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43) “三明治效应”治“护短”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培佐</span></p> <p class="ql-block">《孟子.公孙丑上》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宋.陆九州《与傅全美书》亦有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p><p class="ql-block">然而,从现实来看,“闻过则喜”不过是圣人们的追求与倡议而已,世间真正能做到“闻过则喜”的微乎其微,而似乎“闻过则厌”才是一种常态反应。不是吗,听到别人揭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信之短的,几乎没有人会产生“喜感”,多者心生不悦、心怀不服,涵养好者可能不会溢于言表,而涵养差者则要百般“抵赖”,甚至暴跳如雷、恶语相向,至于记恨在心、伺机给其“小鞋“穿的也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护短”是人的天性,“闻过则厌”是由人性的弱点决定的,应该以平常心对之。但“护短”毕竟有害无益,许多情况下,“短”不揭就会积重难返,“短”不改就难以茁壮成长,所以该揭的“短”必须要揭。那么,怎样“揭短”才能让人“闻过不厌”、虚心接受呢?</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的智慧启示我们,既然直来直去“揭短”会碰壁,何不走个迂回路线,来个“以迂为直”?</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三明治效应”,是指在批评或反馈的过程中,将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使得受批评者能够更快地接受批评,并有可能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这种现象类似于三明治的结构,第一层是认同、常识、肯定,关爱优点和积极面,中间层是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通过先给予肯定和赞赏,可以降低对方的拒止心理,使对方更愿意倾听和接受批评。为了达到揭短的目的,注意表扬先行,这就是“迂其途”;送上表扬,就是“诱之以利”;对方虚心、高兴接受对他的“揭短”,收到的就是“后人发,先人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职场上、家庭生活中,当需要批评某个人时,应该放下“闻过则喜”的“错觉”,巧妙地运用“以迂为直”的智慧与“三明治效应”,让“闻过则厌”变为“闻过则认”。</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