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月11日下午,我们一家从北京、上海、合肥三个不同方向相约嘉兴。因嘉兴第一次去,周五上午完成手头工作即乘车提前奔赴嘉兴,入住第二天的会议酒店:万豪国际酒店。</p><p class="ql-block">办好入住,按计划今天下午打卡子城遗址公园和月河历史街区。</p><p class="ql-block">车停子城公园南门快3点了,刻有“秀州古址”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坊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池的辉煌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日暖阳映射在子城沉着的建筑上,穿越了时空,也阻隔了冬日的寒意。</span></p> <p class="ql-block">沿着牌坊走进去,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主干道路面两侧嵌入嘉兴城历史发展演变介绍。</p> <p class="ql-block">作为嘉兴最早的城垣,它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三国到清代,这里一直是嘉兴(秀州)府衙或军治所在地,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城门上方白底黑字的“嘉兴府”三个字透着历史的庄重感。现存子城谯楼及东西两侧城墙为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重修,是浙江省现存城墙上唯一的古城楼。城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镇守。石狮寓意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象征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据报道母石狮不幸被掩埋于地下直到2019年10月11日,子城遗址公园建设施工时意外发现。经过清理修复后,母石狮又重置于原位。</p> <p class="ql-block">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旧址位于子城遗址公园内。民国三年(1914),子城垣内建筑被改建为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俗称“西大营”。1937年,日军占领嘉兴,“西大营”毁于炮火。1938年,伪国民政府在此建“绥靖司令部”,大小营房20多幢,均为日式建筑,现保存四幢。这批营房见证了抗日战争及嘉兴各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日军侵华的有力物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10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嘉兴起义史料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子城样貌。</p> <p class="ql-block">民国纸币。</p> <p class="ql-block">仪门遗址。仪门,即所谓的“礼仪之门”,旧时官衙、府第大门之内的门,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p><p class="ql-block">明弘治《嘉兴府志》载:“嘉兴府仪门三间,东西翼室各五间。”考古发掘显示,子城仪门遗址留有</p><p class="ql-block">从五代到明清不同时代的遗存,平面格局未有较大改变,与方志所载相互印证。现存残砖墙基及方形础石、条石阶沿等多为明清时期遗物。</p> <p class="ql-block">端本堂前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公生明”三字。完整的表述应为:公生明,廉生威。意思是处事公正才能明察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望。这是明清两代一些正直廉洁的官吏用以自戒的座右铭。石牌坊的背面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御制戒石铭》。</p> <p class="ql-block">端本堂。端本堂内是大堂遗迹。大堂,即衙署中官员主持重大政事的场所,是衙署之核心建筑。考古挖掘还原出不同年代的大堂房屋地基结构。</p> <p class="ql-block">走出子城遗址,跨过马路,就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名叫圣母显灵堂,规模在当时号称中国第一,远东第三。1917年,意大利籍神父韩日禄主持兴建的哥特式大教堂,从选材购置到工程施工都亲事其役,共花费8万银元,历时13年,到1930年才全部完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路人指引下,穿街走巷来到月河历史街区,已是下午4:30了,又冷又饿,赶紧解决温饱问题。好奇这家店里的鱼肉煲,其实就是酸菜鱼。</p> <p class="ql-block">走访粽子博物馆,中国唯一以粽子为主体的博物馆。对嘉兴的了解,好像除了中学时学到的南湖“红船”外,就只有粽子了。</p><p class="ql-block">展览厅分为前言、粽子文化溯源、吴越文化与粽子、细说粽子文化、“粽子传人”的故事、真真老老品牌粽子的创新之路六大展区。五芳斋之外,认识了另一个粽子品牌—“真真老老”。</p> <p class="ql-block">苏州金鱼粽。</p> <p class="ql-block">武汉小角粽。</p> <p class="ql-block">厦门烧肉粽。</p> <p class="ql-block">贵州布依族粽。</p> <p class="ql-block">云南竹筒粽。</p> <p class="ql-block">武汉卤藕肉粽。</p> <p class="ql-block">粽子博物馆里尝一个粽子,配馄饨汤解渴取暖。</p> <p class="ql-block">从粽子博物馆出来,走到大运河边,西下的夕阳给古城镀上一层金边。</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布满历史年轮的石板路上,朴实无华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百年来“江南府城”的繁华一齐冲撞着身心。</span></p> <p class="ql-block">月河街区以平行的“三河三街”为基本格局――“京杭大运河”、“外月河”、“里月河”三河基本平行,又在北丽桥附近相汇,其空间布局极具特色;“中基路”、“坛弄”、“秀水兜街”三街由于紧邻运河和府城,而成为繁华的商贸地带。昔日的“中基路”两侧商店林立,商贾云集,一片繁忙。</p> <p class="ql-block">一晃间,华灯揉碎了夕阳。炫目的灯光里,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古桥古街静静守候,京杭运河像一个穿越古今的古琴曲,悠扬着水乡千百年依旧的情韵。</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沧桑在光影里浮动,水乡的风韵在冬夜里招摇。揣着一份神往一头扑进一条条古巷,踏上一座座小桥,在一处处古旧里释放情怀。</p> <p class="ql-block">辨不清哪条河哪条街了,只知道这样的静谧能澄澈任何烦恼和污浊。</p> <p class="ql-block">活灵活现的现场操作,反复辨识才发现是机器。</p> <p class="ql-block">真真老老粽子连锁店,冲着第一次认识这个品牌也要买一些品尝。不同口味各选一点。</p> <p class="ql-block">上午准备去游览西塘古镇。酒店迎着朝阳用完早餐后,8点打车出发,50分钟后到达西塘。</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p><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2017年2月新晋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嘉兴市第3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入门处风景。9点的古镇,还没上游客,静谧如谜,清新如洗。</p> <p class="ql-block">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24座石桥将古镇的五块地区连接成一片,这些古桥大都为单孔石柱木梁桥,至今保护完整。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为连通两条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后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内设在厅堂侧面的陪弄,122条巷弄交横纵错,构建了古镇的整体框架,并连接了新、老镇区。2000 多米的烟雨长廊是西塘建筑最独特的标志,廊棚在沿河一侧设有靠背长凳。“桥朵、弄多、廊多,形成西塘的特色“三多”。</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西塘水上戏台始建于明代,是古镇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每年都会在这里举办各种传统戏曲演出。</p> <p class="ql-block">戏台不远处的河道里停满游船,红红的灯笼点亮了一条河的趣味。</p> <p class="ql-block">和路边旅拍店的美女老板聊天。她说,现在是淡季,过几天学生放假,生意会好一些。</p><p class="ql-block">古镇拍古装,真是好去处。难怪一路众多旅拍店面。</p> <p class="ql-block">醉园王氏父子版画馆。</p><p class="ql-block">因王宅醉经堂得名,初建于明代,原有五进,现在三进,有古砖砌花坛和江南罕见之微砖拱桥。举步漫游、池石玲珑、回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园内正厅“艺香斋”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水乡风韵版画陈列,供游客评赏,展示了西塘一户普通家庭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鎮西塘自古文风蔚然、人才辈出,王氏世代詩诗书传家。去祖王志熙系清代著名书画家,先祖父王慕仁自幼苦练书法,早年在杭州中医专科学校求学时就薪露头角,生前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王亨、王小峥父子相继受家庭熏陶,自幼爱好文学钟情绘画艺术,有幸得到着名版画家张耀江先生指导,在版画艺术园地辛勤耕耘,至今已在全国总多家报刊上发表过作品,并在省、市级以上展览会参展并获奖。</p> <p class="ql-block">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每一处都是桥与水,水与屋构成美妙绝伦的画。</p> <p class="ql-block">环秀桥。</p> <p class="ql-block">小巷又窄又深。</p> <p class="ql-block">好奇地探入小巷。</p> <p class="ql-block">好温馨的招牌:总有一盏灯,等待夜归的你。</p><p class="ql-block">小巷尽头左拐,别有洞天。太惊叹这小径通幽、柳暗花明的街巷连通了。</p> <p class="ql-block">西园,系明代朱氏私邸,为江南大户人家建筑,园内有亭台楼阁、假山鱼池,是当时镇上风景幽美之处。民国初,吴江诗人柳亚子常偕陈巢南等来西塘与镇上南社社友在园内吟叙,并摄影留念,一时传为佳话。现在园内有“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 “百印馆”“南社陈列室”等展厅。</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路牌,随处可见的巷道,随处可见的水乡烟火。走着走着就被一处景致吸引,长相差不多的街巷又常常让我不知身在何处。</p> <p class="ql-block">木阁楼上隐约可见的标语时代感很强。</p> <p class="ql-block">张正根雕艺术馆。根艺雕刻家张正先生,祖籍安徽舒城,出生于1958年,1999年经人才引进,入住西塘。张正大师的作品立足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五百多件大型作品被载入“吉尼斯之最”。</p> <p class="ql-block">这么小小的门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瓦当文化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礼品店的的“豪气”: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p> <p class="ql-block">烟雨长廊是沿河人家屋檐的延伸。它就是一条盖着黛瓦的商业街,里侧是店铺,沿河一侧有些地方还设有美人靠,适合观景休憩。长廊遮阳又挡雨,坐在河边,可一览西塘的烟雨秀色,又可以体味古镇风情。</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五福桥。</p> <p class="ql-block">四贤祠是一座纪念四位贤人的祠堂,这四位贤人分别是明朝的吴镇、元末明初的倪瓒、明代的陆文裕和明代的孙道明。他们在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对西塘古镇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纽扣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塘,作为全国著名的纽扣之乡,其纽扣产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贝壳纽扣,作为西塘的第一代专业纽扣,利用当地丰富的蚌壳资源制作而成。在上世纪末,西塘镇的纽扣产量最高时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纽扣,并可以通过这些小物件了解中国纽扣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顾锡东戏剧艺术馆。</p><p class="ql-block">顾锡东先生1924年4月出生于古镇西塘,是当代著名戏剧艺术家。他作品卓然名扬四海,有80多个戏剧剧本搬上全国舞台,其中40个剧本发表,5部电影搬上银幕。代表作《五女拜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汉宫怨》《陆游与唐琬》等几乎被全国所有主要剧种改编上演,常演不衰,家喻户晓,作品获全国戏剧、电影、电视界最高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4月29日,作为西塘古镇文化地标之一的顾锡东戏剧艺术馆举办场馆焕新仪式暨顾锡东雕塑揭幕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1月12日。南湖。</p><p class="ql-block">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p> <p class="ql-block">远处即为湖心岛。买票乘船前往。</p><p class="ql-block">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明嘉靖二十七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次年移建烟雨楼于岛上。清以后又相继建建成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来许亭、鉴亭、宝梅亭、御碑亭、访踪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淸辉堂。</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八次登临南湖湖心岛,岛上至今完好保存着两块御碑和乾隆的十四首诗。其中,西御碑分别刻有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东御碑刻有乾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时期(公元940年前后),为吴越国广陵郡王钱元琼在南湖畔所筑的“登眺之所”。公元1549年,仿楼旧制建于湖心岛上。楼名取之于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现在的烟雨楼为1918年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款重建”,坐北朝南、重檐飞翼,雄伟壮丽、古朴典雅,它是整个南湖景区古建筑群的核心与象征。</p> <p class="ql-block">南湖红船:这是中共一大的重要历史见证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转移到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仿造的红船,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出南湖大门,沿街各种店铺,多家嘉兴粽子及其它嘉兴特产。走不多远,就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建馆之初,馆址设在湖心岛。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纪念馆,或亲临视察,或题诗、题词、题字,为革命纪念地的南湖增添了新的光辉。2006年建立新馆,坐落南湖东岸。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占地面积3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纪念馆的正门上方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金光熠熠的大字,主楼顶部矗立着天圆地方的建筑标志。</p> <p class="ql-block">该馆的基本陈列为“中共一大史料陈列”,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以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历史史实。着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此外,还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两个辅助陈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