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真的无悔吗?六

人生如梦

<p class="ql-block">育种田顾名思义就是培育种子的地方。那年月中国粮食相对紧张,全国农村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吃。说实话,虽然那时是在文革期间,全国有点乱套,但国家对粮食产量还是很重视的。当时国家划了一条线,叫过黄河跨长江,祥细说来就是亩产达到500斤叫过黄河,达到800斤叫跨长江。公社的小喇叭,大队的大喇叭天天的宣传动员过黄河跨长江的,还搞了个近学碱厂堡,远学大寨的宣传口号。可惜的是那年代种地水平低下,根本没什么科学技术可言,名生产队拼老命,亩产也就三、四百斤左右,这还是年头好的,一般的年头连这样的产量也达不到。</p><p class="ql-block"> 提高地产量是没指望了,就研究种子吧!当时有个很时髦的口号叫科学种田,辽宁省的某个科学种田的技术团隊去南方参加一个种子交流会,得知当地有一个高粱品种叫晋杂五号,产量很高,非常适合咱们辽宁这边土地种,于是就带了回来,然后开始选地方试种,一致认为辽北山区尤其开原这边比较合适。因为种子田这玩意要求挺高,隔离要好,否则一马平川大地风一吹能把花粉传到几里十几里,那种子就不纯了,本溪那边山太高沟太窄,虽然隔离好,但种的地方太小,而开原这边大多是丘陵山,不是那种特别高陡,而且沟长而缓,适合比较大点面积种,开原县革委会考查来考查去,决定在我们公社试种,而公社则基本上选定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公社所在地,一个就是我们大隊,大隊的放牛沟真是一个天选的育种良地,沟长而缓,沟里土地肥沃,沟中间还有一条小溪日夜不停的流淌,水真的很清,时常有小鱼在里边荡游伸手可抓,夏天的时候常有那种白蝴蝶翩翩起舞,当时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起来真的很美啊!</p> <p class="ql-block">我正式上任大隊种子田打头的,当然这是正式职务,另一个正式职务是种子技术员还兼任培种队副队长。</p><p class="ql-block">招兵买马开始了,由于这个隊是去年下半年成立的,成立之时已经过了种地时期,所以召来的人主要是平整土地,集肥和往地里拉肥,忙到秋收时就解散回各隊收庄稼了。今年新春伊始,我也正式上任了,也就通过大隊向各生产小隊发通知,要求每个小隊最少派两个社员来,最好是一男一女,因为有些细致活男的不行。就这样,各隊人马陸续到齐,前文说过,我们大队共9个小隊,除离很远的张家沟没让来人外,堡子里8个小队派来的人基本都到离了,20个人左右吧。在这里我也看到了很多在专业队时的熟面孔,一点不奇怪,哪个小隊队长脑袋被驴踢了,能把队里好的壮劳力派出来?所以,我的那个在专业队刨地时躲滑的知青同学不出所料的被他们隊派来了。</p><p class="ql-block">这些人虽然貌似不好管理,嘴上的怪话比干活麻利的多,但农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干活时一切听打头的,还真没有发现在地里和打头干架和不听打头的社员,这帮人也是如此,你起来干活他们就跟着,你坐那他们就躺地头晒太阳,你不喊下工,没一个敢走的。不过这活也真不累,沟里就那么花插着几块地,没有那大田里一眼望不到头的垅,干一气歇半天,就是要求他们干活时仔细点,别唬弄。当时大队谁都知道有那么一句顺口溜:“培种田大稀松,大客一上就收工”,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差不多。原因就是我们村子的北边有一条官道,是开原到西丰的南线公路,一天上下午从开原到西丰对开两趟班车,大约基本都是上午十点多钟下午4点多钟从照壁山这个站点通过,一般都很准时,我们干活的放牛沟口方向正对着那条公路,所以每天班车一过来我们就能看到,也就知道10点多钟该吃中午饭了。这时候,就有那调皮捣蛋的就喊上了:打头的,大客过来了。说句实话,不干这打头的,我比谁都愿意早点收工,可当上了,就不可能随他们的愿。太早回去,影响太不好了,想想:大地里各队社员晒的身上直冒油也得坚持到晌午起吗十一点多才能往回走,我们这早早就收工,他们乐了,挨说的得是我,影响太不好了,所以我宁可让他们在地头睡觉晒太阳,也不能走太早,就这样,我还得告诉他们回去走山根小道,走后院门,别大张旗鼓的招摇回去,否则明天别来了!</p> <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真是我很爽的时光,每天收工时我把第二天需要带的工具告诉他们,每个人第二天干什么也安排下去。第二天太阳很高了,各小队下地干活的社员恐怕已干完两条垅了,我的这些兵才晃晃悠悠从各个秘密小道集中到种子田地头,中间休息时我们懒洋洋躺在山坡草地上晒太阳,那真舒服,这辈子到现在也没有体验过那时的舒服,有时候真想躺那睡一大觉不起来干活了,恐怕当时这些社员都希望我这样做吧?可是真的不行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种子田培育的高粮品种主要就是上面所说的晋杂五号,这种高粮确实高产,冷不丁看那高粮头有小孩脑袋那么大,杆不高粗壮但特脆,能比老品种高粮增产三分之一左右,经过我们培育,产量确实有很大提高,我们大队培育出的种子比公社种子田的还要纯,所以经过开原县革委会鉴定送到省革委会品鉴,决定组织人员去海南岛大面积种植,由于是我们公社由其我们大隊首培育出来的,县里让我们出人去海南岛指导种植,公社通知了大隊指派我去,大队让周队长告诉了我,让我做好准备去开原报道隨队一块去海南岛。不料却被公社种子田的队长,那个外号叫老歪的同样铁中初三知青给截了和。这个老歪我和他不熟,但在公社的种子交流会上见过面,他的脖子很奇怪的向一边偏歪,对了,当今有个叫朱时茂的演员,他的脖子就是歪的,这个初三知青老歪几乎和他一样。他背后不知道怎么鼓捣的,也许近水楼台先得月近,和公社领导走的近,偷偷的就把我替换了,等我知道消息,人家坐的火车早已过了山海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