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葩哥”到“有用哥”:一个从田间走来的90后逆袭传奇故事

有用哥手机摄影社交创始人

<p class="ql-block">因为气球改变命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他拥有多重身份,是“奇葩哥”,也是“有用哥”。</p><p class="ql-block">这背后的故事,是一段充满奋斗与逆袭的传奇。</p><p class="ql-block">在湖北黄石阳新龙港镇河东村,有一个男孩,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注定不会平凡。但更多人熟悉的是他的两个外号——“奇葩哥”和“有用哥”。从“奇葩哥”到“有用哥”,他的故事是一个用气球与数字化改写命运,一个关于奋斗、坚持与逆袭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1990年,我出生在湖北黄石阳新县龙港镇河东村的一户贫困农家。父母以务农为生,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因家境贫寒,我从小就被寄养在爷爷家。童年记忆里,父母的缺席与旁人的冷眼,成为我心底最深的烙印。“别人家孩子放学有父母接,我只能自己走山路回家。”我回忆道。因个子瘦小,我常被同龄人欺负,甚至被嘲笑“没人要”。一次被推搡到泥坑里,我哭着回家告状,得到的却是长辈的斥责:“谁让你惹别人?”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委屈只能自己咽,想要尊严,就得比谁都拼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是我童年唯一的光。老人总说:“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我将这句话刻进骨子里,用倔强对抗命运。小学时,我成绩优异,但初中未读便因家境辍学。校长曾上门劝说免除学费,我却摇头:“我要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岁那年,我背上行囊离开山村,带着爷爷给的10元路费,开启了一场与命运的较量。辍学后,我的打工生涯从鄂州姑父的铝合金门窗店开始。我每天搬运材料、学习安装,手掌磨出血泡,却因与姑父理念不合,一年后选择离开。随后,我辗转山东东营油田的棉絮加工厂。“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我描述道:车间里棉絮漫天,18岁的我要扛起两百多斤的棉花包;宿舍是石膏板搭的棚屋,海风呼啸时“像鬼哭狼嚎”;夏天没有风扇,汗水浸透床单;冬天脚趾冻疮溃烂,却连双新鞋都买不起。工友劝我放弃,我却咬牙坚持:“别人能活,我就能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数年,我漂泊北京、深圳、杭州,做过餐馆服务员、理发店学徒、防盗门安装工。每份工作,我都以“拼命三郎”的姿态做到极致。“我告诉自己: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这段漂泊岁月,不仅磨炼了我的韧性,更让我窥见了底层行业的痛点:传统手艺效率低下,缺乏创新。一颗创业的种子悄然萌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20岁的我带着全部积蓄回到武汉,在虎泉天桥街头支地摊,卖手机配件,没有赚到钱,没有经验,弟弟经常给我交房租和支援。生活所迫,我去做了两天兼职小丑,接触到气球,一发不可收拾,像着了魔一样爱上气球,改变命运的齿轮转动起来了。我很快发现,造型气球在儿童节、婚礼等场景需求旺盛。于是,我自学气球编织技术,将恐龙、花朵、卡通人物变成艺术品。为打开市场,我主动联系商场、婚庆公司,提出“艺术气球布置”服务:用数百只气球搭建拱门、舞台背景,甚至巨型雕塑。“气球不是玩具,是情绪价值”给别人带来快乐,我这样定义自己的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我成立“武汉奇葩哥文化传播公司”,业务拓展至广告设计、活动策划。2016年,我操刀“城市旅游小姐世界冠军总决赛”湖北赛区会场,《世界丽人大赛》连续四年赞助商,用数万只气球打造梦幻舞台,一战成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因为气球,上了《非诚勿扰》特邀嘉宾,湖北卫视,山东卫视,武汉电视,天津卫视……</p><p class="ql-block">同年,我开设“艺术气球培训班”,录制教学视频上传网络,成为粉丝超百万的“气球网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地摊到公司,从日入百元到年入百万,我成了武汉人口中的“气球界马云”。但质疑声仍在:“靠气球能走多远?”我回答:“小生意也能做大,关键看你有没有颠覆行业的野心和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疫情冲击线下活动,气球生意骤冷。我却从中看到新机遇:“传统行业必须拥抱数字化,否则必死无疑。”经过几年的考察和沉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用哥进军代理“秒团武昌区服务中心”。我与余金子强强联手,攻克重重挑战,在武汉市中南路聚香隆美食城成功打造了全球首家《秒团微信支付AI 智能 收款码》样板间!同时利用社群裂变+短视频,直播,人气营销等模式帮助实体店转型。由我亲手打造的武昌区服务中心项目迅速成为标杆案例,带动数百家商户线上营收增长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并未止步于此。如今,我又创办了“有用哥商学院”,传授微信生态运营、私域流量变现等实战课程。学员中既有小店主,也有企业高管。“赚钱像呼吸一样简单。”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成为无数创业者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型背后,是我对趋势的敏锐洞察。“传统气球业务仍在盈利,但数字化是未来。我要做那个‘踩浪的人’。”如今,我的业务覆盖武汉汉口北家具城、多家美食城及景区数字化样板间,合作企业超千家。从“卖气球”到“卖解决方案”,我完成了从草根创业者到商业导师的蜕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业成功后,我始终记得自己“从泥里爬出来”的来路。武汉洪灾,我捐出积蓄支援灾区;组织“公益气球跑团”,为贫困儿童筹集善款;探访监狱鼓励服刑人员,联合企业资助“万达小胖”等困境群体……“钱能温饱,但善意能救心。”我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发起“有用圈”,社群文化,《说有用的话,做有用的事,交有用的朋友》</p><p class="ql-block">聚集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倡导“快乐赚钱,回馈社会”。在我的带动下,数百名学员加入公益行列。网友称我“公益大使”,我却说:“我只是个普通人,但普通人也能照亮别人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身兼多重身份:气球艺术家、数字化转型导师、公益发起人。但我最珍视的称号仍是“有用哥”——“被人需要,就是最大的价值。”一个对你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故事没有终点。下一步,我计划打造全国数字化孵化基地,扶持万名草根创业者;开发AI工具降低运营门槛,让“小白”也能玩转私域流量。“我的目标是让中国80%的传统企业学会‘数字化呼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山村弃儿到商业领袖,我的逆袭绝非偶然。“人生没有天花板,除非你给自己设限。”我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一个真理:命运的底色或许灰暗,但坚持、创新与善意,终将绘就璀璨的传奇。奇葩不是怪物,是未被理解的奇迹。这位90后用气球与数字化改写了命运,也向世界证明: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黑暗,而是亲手点亮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