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徽州樵楼</p> <p class="ql-block"> 乙巳蛇年正月十六下午三点,好友五人从歙县古城出发,开车前往三十五公里外的歙东汪满田村看嬉鱼灯。小车到桂林镇牌头村后,左转进入溪头镇境内。我们沿大野旅游公路行驶,慢慢进入山区,起初道路尚为平坦;到了溪头镇桃源村以后,公路逐渐沿坡而上,汽车行驶在埦埏曲折的山道上,车速比较缓慢。大家车内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到了大谷运高山顶上的红星岭。</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当地政府为了元宵期间观鱼灯的需要,在红星岭相对平缓的地方,开辟了二个停车场。为做到道路运行井然有序,安全顺利观看鱼灯,政府部门安排了许多公安民警、交警、志愿者维持交通,私家车只能停在红星岭,然后换乘文旅局统一调度的中巴车前往大谷运中学处。红星岭到大谷运这一段公路约三公里,山路崎岖。道路相对狭窄,弯道超多,一直下坡,驾驶员必须十分小心。这一段山路,被称为“勇者之路”,道路难走可见一斑。约一刻钟,我们在大谷运中学处下车,然后步行一公里到汪满田村口处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 汪满田村原属大谷运乡,乡镇合并时,大谷运乡与邻近的竦坑乡一起并入溪头镇。汪满田村地处歙县东部靠近黄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早些年交通闭塞,老百姓出行非常困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政府用了大量资金投入公路建设,山区道路逐渐通畅,老百姓出行现己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大谷运高山的布射河,是新江安流域的重要支流。布射水在汪满田穿村而过。汪满田村就是沿布射河两边的山坡依山而建,两岸徽州民房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村内二条河街相对,河上建有桥梁四座,这里百姓和睦相处,民风十淳朴;这里是古徽州典型的聚族而居的村庄。南宋期间,唐越国公汪华第七子汪爽后代汪应奴(汪应胪)自婺源始迁,建村至今约八百年。汪满田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汪满田村还是当年皖南游击队活动区域,现村中存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西山降血战”战斗遗址;建有红军烈士墓园和纪念碑;还有红庙,让后人参观了解红军、新四军当年的战斗事迹,;村中的“汪氏宗祠”是汪姓后人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祠堂内有介绍汪姓的来源和历史文化的,有关资料、图片,供大家参观了解。祠堂内还有一处独特、重要的景观,那就是祠堂正中高大伟岸的毛主席石膏塑像,这一文物是当年农业学大寨时,中央奖励安徽省,由安徽省委赠送给汪满田村委会,以表彰汪满田村民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流血牺牲,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p><p class="ql-block"> 汪满田鱼灯是徽州大地上传承时间最悠长,保存最完好的传统民俗(年俗)之一,至今己有六百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元宵节前后,汪满田人都要举行大型的嬉鱼灯活动。祈祷新年平平安安,年年有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兴旺!2022年5月,汪满田鱼灯被列为安徽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发布微博,特别点赞汪满田鱼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随着央视和各地媒体的大力宣传,自媒体的日益兴起,全国各地对汪满田鱼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知名媒体人、网红、传统文化研究和爱好者、寻根问祖者、自驾旅游者都慕名而来。红心岭停车场的私家车一眼望去有来自苏、沪、浙、鄂、粤、闽等全国各地的车辆,这就是最直观的证明。正月十六那晚观众有近万人,用人头攒动,火树银花,锣鼓喧天,鱼舞人欢这些词语都不足以完全形容当时的热闹场面。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独特的民俗文化,传承六百多年的嬉鱼灯年俗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日益发扬光大,也深深地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宾朋,甚至是远在海外的华人、国际友人。鱼灯熣灿耀徽州,非遗民俗扬四海。汪满田鱼灯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民俗文化艺术活动,由此,溪头镇也荣获21-23年度“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江新新 2025年2月15号</p> <p class="ql-block">大野旅游自驾线</p> <p class="ql-block">大谷运中学</p> <p class="ql-block">鱼灯节入口</p> <p class="ql-block">临时开辟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汪满田村村口</p> <p class="ql-block">汪氏宗祠门口游人川流不息,祠内参观者人声鼎沸</p> <p class="ql-block">汪氏宗祠内的毛主席石膏塑像</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越国世家汪华98世裔孙汪伦飞先生,积极投身家族事业,传承汪氏家族文化,现任歙县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汪伦飞也是鱼灯会的积极参与者,凡事亲历亲为,认真负责,为宣传鱼灯非遗文化不遗余力!</p> <p class="ql-block">汪伦飞妹妹家烧了一桌地地道道的徽菜,盛情招待我们几个过来观鱼灯的朋友,我也再次幸会网红大伽徽州司马狂方先生。方先生老家是歙县南乡大洲源人,现居杭州。方先生年轻有为,学识渊博,对徽文化研究有独到之处,每当家乡有重大文化、艺术活动,都不辞辛劳地亲赴捧场,热心积极参与、宣传徽文化!</p> <p class="ql-block">此视频为山东汪氏宗亲现场采访老本家汪胜娟女士,讨教有关鱼灯渊源、制作、推广事宜。汪胜娟现为歙县鱼灯非遗传承人,其丈夫生前为汪满田村书记、市级鱼灯非遗传承人,可惜因病己逝。</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部分同学在2022年2月5日(正月初五)在大谷运红星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正月初五,在汪满田红庙参观红军烈士陵园、展览事迹后,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正月初五,部分男同学在汪满田村口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