碉楼古村落展示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形态万千,风格多变,按建筑材料总结起来有四种:石楼,夯土楼,砖楼和混凝土楼,在凤仪里就能欣赏到这四种类型的房屋结构。</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碉楼建筑错落有致,大量建筑物运用砖雕、灰雕、石雕等传统工艺建造,更有能工巧匠绘制的大量民间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有些楼内保存着一部分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而碉楼阁、野花、参天古树更将景区内各个建筑有机结合,移步换景,景景相连,景在人中,人在景中,让人仿如置身于一幅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p> <p class="ql-block">由于当地梅姓股东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称。</p> <p class="ql-block">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型却各异,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70多年的风雨侵蚀,原貌保留仍较为完整。</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省侨办主任吕伟雄以及一些国内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视察后都认为: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临时大总统》等电影、广东省电视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反映华侨之乡情况的电视剧也以此为外景拍摄,致使梅家大院又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p> <p class="ql-block">梅家大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极具开发潜力。2010年12月16日上映的贺岁片《让子弹飞》即以这里为主要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原名螺洲,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海陵岛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3千米,宽10千米。</p> <p class="ql-block">海陵旧名螺洲,又名螺岛(或罗州、螺洲)。从卫星图中看,凡白色地带于宋末还是大海,被一群小山屿分割包围,因此人们把它看成一群海螺,故称之为螺州;后来,随着地理变化,水位下降,海陵渐渐从海上浮起来,变成了一望无边名副其实的“海中丘陵”,这才叫做海陵。</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陆地总面积108.9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105平方千米,区域岸线104千米,主岛岸线75.5千米、海域面积640平方千米。为阳江市最大岛。</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拥有风光旖旎的海滨旅游资源,如太傅庙、灵谷庙、古炮台、镇海亭、观音阁等10多处。</p> <p class="ql-block">1994年5月,海陵岛被列为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p><p class="ql-block">2001年1月,海陵岛大角湾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海滨旅游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广东第四大岛,海陵岛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是广东滨海旅游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宝岛、中国十大美丽海岛、国家海洋公园、国家红树林湿地公园、国家中心渔港、国家水下考古基地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称号;2016年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海岛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2020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海陵岛入选全国“和美海岛”名单。</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形似角螺,原称螺洲。宋末张世杰兵败崖山,于此遭遇台风,世杰溺海而亡,葬于岛东端历岸村,岛遂易名海陵山。建国后改今名。</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放生台位于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大角湾西面,全年24小时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放生台的设计呈圆形,四周竖立着12生肖石像,造型古朴典雅。放生台不仅是放生的场所,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尤其是半环抱式的建筑设计和观音雕像,使得这里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放生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象征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海陵岛每年6月6日都会组织休渔放生活动,帮助恢复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弘扬生命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妈祖庙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闸坡镇。原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63年撤除,1999年由村民集资重建。</p> <p class="ql-block">新修的妈祖庙仍继承中国庙宇建筑的传统作风,雕梁画栋,造工精致。</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大门两根蟠龙廊柱,采用全石通雕的工艺,颇有气势;屋脊和飞檐上装饰着各种石雕鸟兽,富有民族特征。</p> <p class="ql-block">妈祖是福建一带渔民奉祀的神灵,传说原名叫“林默”,女性,宋朝人,居湄洲屿,曾于风暴中只身出海救父兄,后被人尊为海上神灵,清朝时被帝王封为“天后”,因此“妈祖庙”也称“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由于海峡两岸都信奉“妈祖”,每当祭奠妈祖大典,两岸同胞信众都一同参与,因而被称为“海峡战争女神”;许多海外华人也信奉妈祖,不少华人聚居之地都建有妈祖庙,外国人称妈祖为“中国的海上女神”。</p> <p class="ql-block">宋元之际,福建莆田官民随宋帝南逃,至赤坎文章湾海边处定居,原籍福建的“妈祖”香火也随之而来,并供奉至今。今庙前有一楹联为证:“湄祖分灵迁赤土,文母香火继莆田”。</p> <p class="ql-block">多谢观赏!</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取自网络,致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